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媒经济学界、政界与业界沟通交流的平台——迎接"中国传媒经济年会(2006)"隆重召开
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国传媒经济年会(2006)"将于6月3日至4日在京举行。为此,记者专访了会议发起人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昝廷全教授。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年会?
昝廷全(以下简称昝):中国传媒经济年会(2006)将于6月3日、4日在北京召开,我想,这对于中国传媒经济领域的学界、政界和业界,都是一场值得期待的盛会。
事实上,由我们媒体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国媒体管理与资本市场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和讯网传媒频道、人民网传媒频道都作了相应的专题报道。从今年起,"中国媒体管理与资本市场论坛"将升格为"中国传媒经济年会",以年度方式举办,期望成为中国传媒经济领域学界、政界和业界沟通交流的平台。
记:为什么要将往年的"中国媒体管理与资本市场论坛"改为"中国传媒经济年会"?
昝:我想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拥有全国第一个传媒经济学的博士点,目前在读博士7人、硕士24人,这样的学术环境为我们举办这个年会提供了很好的学术氛围。
第二,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传媒产业发生了很多引人关注的事件。一方面,以报业为首的传统媒体遭遇"寒冬"。我国报业广告首次低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负增长,产业波动的结构性因素、新媒体行业的全面冲击以及受众媒介消费的价值迁移都给传统报业的经营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以网络为首的新媒体正经历着跨越式增长。2005年的互联网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此外,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为特点的新型媒介形式的日渐成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呈现出融合的趋势,新媒体需要传统媒体的内容支撑,而传统媒体需要新媒体作为平台和载体,两者的交叉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这些现象也都需要我们政界、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和思考,那么中国传媒经济年会正是为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第三,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破冰之年",传媒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这一个五年中全面加快自身的深化改革与结构调整。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中国传媒经济年会将以年度形式举办,期望成为中国传媒经济领域最高规格的年度盛宴。
记:本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有什么特色?
昝:作为一年一度举办的会议,中国传媒经济年会将每年突出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传媒整合力"。我们处在一个系统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决定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经济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不再是我们在所有权意义上所拥有的资源的多寡,而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够整合到多少在所有权意义上不属于自己的资源。因此我们说,系统时代,整合为王。中国传媒产业目前处在一个转型期,产业融合与创新是所有传媒行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我们推出"传媒整合力"的主题年会,也是希望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为转型期的中国传媒产业出谋划策。
具体而言,本届年会分为四个专题:当前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取向、传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与整合力、电视广告销售与品牌广告购买指数体系、报刊资源整合与创新经营。
我想,本届年会最大特色便在于政界、业界、学界齐聚一堂。由于传媒产业是政策指导性极强的行业,因此会议专门邀请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王永章、国家发改委传媒文化产业中心主任齐永峰、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王建章等高层领导。同时,众多的行业协会代表、学界资深专家和国内外最具典型意义的成功媒体高层都将与会发表演讲,共商未来一年我国媒体管理层面和资本运作层面的发展大计。
记:谈谈您对中国传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昝:整个中国的传媒产业处于转型时期。转型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传播模式在发生变化。包括传媒的全球化,传播渠道从单向变成双向的。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传播过程的舆论控制问题和互动问题,包括今天博客的出现,可能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中心,政府的管理也要发生变化,舆论控制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从制度层面上来看,由于传媒产业形态发生变化,政府管理部门相关的产业政策也要发生变化。现在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相关的传媒产业政策朝令夕改,比如一会儿说搞传媒集团,一会儿又说按照市场规律做,包括一些具体法规和规定也是相互矛盾的。整个传媒产业制度,面临很多新的形态和问题,很难有现行的制度去借鉴。
第三,媒介形态的变化。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等,给整个传媒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而是交互推动发展,重新洗牌的过程。传统媒体必须重新调整自身地位,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媒体要摸索出自身优势并获得生存空间。
第四,传媒行业的整个经营模式在发生变化。以广告公司为例,过去广告公司拉客户是靠关系,靠杀价,现在整个的广告公司出现经营模式升级的问题,这个升级与整个传媒产业的变革是相联系的。
整个传媒产业转型当中最突出的模式就是产业融合,传媒产业里各个不同的行业之间在发生融合,不同行业的边界在发生变化,越来越模糊。同时,传媒产业在和通信产业发生融合,包括IT电视、手机电视,是属于通信的还是广电的?手机是通信终端,应该属于信息产业部管,但是手机电视,又属于广电总局管,通信和电视又是不同的,通信是卖通道的,提供通话通道,打电话随便说什么,国家不管的。但是电视不同的,电视是国家控制的,中央电视台播什么不是随便播的,但是这两个融合到了一起,这个管理应该怎么做?谁来做?所以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产业融合问题。
这自然就导致传媒的产业组织发生了变化,产业形态变了,政府规则也变了,产业组织也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现在还很难说具体形态,它的基本思想就是,传媒产业的产业组织要转向竞争合作型的。我们做过一个系统经济学的模型,大体上是两个层次,高层次上是合作的,在低层次上是竞争的。类似是什么东西呢?我们最早想到的是在河南洛阳看到的一个对联,在卧龙岗,郭沫若的题词,河南人说诸葛亮是河南南阳的,湖北人说诸葛亮的家乡是襄阳的,说"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如果说站在低层次来看,河南和湖北两个层面来看,说哪个省的是有意义的,可能给这个省带来资产,但是名高天下,说是哪个省的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经济学说的博弈,是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具体的中心思想就是合作竞争问题,两个层次,高层次合作,把蛋糕做大;低层次,最后蛋糕还是要分配的。
在这个时候,整个经济模式发生变化,在这个转型期,选择决定成败,就是我们在系统经济学里做的临界战略。我们知道,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日本经济领先全球,包括日本提出来的管理方法,领先于全球。当新经济出现的时候,日本企业没有及时辨识到新经济的出现,美国企业辨识到这一点了,所以日本企业怎么努力也没有用,日本企业做原来的事情,争取做得更好。传媒产业也一样,我们现在面临临界点的问题。作为一个传媒机构来说,到底做什么,经营模式是不清楚的,利益空间也是不准确的。包括信息产业,包括国家的政策都是没有的,行业规则都没有,行业标准都没有,这个时候,谁做好了,谁选择正确了,可能这个法规都会制定的,你的经营会更加取胜。
最后,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会议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正式成立于2002年5月28日,是全国第一家致力于传媒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专业化学院,在原北京广播学院的管理科学工程系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的经济管理系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学院现设有三个系:经济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公共管理系,两个研究中心:中国系统经济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媒体管理研究中心。学院拥有全国第一个传媒经济学博士点;五个硕士点:传媒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九个本科专业: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化产业管理(制片管理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纪人方向)、信息管理系统、行政管理。其中,制片管理和文化经纪人两个本科专业按艺术类招生。
学院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在从事传媒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界的资源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与国内外传媒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为传媒产业提供服务,目前从事的科研课题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广电总局委托课题等数十项。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传媒机构举办了数十期媒体管理和制片人培训班等,在业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学院的目标是把媒体管理学院建成"界面充分友好,高贵典雅的学术圣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传媒产业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和讯传媒2006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