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首次招收研究生 信息传播高层次人才培养拉开大幕
文:方仿妨 王维家
1979年9月,在新生入学的队伍中有两位同学在校园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郭镇之、朱月昌。这两名同学是我校招收的首批研究生。他们的入学标志着我校拉开了信息传播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幕。
奠基:校外取经,探索研究生培养之路
“文革”前,我校只有少数教师有职称,师资力量较单薄,不具备招收研究生的条件。1978年12月,学校公布了第一批确定或晋升教授、副教授、讲师名单,共评定2名教授、4名副教授、65名讲师。到1979年,少数教师有了招收研究生的资格,研究生招生相应提上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议事日程。
学校首次招收研究生,对招生程序、考试录取、培养方式等都不熟悉,于是,就选派老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大学等单位取经,首批具有招收研究生资格的赵玉明老师被选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在1978年开始筹办,并招收研究生。赵玉明老师在温济泽同志的指导下参与了它的筹办、招生、面试、阅卷、录取等部分工作,基本了解了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关程序。赵老师回忆说:“我在社科院参加了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有了一些切身体会,所以才有信心在我校首次招收研究生。”为探索研究生的培养途径和方式,赵玉明老师还去中国人民大学和方汉奇老师交流。回忆当年的情景,赵老师说:“带研究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当时和郭镇之一起研究‘上海私营广播’课题,我以前很少接触这个领域,且资料不多,因此,我就带着她去上海做调查。”
起步:郭镇之、朱月昌成为学校首批研究生
1979年我校招收研究生的方向为“播音基础理论”、“播音发声学”、“新闻理论”、“人民广播史和旧中国广播史”、“电视片编辑理论”,齐越、徐恒、王珏、赵玉明、任远、矫广礼、朱羽君等老师担任指导老师。
学校通过在报纸上刊登招生启事和教师推荐两种方式来招收研究生。由于全国研究生招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报考人数不多,所以,我校首次只有两个专业招收研究生,招生名额为2名,郭镇之和朱月昌成为了幸运儿。
郭镇之是我校77级采编专业学生,文字和英语基础都很扎实,在赵玉明老师的推荐下,1979年通过考试,成为赵老师的研究生。朱月昌是我校65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导师王珏。
在研究生期间,郭镇之师从赵玉明、齐越和其他著名老广播工作者,调查访问了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研究了新华广播电台史。硕士论文题目为《论旧上海民营广播电台的历史命运》,该论文填补了旧中国商业广播史研究的空白。现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的郭镇之,回忆当年的情景仍难掩激动之情:“本科只读了一年半就考上了研究生,我是十分幸运的,学校和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当时百废待兴,学校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很多额外的帮助,如我的俄语老师专门来寝室辅导我一个人……特别珍藏毕业论文写作期间那段实地探访的日子,找资料的艰辛和采访的乐趣都成为一种经验,对我现在从事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助益。”
现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朱月昌回忆说,当年求学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导师王珏对他要求十分严格,教学不是“满堂灌”,而是采取“课题式教学”:先拟出若干课题,然后师生一起研究探讨。在记者的采访中,朱月昌教授还特地提到一件令他记忆深刻的事:为研究列宁的经济思想和新闻思想,王珏老师借来一辆板车,和他一起到图书馆将有关列宁的书籍全部借出来,师生共同研究摘录,编成了《马恩列斯论报刊、列宁论广播》的教学参考教材。言语间,谈起已逝的导师,朱月昌心怀深深的感念与崇敬。
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郭镇之和朱月昌于1982年7月9日至10日顺利通过论文答辩。由于这是我校首次研究生论文答辩,学校十分重视,答辩委员由校内外专家学者组成,其中包括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周新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方汉奇等。当时的石敬野院长和孟介夫副院长还特地旁听了答辩会。
由于我校在1979年还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取得硕士学位,郭镇之前往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第二次答辩,并顺利通过学位答辩,取得了中国人民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朱月昌则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后到厦门大学任教。1984年我校开始受理硕士学位申请,朱月昌回校通过学位答辩,并被授予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是《论列宁的经济宣传思想》。
壮大:我校研究生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
当郭镇之、朱月昌两位研究生穿梭在诺大的校园里时,虽然是木秀于林,未免显得形只影单。29年过去了,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教育也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在学科专业和招生方面,1979年学校研究生首次招生时共有5个专业,实际招生只有新闻广播理论和广播史2个专业,录取2名研究生;翌年第二次招生时,增加到6个专业,实际招生为5个专业,录取9人。到1992年,学校年度录取人数有了大幅增长,7个专业共招生研究生328人。1993年以后,我校研究生招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迄今为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48个,还有3个专业硕士点;博士生招生专业从无到有,涵盖了文、工、管、理、经、法等多个学科。2008年硕士、博士招生人数为1384人,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3600多人。
在学位建设、学历层次方面,1981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首批博士、硕士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我校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授予学科为“语言学”。199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6次会议批准,我校进入全国348个博士授予单位之列,获得“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博士点,这是我校建立的第一批博士点。到2008年,我校已拥有24个博士点,其中包括4个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此外,我校还建立了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的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1979年学校具有招生资格的研究生导师不到10人,到1999年增长到100多人,其中,曹璐、张颂、张凤铸、赵玉明、高鑫、曾庆瑞、朱羽君、周华斌、仲呈祥、王伟国10名教授成为我校首批博导。今天,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有硕导359人,博导57人,还外聘了大批兼职硕导、博导。另外,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机构设置、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毕业就业等方面不断规范、创新,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
回首29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赵玉明教授很是感慨:“虽然我校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只有两名,研究生也只有两名,但首次招收研究生具有奠基意义。今天,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这表明了学校在办学实力、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又启动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工程。展望未来,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