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感动中传”系列报道之三:心系电视 教书育人――专访“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胡智锋教授

 
    胡智锋教授是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长、学报总编、《现代传播》主编,博士生导师。作为学界专家,他常年活跃在业界,为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出谋划策;作为国内著名策划人,他又致力于电视美学、影视文化和传播艺术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在《现代传播》主编办公室里,记者采访了这位学界、业界均有建树的教授。
.
一门新课程  三位一体培育人才
.
    胡智锋教授1988年到我校任教,已经近20年。20年中,他致力于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教学与培养,为广电系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1989年,面对当时学校课程设置过于狭窄、内容单一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胡教授大胆地把戏剧、电影、电视几个艺术门类打通,开设了影视剧文化课程。当时国内还没有类似的研究和课程,胡教授出于一种文化敏感性,做了有益的尝试。前无经验可借鉴,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方面,胡教授克服了种种困难,创新性地提出三个教学观点。第一是案例教学,生动地教给学生实用信息;第二是“求同存异”,胡教授系统研究了电影学、电视学和戏剧学的理论框架,抽出它们三者的共同点,总结、演绎,并对它们的差异进行分析;第三是开放式教学,胡教授拟定一些开放型课题,由学生作互动性练习。胡教授说:“‘影视剧文化’有生动的案例、共同的理论框架、差异性的理论阐释、互动的教学方式,课程比较丰富和鲜活。”
    在本科教学中,胡教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创新,在硕士和博士培养过程中,胡教授也总结出自己一套新鲜做法和典型经验。他首先要求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三位一体。即在“做学问”过程中,悟到“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在“做人和做事”过程中“做学问”。在谈到教学方法时,胡教授说:“一是‘讨论式教学’,我设定一个选题,围绕这个选题,学生们互相批判和质疑,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启发、共同提升。二是‘课题式教学’,我让所有的博士生和硕士生都完整参与课题工作,通过资料准备、大纲设计、访谈以及论文写作一系列过程,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三是‘团队式教学’,人文学科的研究通常是个体化的,但是当今我们需要大规模项目,所以我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我想,这就是胡教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的原因吧。
.
一个切入点,五种新观点
.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电视逐渐受到社会关注,成为主流媒体。当时北京广播学院因为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很多老师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有的专心教学科研,不涉足业界,有的进入业界工作,放弃了学术研究。作为专业教师,胡教授为了获得一线的体验,同时兼顾理论研究,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胡教授说:“我发现自己的长处在给媒体一个判断,给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他们得到跨越式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的教学科研获得了一线鲜活的素材。要兼顾理论和实践,我找到了最好的切入点——电视节目策划。我从一线的做法中提炼理论,又把理论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来推进实践。”
    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更全面,各种类型的节目,胡教授都亲自参与策划。新闻类的,专题类的,电视剧类的,纪录片类的,综艺类的,甚至青少节目,胡教授都涉及过。这些工作当时大多是无偿的,而且还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一部分经费。为了保持研究的“前沿状态”,胡教授不计个人得失,终于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如《论电视纪录美学》荣获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著一等奖、首届广播电影电视部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影视文化三论》荣获第七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战略与对策》获第八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3年);专著《电视传播艺术学》获得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等。
    胡教授善于把理论条分缕析,如他早年提出过“中国电视的一二三四五理论”,即“一个目标——本土化,两个维度——效率和品格,三个系统——本土节目、引进节目和对外节目,四个层面——节目、栏目、频道、媒体,五种新观念——电视纪实、栏目化、谈话、直播、游戏娱乐”。 “一二三四五理论”把电视发展的新阶段框架得非常清楚,这些极具学术创新意义的观点,被业界和学界广泛认同,并产生了很大影响。胡教授说:“它的突出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的快速互动。这些观点的提出有一定的背景,比如入世后中国影视的变局、转型期中国影视生态变动等等。这些暴露出的问题需要一个战略性的回答。我找的是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胡教授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用这些理论作指导,参与了近百个电视频道、栏目、大型节目的策划和主创工作。他参与主创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沧桑》获得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大奖及“中国彩虹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担任《再说长江》策划,播出后产生巨大影响,还有cctv-1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总体策划、《东方时空》《艺术人生》节目的策划等等。
.
一本国家名刊  十年磨一剑
.
    胡智锋教授深情地说:“《现代传播》是我倾尽心血的一本学术期刊,在这里主持工作的十年,她从一本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报,成长为国家级名刊,她经历了多次定位,我见证了这整个过程。”
    提到这本刊物成功的原因,胡主编说:“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快速发展给了她快速发展的机会:新闻传播学成为一级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成为二级学科,在我们学校,新闻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又都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这是她成长的土壤。中国的广播电视学和新闻传播学在探索‘本土化’过程中,需要一个平台呈现这些成果,恰好《现代传播》扮演了搭建平台的角色。学校的发展也极大促进了这份刊物的发展。权威学术杂志是一个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对《现代传播》有很高期待,《现代传播》也为学校贡献了一个品牌。”
    虽然有这么多外因的促进,但《现代传播》的发展和以胡智锋教授为代表的编辑们的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回忆起当初的《现代传播》,胡教授百感交集:“开始时,《现代传播》仅仅是一个内部刊物。她的定位、内容、发行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我刚接手时,‘家徒四壁’,办公室仅有一部内线电话,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像样的设备,更重要的是,没有资源。这些导致了我们这本杂志在学术界没有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咬紧牙关,我提出‘有为才有位’,只有靠自己的作为争取地位。”就这样,胡教授首先把这本刊物定位为 “沟通学界和业界的桥梁”。在众多业界杂志中,《现代传播》以鲜明的“学院派”立足;在纯粹的学报和老牌的学术杂志中,《现代传播》又打“广播电视传播的实践”牌。有了这样的定位,胡教授又吸引了一批名家大家的关注、投稿,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效益,寻找到了准确的读者市场。为了保证这份刊物的学术品质,胡教授拒绝了一些人“降价、加速出刊频率”等建议,拒绝了一些企业的高额赞助,胡教授坚定自己的选择。就这样,《现代传播》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新闻传播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国家信息与知识传播核心期刊”、“中国社科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期刊”等多种称号。并获得了北京高教学会社科学报一等奖、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等奖励。2006年,《现代传播》光荣成为第二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在全国1200多个高校文科学报中,只有19家入选,《现代传播》成为其中唯一一本新闻传播与广播电视类的学术期刊。一个个奖项背后,凝结着胡教授太多的奔波和操劳。(校园网记者  付饶)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