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来自津巴布韦的西蒙(Simon Matingwina)刚刚在中国传媒大学获得了传播学博士学位。从2013年开始,西蒙已经在中国学习、生活了4年。
其实,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并不在西蒙本来的人生规划当中,一切缘起于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商务部重点援外项目——“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项目”。
像西蒙一样,在中国改变人生轨迹的非洲学员还有很多——过去七年,已经有来自56个发展中国家的182名学员通过该项目获得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学位,其中有123位来自26个非洲国家。
不过记者发现,他们并不是普通的“留学生”,其中既有总统新闻官,也有国家电视台主播,还有区域报业集团负责人……学成后,他们回到非洲,在各自国家不同岗位上,用非洲声音传播中国发展经验、讲述中非合作故事,成为中非友好合作的见证人及宣传使者。
“硕士项目”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
打开一扇窗
“设立‘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项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发展中国家新闻从业高端人才,提升其新闻媒体人员的国际传播力,助力该国社会经济发展。”该项目教学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来中国学习什么?或许西蒙最有发言权。
2013年9月,西蒙成为“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项目”的第三期学员。他告诉记者,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他体验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和学校优秀的学习条件,加上指导老师的鼓励和推荐,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在中国继续深造。读博期间,西蒙与导师一起发表了3篇SSCI论文,参加了4场国际会议和论坛,获得了2018年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已经成为中非传媒研究学者中的新星。
西蒙(右2)一家和中国朋友在北京。西蒙供图
事实上,从修桥筑路、盖楼送医等传统项目到培养专业人才,中国多年来在开展经贸合作的同时,一直在支持非洲国家推动社会建设,尤其是提升发展中国家自主建设的能力。
中国对非洲媒体的援助,同样经历了从帮助建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硬件设施,到培养新闻人才的转变过程。2011年,我国商务部会同教育部共同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端传媒人才建立了“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项目”,并委托给中国传媒大学承办。截至2018年7月,该项目已经先后培养了七期学员,来自非洲的学员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二。
张艳秋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摄影:郭涛
为了增强学习效果,中传传播研究院强调“国际视角”+“中国经验”的教学理念,项目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始终注重吸收非洲人视角,让非洲学员分享他们的国别经验与认知,他们因此也自然而然地在北京校园中获得了“存在感”。张艳秋介绍说,在课堂教学和论文写作中,我们会鼓励学员反思本国媒体发展中的问题,不少学员就结合各国实际研究了关于农业及妇女发展的媒体传播策略,以及涉及疟疾、埃博拉病毒等健康传播策略的议题,真正把学术研究同自己职业生涯、国家发展联系起来。
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成长进步也在成为推动非洲国家发展、传媒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2016届坦桑尼亚学员塞西莉娅(Cecilia)来华前是该国Habari传媒集团的农业领域新闻记者,曾在项目组织的业界参访活动中对河北怀来县广播电视台农业栏目进行调研,并考察了当地农户对该栏目的收看情况,发现中国媒体在传播农产品种植信息中的重要作用。回国后,塞西莉娅大量关注我国农业专家在坦桑尼亚的工作情况,并发表了多篇中国专家支援非洲农业发展的深度报道。
除此之外,一位来自博茨瓦纳的学生受到所学的媒介素养课程的启发,回国后向本国教育部提交了关于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工程的提案,希望凭借中国经验帮助该国青少年健康积极地使用媒介。
不久之前,张艳秋前往埃塞俄比亚调研,其间与十几位毕业生小聚。他们无不感叹:一年的学习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增加了信心,不少人还因此在原岗位上实现了晋升,每个人的生活和他们所工作的领域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中国人的友善以及中国丰富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返回中国,或继续学习汉语,或攻读博士,一年的学习帮助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也让他们想继续深入了解中国,成为中非传媒合作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