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传

新华网:有关的梦想的那些梦想 ――《父亲的梦想》创作侧记

    4月22日,一部名为《父亲的梦想》的公益励志片在中国传媒大学首映,1500名学生观后泪洒衣衫。《父亲的梦想》是甘肃省委宣传部2006年资助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2009年12月已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批准公映,由北京合力桨影视公司总裁张忠制片,由获得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的导演沈星浩执导。

    这部电影的另一个意义是,制片人张忠和副导演雷鹏的另一个身份都是传媒大学的学生。也正因于此,片子筹备之初,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在读学生关注贫困学生,这源于一种情怀,而且是一种稍嫌崇高的情怀。

    张忠今年29岁,传媒大学MFA在读,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生,除了合力浆影视公司之外,他手下还有包括设计公司在内的几家公司,以及几十名员工,他及他的团队,大部分都由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组成。他们在践行着一个梦想,那就是,通过影片让人们关注更多需要关注的人。

    我一直觉得,张忠当初从西北走出来,是带走一些东西的。这些东西会在某一个时刻,以一种方式变换、流转、回环反复,然后以一种恰当的形式再流回西北。此刻,这种方式是电影,是这部名为《父亲的梦想》的公益励志片。其实,我一直不想评价这部片子,在首映之前,就在想,即使这部片子拍得不那么好看,也会发动周围的朋友去支持,我们想支持的,更多的是张忠和他那梦想不灭的中传媒团队。

    然而,首映过程中,影片的精彩出乎意料,几次欲流泪。这部片子缘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根据甘肃环县“袁氏三姐妹”的事迹改编,讲述了西北贫困山村女童奋斗上大学的艰辛,展现了父亲为支持女儿们上大学所付出的作为一个父亲可以付出的全部父爱。许多人都会觉得影片感觉跟《暖春》有点类似,主演“父亲”也正是《暖春》里的“爷爷”、实力派演员陈友旺。 当父亲为了给女儿凑够学费,一次次干苦力,一次次把零钱放入自己裤腰贴身的口袋里时,现场许多人哭了;当父亲弥留之际,妹妹抱着那一坛子零钱出现,我们看到那一卷一卷捆扎好的零钱,每一卷上都写着“学费”两个字时,许多人的情感崩溃了…… 对催泪情节的渲染是影片的亮点之一,虽然有些细节还有不尽完美之处,但是,故事的确打动了许多在场学生,尤其是有着类似经历的、从贫困生活出摆脱出来的大学生。

     一位穿红衣服的女生已泣不成声,对着主创人员和1500名观众深情倾诉:看到影片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她也是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走出来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伤了腿,像影片里的父亲一样行动不便,却依然支撑着一个家。她说,父亲也是穿着像影片里的父亲一样的破烂的衣服和鞋子,她觉得这部电影里的每个细节都很熟悉,像在写她自己。

     “父亲”主演陈友旺说,那些衣服都是他自己以前留下来的,只在那条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这原于他以前的下乡时的经历,许多农民朋友都会把几块钱、甚至几毛钱塞到贴身的小口袋里,以防丢失。对此细节,他印象深刻。面对片子的首映,张忠比任何人都感慨万千。想当初,张忠一直想做点公益的事情。

    2009年7月14日,我恰巧在报社发了一篇《新公民学校能否帮农民工子女点亮艺术梦想》稿子,于是帮他联系了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张忠向对方捐赠了一批笔记本和几台电脑。随后,在片子筹备之初,成立西北贫困学生公益基金等想法一直在他脑中徘徊。我说过,张忠这个西北汉子带走了一些东西,他想把一些东西带出来,并且还回去,一种属于西北的情结,一种跟关怀相连的情愫。

    电影永远都在寻找那些有共鸣的观众,决定影片艺术水准的有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不管什么题材,如果想让观众感同身受,态度必须是真诚的,感情必须真挚的,观众眼泪不是那么容易被诳骗到的。

    影视制片管理专业出身的张忠很明白这种主旋律电影在票房上的惨淡状况,做《父亲的梦想》起初只是他的一个纯净的梦想。但这部电影的发行情况却出乎意料,他甚至颇有些得意,甚于到底会有多少发行,又是何种渠道做到的,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他会带给人们更多惊喜。(侯丽)

(来源:2010年04月26日 新华网)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