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中传要闻

明德讲堂(第二季)“人文与科学”系列第三讲开讲

来源:教务处    2021-12-02   作者: 浏览量:307

11月25日晚,明德讲堂(第二季)第三讲在44号楼1层报告厅顺利开讲。人文学院院长张晶教授、通识教育中心李有兵主任分别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和哲学与同学们进行了报告交流。

张晶教授讲座主题为“宋代绘画美学价值观---以苏轼为中心”。他对宋代美学价值观的剖析并未从绘画本身切入,而是独辟蹊径,从苏轼对历代名家绘画的点评中挖掘其整体的美学价值观。张晶教授指出,宋朝文学发达,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苏轼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大家,文章以洒脱自然著称,他的诗作吸收前朝所有诗人的手法,奔放灵动,成为宋诗一代大宗。在文学上建树颇多的苏轼,在书法和绘画上也有自己的造诣。他提出“文人画”的观念,画家兼有诗人的本色,绘画要拥有诗性思维,也即“运思高妙”。苏轼看重的是绘画的主体意趣,其美学观念的典型论述可见于苏轼论王维画的字句“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刘禹锡明“境生于象外”的美学命题的基础上,苏轼将其用于绘画,主张绘画应该有类于诗作的那种空灵、含蓄的美感。这类文人画,便代表了宋代典型的美学价值观。

李有兵教授讲座的主题为“天命与天理---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视角”。他从天命与天理的概念分析出发,对中国的传统观念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解读,进而引出对人性的剖析。他指出,拥有理性的人,既能趋向至善,也能追求至恶。在这种选择中,人毫无疑问应该趋向向上、向善的力量。因此,古人讲,最好的活法,便是在顺应天命的前提下,追求真性情、追求向善、追求极致。对于理想,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尽兴追求,努力生活。在谈到对追求极致的看法时,他指出,人应该在追求极致中寻找平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向着完美进发。

通识教育中心的杨雁鸿老师在主持点评中指出,无论是张晶老师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剖析,还是李有兵老师对天命和天理的阐释,都加深了大家对中国古人博大精深的生存理念的理解。古人讲究含蓄美、讲究意境、讲究顺应天道,这都是一种对“道”的尊重,正是生命的和谐循环,造就了秩序和美。

讲座同步进行了课程录制,课程资源也将陆续向广大同学开放。“明德讲堂”(第二季)是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共同举办的系列讲座,以“人文与科学 共筑精神之园”为主题,邀请名师带领同学们触摸美与真理之光。

(编辑:宋佳音 李彦萱)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