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旧版入口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今日推荐
首页
今日推荐
2016-11-30
【主持人寄语】逄增玉:留学在中传——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中国梦”
孔子学院奖学金,是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为支持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和汉语人才,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而专门设立的项目。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2年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学院,2014年归属文法学部,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中心)。自2009年起,中国传媒大学获批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而我校迎来的第一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2016-11-25
王冠:我们的中国故事
--> 王冠,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首席出镜记者,常驻华盛顿,报道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曾专访近百名全球首脑、政商领袖。王冠亲历4次中美元首”习奥
2016-11-24
校园涂鸦,你怎么看?
“你看到48号楼楼下的三个笑脸了吗?超可爱的!……”近日,校园内新增了许多特别的涂鸦,比如一食堂门口的三个球形路障上的彩绘和艺术学部北侧围墙上的公仔,四十八教楼体及周围的垃圾箱上也出现了蜘蛛等图案,引得不少同学驻足拍照,甚至还有人在朋友圈上传相关图片并发表评论。 (金玉帅摄) 涂鸦作为一种起源于美国的户外艺术行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流入了我国,并迅速成为街头文化
2016-11-22
郑波:传媒高等教育发展的四重逻辑
传媒高等教育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传媒行业发展的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交叉、跨界、融合和创新成为传媒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特点。2016年6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设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急需的相关专业。此外,该文件还提出,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调推进在线课程共享
2016-11-22
汤集安、杨山: 文献中立起的英雄群像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一批以长征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纪录片等影像作品纷纷涌现荧屏,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类型化的创作方式,有的生动感人,有的冷静严谨,有的宏观大气。这其中由中央电视台出品、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制,近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六集文献纪录片《长征纪事》,以独特的学院派纪实影像气质,在密集的长征影像浪潮中独树一帜,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被称为“从文
2016-11-17
杨杰、赵曦:以敬畏之心还原“长征”——纪录片《长征纪事》的思考
长征,中国革命征程的伟大里程碑,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历史记忆。长征精神,中华民族不朽的宝贵精神。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晚八点黄金档播出的6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纪事》,为我们呈现了那段名垂青史、震撼人心的历史,该片主创团队力求为观众奉献出“最真实、最细微、最动人的长征故事”,以翔实的事实有力回应与驳斥了一段时间以来对长征、抗战等中国革命史的种种质疑、歪曲,乃至否定之词。 纪录片《长征纪
2016-11-14
傅适野:口述历史为什么重要?
11月11日下午,“口述历史国际周”暨第二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举行,在口述历史国际周期间,传媒大学口述史中心将陆续举办国内外口述历史专家讲座、口述历史国际研习营、“口述历史+”国际海报展、第二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以及口述历史年度影像作品展映
2016-11-09
播音腔中的春风化雨——访第十二届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曾志华
题记:我这辈子最喜欢两样东西,一是讲台,一是话筒。——曾志华 初见曾志华时,她穿着黑色衣服,上面别着螺旋羽毛式的胸针,脖子上系着橙色丝巾,更增添了一丝活泼的气息。她用平稳、温柔的声音,娓娓道来从教33年的经验与感触。 刚刚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曾志华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级测试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6-11-08
刘守训副书记在第八届中传学生记者节晚会上的讲话
同学们、老师们、莅临晚会的各位朋友们: 晚上好! 很高兴和大家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第十七个记者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记者同学、媒体的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学生记者身后每一位辛勤的指导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学生记者成长的各位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场的兄弟高校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传学生记者节晚会由实践实验教学中心始创于2009年,迄今已举办了七届。
2016-11-08
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写在第17个记者节
每年的 11月8日,总会拨动全国新闻工作者们的别样情怀,这一天,新闻工作者们一边收获硕果、分享荣光,一边又在重整行装,再踏征程。因为他们知道,成绩与辉煌属于过去,责任与使命才是未来。不忘初心,坚守使命,新闻工作者们喊出了今年记者节最为响亮的主题! 不忘初心,需要回溯历史。1937年11月8日,在党的领导下,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国记协前身
2016-11-07
诠释记者情怀 放飞传媒梦想
—第八届中传学生记者节晚会侧记
(新闻中心记者 宋佳音 摄影 邹京耀 李立雯 陈一鸣等)“今年的记者节真的好高大上啊。” “第一次来4k演播室,简直要被‘黑科技'震惊了!”11月6日这天,刷爆全中传同学朋友圈的,几乎都是同一个主题:“第八届学生记者节晚会”。 晚会于6号当天傍晚拉开帷幕,彼时初冬的北京天色已然昏暗,然而与外界的寒冷萧瑟截然不同的是,2号楼1400演播厅内却是气氛热烈,不时迸发出阵阵欢声笑语。在这
2016-11-07
刘俊:新媒体是科学与艺术的共生
从博客、微博、微信到新兴业态直播、虚拟现实技术。在新兴媒体花样翻新的冲击之下,人们常会听到某种技术、媒介和艺术形式将会消逝的“预言”。但历史表明,没有一种“新”有权力取消人类已选择并喜爱的技术、媒介和艺术形式。而对新媒体的判断标准,或可考虑:一则在目
2016-11-04
李杨薇:出镜报道致胜技巧之“四场”
--> 李杨薇,北京卫视《北京新闻》主播,10月21日,李杨薇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结合自身主播经验,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的主题讲座。近几年,她以其清新阳光、时尚知性的主持
2016-11-04
【文艺评论】中国电视综艺内容呈多元“井喷”
【编者按】本文是我校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刘俊、胡智锋老师发表于《中国电视》2015年第2期的论文,原标题为《多元类型的“井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景观》。在日前公布的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本文获得评论类二等奖。本次“星光奖”优秀评论奖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21名。 多元类型的“井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景观 &nbs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8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75
/
7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