白杨网
登录

岁月留声

赵玉明:我与广院六十年

分享到: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    2019-07-15    作者:赵玉明 浏览量:4481


第四,感恩回报,继续完成未竟的捐赠事宜。

一个人的成长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情,社会和国家的培育之恩。作为一名新中国的高校教师,我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感恩回报应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是对社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回报。除此之外,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益于学校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实事,也是责无旁贷的。

新世纪以来,本人的感恩回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益事业的捐赠,陆续向学校基金、原新闻传播学院阳光基金、非典救助、中国新闻史学会等捐款两万多元。另一方面是向图书馆的书刊捐赠,先后向学校图书馆、新闻学院资料室、国家图书馆等捐赠书刊800多册。此外还陆续向学校传媒博物馆、校史馆捐赠有关书刊、照片、获奖证书、音像资料等约300件(册)。目前尚有两项有待最后完成的捐赠:

其一是2010年起将因指导博士生论文荣获全国百优博士论文所得的学校给予的各项奖励30万元设立的“赵玉明教授研究生助学金”。每年奖励10名学生、每人3千元,今明两年即将发放完毕。这是我校迄今第一个以本校教师命名的长达十年的助学金。

其二是2010年决定将毕生购买、获赠、交换等所得的一批有广播电视史志特色及相关的书刊资料近万册(件)捐赠给学校图书馆设立“广播电视史志书刊资料研究中心”,供从事相关教研工作的教师学生参考。目前正在整理之中,将于年内完成。

除我本人上述捐赠外,经我中介,尚有几次重大捐赠。北京广播学院首任院长周新武同志及其夫人夏之平同志于新世纪之初将周新武同志保存的自1949年10月创刊以来五十年的《新华月报》及在华东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日志,还有一批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史料捐赠我校,现保存在“广播电视史志书刊资料研究中心”。2014年10月,原中央广播局局长梅益同志的子女梅京等将其父1948-1996年近半个世纪的全部日记原件200多本和大批历史照片捐赠我校传媒博物馆。我应邀对日记整理、印制工作给予指导。此前,原广电部纪委书记李凡笑同志(其丈夫张文翥同志曾长期在我校工作)和原广电部副部长马庆雄的夫人向我校图书馆捐赠政治文史书刊三千余册。

除上述诸事外,近40年来作为业余爱好,我还收集、整理、研究周恩来题词,撰写并发表了一批专文,先后出版了《周恩来题词集解》和《周恩来题词记事暨研究文集》,倾注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之情。

党和政府、社会和学校对我半个世纪以来从教治学作出的上述业绩给予了肯定和褒奖,使我深受鼓舞,倍感欣慰。除所著、主编的有关广电著作、辞书荣获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本校的多次奖励外,1992年我开始领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应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出席了当年元宵联欢晚会。2009年荣获中宣部、新闻出版总局颁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纂出版荣誉证书。2010年荣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荣誉证书。2007年退休之后,荣获本校首批“突出贡献教授”称号。此外,新世纪以来先后获四个国家一级学会和两个二级学会的表彰,其中有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首届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评选“十佳”之一(2001年),中国老教授协会颁发的“老教授科教工作优秀奖”(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称号(2013年),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二届“终身成就奖”(2016年)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原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2008年),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原中国年鉴研究会)“杰出年鉴工作者”称号(2015年)。

今年是新中国诞生70周年。10年前,我曾写了一篇题为《欢庆新中国沧桑巨变六十载 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文章以为纪念。文中回顾,“我这一生可以说有三个‘没有离开’,一辈子没有离开广播学院(今天的传媒大学),一辈子没有离开新闻传播教研工作,一辈子没有离开学生。”文末说,我将“度过健康愉快的晚年迎接新中国70、80华诞。”今逢新中国70华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了新时代。我将满怀信心地继续发挥晚年余热,做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于学校建设、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之事,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百年梦想,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愿景早日成为现实。

 

(编辑:郭妍)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