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波教授,1985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进入我校广播技术研究所攻读硕士,88年毕业留校任教。有着优越条件的他,毅然放弃各种机会,选择了教师职业。二十多年来刘老师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承诺: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无怨无悔,践行陶行知先生“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2009年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扎根教育 勤于耕耘
作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刘剑波老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承担了有线电视技术等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课堂上,刘老师对知识点的讲授总能深入浅出,明晰幽默。在教学方法上,他不断探索改革,勇于创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他将“讨论式”学习方法引入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取得明显的效果。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刘剑波老师不辞辛劳,从不倦怠。在主讲《有线电视技术》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前端、同轴电缆网络、数字有线电视等内容,他多次冒着酷暑带领学生前往北京各区电视台开展实践教学。他潜心钻研教学技巧,虚心向资深教师请教,努力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刘剑波教授教学方法突出,曾获全校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他主讲的《有线电视技术》的网络教学课件获广电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有线电视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获2001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软件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2004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潜心科研,成果斐然
作为专业学科带头人,刘剑波教授一贯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近十年来,先后承担了十几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相关的课题主要有“大型双向有线电视网回传噪声自动监测、分析系统”、“有线电视反向视频调制器的研制”、“DVB-C数据广播统增值业务的研究”、“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的研究”、“多种接入方式的远程通信系统”、“有线数字电视的系统测量与评估”、“有线电视业务模式与内容集成的研究”、“基于IP的统一业务移动终端协议与标准的研究”、“离子探针质谱仪远程数据收发器的研制开发”、“移动多媒体传输方式及其仿真”、“双向有线电视系统中数据加密业务的研究”、“宽带互动电视系统”、“基于HFC的IPv6视频试验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面向广电设备的软件测试系统”、“智能离子滤波器及其在人体运动跟踪中的应用”等。
刘剑波教授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主要有:“有线电视双向传输与综合业务的研究”(2001年广电总局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有线电视系统中数据传输业务的研究”(国家广电总局2005年度科技创新奖三等奖)、“电缆电视系统非线性失真的计算机仿真”(1997年广电部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北京广播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2006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五届“有线电视科技杰出贡献奖”等。
除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刘剑波教授还担任全国有线电视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信息与电子学科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理事、北京电子学会理事、北京电子学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科技部火炬计划评审专家。
(三)关爱学生 “两个投入”润物无声
“两个投入”是刘剑波老师自己总结出的教书心得,即“用情投入”和“用心投入”。刘老师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感情,他坦言“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他坚持用自己的学识、品行修养和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一个“情”,一个“心”,凝聚了刘老师教书育人的风范。
从教21年来,刘剑波老师给三千余名本科生讲过课,指导了36名硕士研究生。在他所带的2005级研究生中,有一名来自海南的学生蔡同学,家境十分困难,经常外出打工,影响了学业。刘老师得知情况后,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她,经过多方努力,为她争取到了辅导本科生实验、批改作业、监考等勤工俭学的工作机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刘剑波老师看来,尽其所能帮助学生是自己的工作职责,责无旁贷。学院1999级电信专业学生胡同学,因沉迷网络,多门考试不及格,学校予以无学籍试读的处理。当得知这一情况,刘剑波老师坚持一个月连续十多次找胡同学谈心。在刘老师的鼓励下,这个看似封闭自我、冷漠对人的孩子最终战胜自己顺利读完了大学,毕业的那一天,老师是最让他动情不舍的人。
作为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在刘剑波教授的带领下,信息工程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党团建设等诸方面均走在了学校的前列,并多次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风教风建设、党建工作水平评估、人事改革工作等方面成为学校的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