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觐英:性别文化扭曲与影视剧生产的市场导向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浏览次数:926发布时间:2016-10-19

2015年-2016年我国影视剧领域“狂欢”与“冷遇”两重天的现象继续存在,并进一步加剧。冷热之间,形成对性别叙事、性别文化格局的偏向,产生了对女性的文化扭曲。

现实题材剧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反响,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具有公共性的议题得不到关注,其价值传导、社会凝聚功效也难以发挥。现实题材剧收视遇冷,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显现,今天则更加严峻。据统计,历史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收视率只有1.95%,收视份额仅为5.97%。

与现实题材剧受冷落形成鲜明对比,一些影视偶像剧则掀起收视狂潮。2015年被业界称为“现象级大剧井喷”的一年,《伪装者》《花千骨》《琅琊榜》等风靡全国,《芈月传》更以首播12小时播放量突破2.6亿加冕"剧王"。然而,冷热两重天的状况下,对女性的文化扭曲现象则非常严峻。

                               “狂欢”与“冷遇”两重天之下性别文化的扭曲

热播剧纷纷以“女性”为主题,这应当说也是收视导向下的一个必然,因为在市场追求审美公约数最大化的逻辑下,“女性”元素成为影视剧表现的热点。这些影视剧在题材上以古装宫廷戏、都市情感类型主导,剧中的女性人物以演员、职场白领、年轻时尚女性等为多,少有关注劳动女性的作品。对女性物化、标准化、绝对化的话语几成常态,女性容貌成为隐含的前提性价值。一些大戏塑造的女性形象在以权谋获得天下的“女王”或当代职场精英“白富美”之间徘徊,并未对男性特权进行反思。

这些热播剧关注帝王将相远多于关注广大民众,关注中上层女性多于底层,多建构婚恋等传统的女性题材、生活世界,少有对女性社会参与的聚焦。影视剧对女性的文化表现缺乏时代精神,表现乏力。有意味的是,这些热播剧还常常被标为“励志剧”。

正如影评学者戴锦华所犀利评价的:“热卖片成功的共同元素是感官性的,身体性的,直戳你的泪点和笑点,同时,以拥抱主流的姿态拒绝意义与价值。” 热播剧往往隐含宣扬美貌价值,更有甚者直接将女性肉体作为拉升收视的手段。古装大戏大量出现女性身体部位裸露的近似“色情化”镜头,这早有来历。在电视剧中大量出现这类镜头,反映了一种视其为“平常”的观者心态。

这样的内容得以播出,说明监管环节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模糊、松动之嫌,广电管理部门对部分影视作品提出责令改正,而网民议论中却出现不少对广电管理部门的不理解,更反映了认为女性物化“没什么”的观念已经很盛行。这都反映了不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只从商业利益的角度看待影视剧的所谓“市场理性”的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性别价值遭受冲击,表象繁荣的女性文化其内在却是空洞的。

                              影视剧生产的市场导向是扭曲女性的重要原因

影视剧生产领域的这些性别叙事特征,并非生产者个体好恶及性别观念强弱的表现,实际上,更有力发挥作用的是市场导向这一结构性因素。商业导向使得影视剧生产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为此收视率成为最有力的指标,追求受众最大化。由此,在内容题材选择上优选那些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看上去赏心悦目的题材,而避开深度话题,关注公众话题的现实题材难以获得青睐。

这种题材追求轰动效应以及受众最大化,传统主导的价值观会被优选,而现代的阶级平等、人民民主以及女性的“国家与社会的建设者”形象等新价值则难以得到表现。直面现实问题并进行深入讨论的影视剧让位于远离现实甚至渲染表面感官刺激之作。搞笑成为热门,现实问题被以调侃、搞笑的方式肢解。剧中更多的是个人的爱恨情仇,少有家国情怀。少量的政治、历史大题材片中,人物话语很多掺进了时下流行话语和价值,这些所谓“人性”“情感”,大大冲淡了对历史的完整与深入的理解。

除此之外,影视剧也越来越密切地与消费捆绑在一起,运用新媒体营销也极尽消费狂欢。对受众的消费者定位越来越直接,看中的是目标受众的购买力,以及影视剧作为利润增长的新引擎、刺激消费的新手段的价值,其作为公共文本的核心属性却淡化了。低收入人群的经验世界难以得到表达。广大低收入人群不能被纳为传媒及影视剧的服务对象,他们的社会文化表达空间颇为有限。

市场导向并不一定带来影视剧质量的提升,实际上这一观点也为欧美广电实践所证明。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将传媒文化定位为工业消费品使得传媒生产抽空了历史—文化的具体情境,传媒生产不能获得真正的创新源泉,为了追求市场表现,以轰动流行为主要追求目标。在性别文化价值上媚俗,迎合一些人的价值观念,而不能积极表达先进的文化价值。

另外,影视剧生产的市场导向问题也是一种“执照机制”问题,市场在传播资源配置中具有社会倾向性、阶级倾向性,而并不是简单的按照市场化的标准进行优胜劣汰。

                                         对传媒市场化转型进行重新评估

影视剧是公共文本,是对国族历史的书写与未来的想象,这种书写是加强还是阻断人民的记忆,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影视领域对女性的文化扭曲现象,应该更深入到媒体业的商业化、市场化等层面进行反思。

在当前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下,对我国影视剧/传媒发展问题需要清醒认识。影视剧数量增长很快,质量参差不齐,短缺与过剩并存。近五年电视剧的制作量年均约450部(1.5万集),但赢得收视好评的不多。电影的年制作量在600部左右,2015年中国电影的年制作量有668部,总票房约440.69亿元,其中,国产影片271.36亿元,占比突破60%,成绩显著,但仍有300部影片未能进入影院放映。

面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仅从受众的角度理解,仅从“消费者”的层面理解“受众”,就会滑入“收视率导向”的窠臼。必须全面认识传媒的市场化转型造成的社会文化后果,对广电传媒的市场化转型在新的阶段应有新的评估与讨论。

*作者唐觐英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博士、助理研究员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