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 

中传时评

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与情怀告别母校

分享到:
来源:校报    2015-11-18    作者: 浏览量:796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个六月天,又一届莘莘学子即将走出校门,踏上新的征程。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告别母校、离别老师和同学?又该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依恋与牵挂之情?这是每一位毕业生都必须思考和对待的大问题!临别殷殷,以下四点为要:

一是以感恩之心告别母校。曾经,为着同一个梦想,同学们从五湖四海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在这里,大家脚踏同一块土地,仰望同一片星空,刻苦学习,勤于锻炼,快乐生活,校园的一草一木,教室的一桌一椅,图书馆的一书一刊,食堂里的一碗一筷,还有宿舍里的一床一灯,都成为了学习生活中最为熟悉的场景,也融进了同学们最为深厚的感情。“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一切为了学生”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在“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育人模式熏陶下,同学们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才干,开阔了眼界和胸襟,由初入校时的懵懂少年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传媒文化精英人才。可以说,没有母校知识沃土的滋养,没有母校精神家园的熏陶,就没有我们今日的成长成才。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们要以感恩之心告别母校,在重温母校熟悉的场景的同时,更要爱护她、呵护她,不损坏母校的一草一木,不破坏校园的和谐宁静,文明离校,安全离校,如同徐志摩作别剑桥大学那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把最深的情感留给母校,把最美的背影留给母校。

二是以崇敬之心告别师长。先哲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的母校不仅有怡人宜学的校园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学实验大楼,先进精良的教学设备设施,更有一大批学养深厚、为人师表,在学界业界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一大批立德树人、诲人不倦、爱岗敬业的教师员工,多年来他们辛勤耕耘,传道授业,用责任、爱心和服务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成长的天空。毕业之际,让我们再一次回望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任课教师的释疑解惑、辅导员班主任的嘘寒问暖、管理及后勤人员的热情服务,感受他们给予我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以崇敬之心表达对师长的感恩之情,惜别之意。哪怕是再一次向专家学者请益为学之道,找任课老师请教治学之要,跟辅导员谈谈毕业后的打算,亦或是同班主任拍摄一张合影,给楼管阿姨、保安人员一个真诚的笑脸,都能体现出我们尊师重道的美好情怀。

三是以友爱之心告别同窗。同学是一世的情分,校友是一生的感情。尽管专业不同、兴趣各异,我们相聚在这里,披着朝霞,吻着夕阳,一起学习、一块实践,一同拼搏,用汗水见证成长,用勤劳浇筑成功,用团结铸就辉煌,四年同窗,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想四年同窗时光,难免有过争论、有过矛盾、有过误会,但那些不过是成长的阵痛,是青春旅途中不可避免的坎坷与磨砺。毕业之际,将所有这些不快统皆抛之脑后,有的只是同学之间依依难舍的情谊。在离别之时,切记不可放纵自己,上演“最后的疯狂”,注意聚餐痛饮不可酗酒,兴酣回校且莫喧哗,心情郁结严禁打砸。要毕业了,就让我们再组织一次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谈艺论道,尽情抒发对人生的畅想与豪情;就让我们精雕细琢,打磨出值得永久珍藏和纪念的班鉴精品;或者再开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次主题活动,为母校的文化建设留下一道亮丽的色彩;亦或向尚在校就读的学弟学妹们传经送宝,激励他们更好前行,立下一根根铭记同学情、校友情的典范标杆!

四是以进取之心激励自己。四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尽头,站在过去与未来的节点上,真可谓“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纵然收获满满,但也许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还有这样或那样的茫然。如意也好,失意也罢,都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树立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与毅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保持达者的平和心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有胜者的勇气和信心;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要保持智者的理性与清醒。不要在社会的大潮中迷失自己,不要让时代发展的车轮淹没自己,要坚实地把握好人生航向,相信自己,不惮前行,不求完美,但求无悔,永远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带着母校的重托,到社会广阔天地去搏击长空,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以优异成绩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不错的。然而,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它将开启另一扇学习之门;毕业不是离别的开始,它预示着再一次的重逢;离别也不是忧伤的理由,“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告别母校,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毕业了,无论今后身在何处,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员,都要永远把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牢记在心间!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