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勇士们,我们已经来到乌江……/可能没有人能够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是当后世的人们来到这条江边/看着这江水滚滚流淌奔向远方/他们会说有群英雄曾在此战斗/山河大地会收留英雄们高贵的魂魄……
———摘自《长征史诗》”
今年8月,何辉创作的《长征史诗》出版发行,该作品被称作中国第一部史诗体的长征叙事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表示,创作《长征史诗》也算是他作为教师应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吧。
中学时代曾写过红军故事
新京报:斯诺曾在《红星照耀中国》里写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写作《长征史诗》的?
何辉(以下简称“何”):你提到的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确实对我影响很大。难道我们中国人就不能为自己的英雄写一部真正的史诗吗?我想。我一直对长征感兴趣,这种兴趣自小就有了。
新京报:是家里人对你的影响吗?
何:我的家乡是浙江衢州,红军游击队也在那里活动过。所以,小时候在家在学校,常常听到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而且我小时候,家里给我买了一些小人书,其中有很多是讲长征故事的。
我的大伯就特别喜欢和我讲红军和解放军的战斗故事。老人几年前就去世了。在中学时代,我就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记得,当时我就写过一些关于红军的故事。
其实我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这部《长征史诗》对长征英雄们表示敬意,并借这部史诗让他们的英雄故事流传下去。
书出来后先看母亲能否读懂
新京报:你觉得写这么大部头的书会有人喜欢看吗?
何:刚开始创作时,我还和个别朋友提过,我要写一部关于长征的作品,他们听了要不就是当我开玩笑,要不就会说,那是没有人看的,不值得花时间去做。
确实,我也很担心,写出来没人看怎么办?后来,我干脆也懒得和别人去说了。要想做一件事,是不可能和所有人去解释一次的。所以,我只能咬牙自己坚持下来。
书出来以后,我先给母亲一本。我问她书好看吗?她说,好看,很顺,一下子就读下去了。我一听心里就高兴了。我母亲是个普通人,文化水平不高。我觉得只要母亲能够看懂、觉得好看,许许多多普通人就能看懂,也会觉得好看。
我还找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工作的朋友,让她帮忙朗诵一段。那位朋友看到我的作品,惊讶了好一会儿,特别高兴为我朗诵几段。
长征史诗主要表现红军整体
新京报:在史诗中,你想着重表现什么?领袖的智慧?环境的险阻?还是战士的顽强?
何:这些在史诗中肯定都有涉猎,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表现包括红军领袖在内的“红军整体”,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生存,直至最后的胜利。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通常我们认为长征的战士缺吃少衣,饿了煮皮带、吃草根。可是,你知道吗?有的战士竟然在前面战士的粪便中,找出没有消化的东西,洗净后再吃!不屈不挠,永不言败,我想这是长征最可贵之处。
新京报:有人会以为,在长征70周年出版这部《长征史诗》是一种宣传,你怎么看?
何:今年刚好是长征胜利70周年,我的《长征史诗》恰逢这个时间出版上市,可以说是巧合。这部《长征史诗》我花费了6年的业余时间来创作,本身就说明这不是应景作品。
不过,我认为,好的和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宣传呢?好的东西不倡导,坏的东西就容易滋生。
■人物简介
何辉
1974年生于浙江,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
他创作的《长征史诗》全诗分段成韵,共三十七卷,近2万行。整部史诗全面展现了红军长征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歌颂了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来源:新京报 采写:本报记者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