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传

人民日报海外版:大学生戏剧节走近民众

 剧院演出——大学生说:“这才是我们看得起的戏剧。”

  8月11日晚7时30分,2006大学生戏剧节的开幕式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举行。

  一束柔光打在舞台中央。台上的布景很简单:一轮圆月,一棵叶已掉尽的枯树。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站在树旁相互争吵,安慰、谈笑。两人从日出呆到日落,只为等待一个叫“戈多”的虚拟的人。

  首场亮相的《等待戈多》是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为纪念荒诞派戏剧大师贝克特大师诞辰100周年而排演的。剧社并没有延续一直以来“荒诞剧就是大家都看不懂”的思路,经过青年导演顾雷的大胆改编,其荒诞情节显得更为大众化。在舞台设计上,表演区设在观众席中间,观众席被移至两侧,演员在一条狭长的“通道”上表演,颇有新意。

  除了北理工的《等待戈多》,其他大学剧团编排的戏剧也不约而同地走生活化、大众化的路子,像《辛迪·蕾拉》、《如果是喜剧》、《寝室故事》等剧目都具有学生生活的浓郁气息。

  而且,这次戏剧节坚持公益性、低票价的原则,演出票价都在20元以内。一位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说:“学生票只要10块钱,这才是我们看得起的戏剧。”

交流演出,外国演员与中国观众融合一体

  8月13日,一场来自韩国的《面具与即兴工作坊》在北京东方先锋小剧场上演。舞台上,韩国的组织者随机邀请了15名观众,他们全都赤脚在舞台中间围成一个圆圈。

  该剧的最大特点是演员与在场观众的互动。演员带动观众,尽情地展示各种动作。舞台上下笑声连连,陌生感被化解得无影无踪。

  香港的马颖章、孔建武先生也在受邀之列。上台参演后,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马颖章操一口浓重的粤语说:“除了看演出,我还想学一学剧场布置,看一看内地的剧场是如何组织的。”孔建武是第一次到北京,他惊喜地说,“北京的小剧场比香港的要大很多,在这里看演出,效果真不错。”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国交流戏剧。”身着韩服的帕克女士说:“借此机会,我们把韩国的农民戏剧、广场戏剧以及面具戏剧介绍给中国观众。”

  王??是前北京大学剧社的成员,如今在夏威夷大学戏剧系的他带来了《哈姆雷特主义》。该剧曾在檀香山的肯尼迪剧场实验小剧场成功地演出4场,被一些专家评为“最棒的后现代作品”。

广场演出——老百姓说:“我有30年没有看过戏剧了。”

  8月17日至8月19日每晚7时30分,朝阳文化馆广场都是人头攒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社区的市民们带来了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进广场在历届大学生戏剧节中是第一次,广场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戏曲研究所副教授蒋泽金说:“我们要让戏剧真正贴近老百姓,老百姓花不起钱进剧场,但是可以在广场免费看戏啊!”

  来广场看戏剧的观众,有附近的居民,有周边的民工,甚至一些身穿蓝白条衣服在附近医院休养的病人,也忍不住跑过来大饱眼福。而一些经过的路人,也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观赏。住在红庙的李奶奶经常来这个文化广场看演出,“以前一般都是露天电影,看话剧是第一次。”她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说:“这两天天热,看的人特别多,我提前半个小时就来了。”在附近工地做工的民工小杨说:“我们做完工就来这里看演出,第一次看到演外国戏剧,很新鲜。”

  看着观众们专注的表情,蒋泽金说:“一位观众对我说,他已经30年没看过戏剧了,这次在广场上终于看到了一场。听到这话,我和我的演员们都很感动。”一位大学生演员演出结束后激动地说:“开始我也很担心民工兄弟能不能看得懂我们的演出,但看到他们那么热情地鼓掌,我们也都被感动了。”

校园演出——演员们说:“我们感觉很亲切!”

  8月11日晚7时30分,来自武汉科技大学深白色剧社的《最期之诗》登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舞台。10分钟简短的舞蹈和朗诵完《最期之诗》后,台上的演员一起谢幕:“这是《最期之诗》的最后一次公演,谢谢大家的欣赏!”

  正当大家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台下的演员开始行动——原来这只是《最期之诗》的开头。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观众们随着剧中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演出结束后,演员们非常兴奋,“以前的大学生戏剧节都在剧场里,这次回到校园里感觉很亲切!”

  此次,中国传媒大学成为第一所参与主办的高校,先后有厦门大学的《狂飙》、中国矿业大学的《寻找逃离的方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费加罗的婚礼》等10个剧目在该校黑匣子剧场和小礼堂上演。师生们可以到学校指定地点免费领票欣赏。

  组织此次校园汇演的有关负责人说:“校园戏剧具有超越专业演出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但是这种想象力一般难于脱离大学生自己生活的圈子,因为他们的经历和阅历毕竟有限。不过,这种对戏剧的热爱和专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8月25日 第4版    易鑫张海宁夏宇璞张征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