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中传要闻

首届“5G+智能视音频”高峰论坛在我校召开

来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9-12-04   作者: 浏览量:1722

(通讯员 李博 摄影 刘明君 张锦皓)11月28日,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一届“5G+智能视音频”高峰论坛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举办。

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成员姜文波,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教授吕锐,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胡程,新华社主编文晶,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刘剑波、党委书记李增瑞、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晖、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占昕等领导专家出席论坛。

廖祥忠校长致开幕辞

廖祥忠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廖校长充分肯定了此次高峰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国传媒大学刚刚获批“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5G+智能视音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研究领域,希望业界与学界专家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推进5G与智能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

论坛现场

上午的论坛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增瑞主持。中国工程院樊邦奎院士作关于“无人机发展与5G”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无人机低空网络的构建以及低空网络对无人机产业的影响,强调了未来无人机发展的本质是网络环境下数据驱动的空中移动智能体;北京理工大学胡程教授作关于“新体制民用雷达技术及发展”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民用雷达应用的三个主要大方向:雷达成像,雷达目标探测,航天遥感技术;新华社技术局吕锐教授作关于“5G车联网与智能媒体关键技术”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汽车的发展方向、5G车联网、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并对车联网和智慧媒体研究方向作出进一步的展望;新华社文晶主编作关于“新华社现场云:5G时代的媒体智变探索”的专题报告,对AI合成主编的技术特征以及AI与视频技术结合运用前景进行了详细介绍。

樊邦奎院士(左上)、胡程教授(右上)、 吕锐教授(左下)、文晶主编(右下)作会议报告

下午的论坛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金立标主持。史萍教授作关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质量评价”的专题汇报,详细介绍了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团队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颜金尧教授作关于“面向VR视频的5G网络边缘计算研究”的专题报告,从5G网络边缘计算、5G网络边缘缓存、5G移动网络和4K/8K视频净切换系统四个方面作了详细报告;朴大志教授就“5G紧凑型低耦合MIMO天线设计”作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关于MIMO天线设计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成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成员姜文波教授就“国庆盛典5G+4K/8K+AI创新实践”作专题报告,介绍了国庆盛典直播期间使用的最新技术与创新实践,指出5G+4K/8K+AI将引领电视媒体走向新的辉煌。

姜文波教授(左上)、史萍教授(右上)、颜金尧教授(左下)、朴大志教授(右下)作会议报告

最后,金立标教授在论坛上作了“5G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主题报告并总结发言,详细介绍了团队关于5G通信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以及未来面向6G的研究领域,对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金立标教授作会议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作为指导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以及信号处理分会通信及导航信号处理研究组轮值主席杨占昕教授组织。北京理工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中视广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中国传媒大学师生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编辑:阎玺)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