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虹教授,1978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82年毕业留校任教,她在广播电视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几十载,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她讲授的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她教过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传媒业界,桃李满天下。她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学生。2008年她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首都劳动奖章。
勤勉敬业 严谨治学
高晓虹教授主讲的课程包括“电视编导”、“电视画面编辑”等专业核心课程。多年来,她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课时量位居前列,下课时同学们常常对她精彩的讲授报以潮水般的掌声。
尽管站在讲台前的经历已经长达27年,她在每次上课前仍然会进行严谨而细致的备课工作,广泛搜集最新资料,从多个角度认真研读,合理设计互动环节,掌握好上课的节奏。在教学中,她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精辟分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了解节目创作的规律,感悟作为电视从业人员的良知和操守。
2008年,高晓虹教授担任的《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高晓虹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眼界高远 推进改革
作为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领导学院上下锐意进取,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验手段、设施建设、国内外联系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与创新。
在办学治学方面,积极探索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办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思考。作为新闻教育工作者,她先后赴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和电视媒体讲授电视理论和实务课程;作为学院管理者,她多次派遣中青年教师去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访问进修;同时还请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西北大学的学者,美国知名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资深记者,英国西敏斯大学、法国巴黎二大的学者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
响应国家的“走出去”工程,她所在的电视与新闻学院积极落实推进对国外留学生进行成体系、全英文授课的想法和计划,经过积极落实,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十二门全英文授课课程体系即将搭建完成。学院特别注重学生的外语学习和训练,以适应未来电视跨国传播对学生多种语言能力的需要,积极鼓励学生更多接触国外先进的专业知识,并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接触世界的机会,丰富和拓展学生们的视野。
广播电视新闻机构是党的喉舌,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是促进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晓虹教授结合多年在该领域教育教学经验,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一整套较为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围绕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理论、观摩、写作、英语、创作等五个维度对新闻传播人才进行锻造,与之对应的“21世纪传媒人才‘五条线’教学体系”的科研课题,2009年先后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继往开来 开拓创新
高晓虹教授在教学同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陆续出版了《电视摄影与编辑》、《电视写作》、《电视广告谋划》和《世界电视之窗》等著作并主编了《欧美电视制作使用手册》。近年来,随着教学和科研的深入,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陆续发表了《真善美的和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2期)、《在媒介融合前景下电视新闻的变革与创新》(《中国城市电视台论文集》2009年)、《论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4期)、《“汶川地震”电视直播报道带来的思考》(《现代传播》,2008年6月)、《奥运报道理念与手法的突破与创新》(《电视研究》,2008年12期;)《直播的理念与要素分析》(05年10月《现代传播》)、《品牌时代的电视频道包装理念》(04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多篇论文。2008年,高晓虹教授主持的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重点课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媒介整合与信息传播应急体系构建》已经成功申报。她对学院的科研工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构想。这些构想对于推进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意义深远。
多年来,高晓虹教授担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会长,先后被聘为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此外,她还曾于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7年,在全国“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评选中获“百优理论人才”称号、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