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2日下午,由中宣部、教育部、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三项学习教育”赴延安新闻夏令营在中国记协举行了出发仪式。这是首次面向新闻专业学生举办的实地新闻工作传统教育以及农村基层体验活动。我校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的10名硕士研究生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新闻夏令营活动一共8天,按学校分为四个小组,中国传媒大学组由电视与新闻学院傅楠老师带队,来自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资深驻外记者王春全担任指导老师。行程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在延安市内参观一系列革命旧址及党的新闻事业发源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新闻工作传统教育;二是四校分别前往不同的农村体验基层生活,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地深入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进一步增进对基层群众感情,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理解。
踏上革命圣地,聆听延安精神
2010年7月13日下午,经过1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同学们刚抵延安就听取了一次生动的延安精神报告会。延安市副市长彭祖佑首先向同学们全面地介绍了延安的基本概况,从红色旅游、苹果产业,到石化工业、退耕还林等各个方面,让大家对延安有了整体初步的了解。中国传媒大学的梁淋淋、赵展慧等多名同学就所关心的延安红色旅游及新农村建设问题采访了彭祖佑副市长。
此后,中共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西安陆军学院和陕西武警总队客座教授安振华教授发表脱稿演讲,以讲革命故事的形式详细诠释了延安精神的六个层次: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的抗大精神,实事求是的整风精神,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公仆精神。同学们深刻领会了延安精神的内涵以及党的新闻工作“三贴近”的重要性。
沿伟人足迹探历史,登清凉山顶齐宣誓
2010年7月14日,抵达延安第二日上午,同学们沿着中央领导人当年搬迁的路线,参观了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以及延安革命纪念馆。从一件件器皿到一幅幅照片,大家经历了一场历史重现,同时也感受到支撑新时期中国发展背后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枣园革命旧址门口,在杨家岭旧址中毛泽东接受美国著名女记者密特朗采访时所坐的石凳前,我校的学生李华、付文等都进行了生动的现场出镜解读和再现历史场景。
下午,同学们参观了延安市清凉山下的依山而建的延安新闻纪念馆。新年纪念馆中记录了党的新闻事业在其发源地清凉山上的发展史:新华社、《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和变迁史以及我党新闻工作者自制纸张和油墨的集体智慧。最后,在清凉山顶,在毛泽东主席给新闻工作者提的八字要求“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石碑前,四校学生在雨中一起宣誓,立志做优秀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我校学生葛云飞说:“这个经历将激励我,不断向着自己心目中的新闻事业而努力。”
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国情民意
2010年7月14日晚,我校师生抵达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张兴庄村开始为期三天的体验活动,13名学生与老师被安排在6名农户家居住。在这个仅有150人的小村子里,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村子里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张平为张兴庄村斥资建造的四星级度假酒店、现代化养鸡场以及免费提供给村民的住房——连体四孔现代砖窑,体验了新农村建设 “先富带动后富”的先进典型。退耕还林、生态采摘园、绿色农家乐等项目也显示了新农村生态发展的新趋势。
短短三天,在既定参观活动之外,同学们还开展了丰富的采访体验活动:采访村养鸡场的职工、村委领导、大学生村官,走访每一户村民,与村民一起采摘蔬菜、做当地小吃,做出镜报道。同学们说:“白天参观,晚上采访和写作,不到两点不睡觉。”这些努力都凝聚成一篇篇优秀的消息和通讯,这里面包含了同学们与群众日益增进的情感、对社情民意和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与思考,更切实提高了新闻采写的专业技能。
从宝塔山到南泥湾 重温延安精神
2010年7月16日,同学们在与老乡不舍的情谊中坐车返回延安市区。次日早晨,大家登上了延安的标志——巍巍宝塔山,一览延安今日全貌,体验到了诗歌中“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深厚感情。分组参观的活动紧随其后,我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们参观了延安广播电视台。在与台领导的座谈会上,我校学生就民生新闻的发展等问题做了探讨,并在随后演播室等录播现场的参观中体验到了作为记者掌握采写编播技能的重要性。
下午同学们来到四八烈士陵园敬献花篮缅怀28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大家还参观了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以及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重新体验了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次日,大家第一次在“陕北的好江南”的稻田唱响了《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同学们认为这八字精神也正是在当下总体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中我们所应发扬的精神。
延安之行已经结束,而记录这段红色之旅的影像正在紧密的制作中。
(文:赵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