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应传媒学院邀请,中国传播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胡正荣教授来信阳师院讲学,在艺术楼报告厅为师生们做了一场题为《媒介融合趋势及传统媒体应对》的报告。学校党委副书记高建社、副院长李俊、河南电台新闻广播副总监常志霞等有关部门领导与400余名师生一起听取了报告。
胡正荣教授对比国内外媒体发展状况,从“融合:媒介发展的未来、品牌:内容为王与渠道扩张、业务流程再造”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中国广电媒体转型中的困境与机遇。胡教授首先通过一系列调查数据指出,中国传统广电媒体已经丧失传统优势,移动媒体发展迅猛。在分析各媒体发展现状和劣势的基础上,他认为各媒体和媒介之间应该实现“视频媒体的融合、广电网络(电视和广播)的融合以及跨媒介之间的融合”。
接着,谈及的核心竞争力,胡教授认为“内容为王,渠道扩张”,即树立品牌意识,注重节目品牌的延伸开发和利用,内容上要“与众不同”,渠道上要“整合营销,延伸扩张”。他指出,以往将媒介经济称之为“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都是对媒介产业本质的错误认识,媒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造力”,媒介经济即创意经济(creativity economy),当下中国电视频道的“电视剧化”,广播电视频道、栏目的雷同、模仿甚至抄袭的恶性竞争都反映了我们“原创力的匮乏”,而《60分钟》、《拉里金直播》、《温弗丽谈话》、《欧莱利因素》等欧美经典新闻节目为我们提供了榜样。他还通过分析《哈里波特》如何从一部小说到电影再到主题公园的案例,揭示了文化创意产业中内容创新和渠道扩张的重要意义。
最后,传统媒体如何革新,胡教授指出,中国媒介的运营方式应从“三屏融合,媒介格局重组”两方面入手开始变革,媒介格局的划分依据应该是工作流程,而非媒介属性差异。通过对国内外媒介运营方式的详细比较,他指明了我国媒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如国外媒介集团的追求的是“市场占有的最大化和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而国内媒介集团追求的往往是“权力的最大化和职位的最多化”,容易形成垄断和效益低下。他认为产业政策的落后、媒介组织转型不彻底、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是造成今天中国广电媒体核心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可借鉴国外大媒介集团从“内容”、“流通”、“再利用或多目的”、“战略联盟与伙伴”及“多元化”几个方面努力。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传播学学会会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改委“广播电视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劳动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等,成果主要有著作《媒介的现实与超越》、《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丛书》、论文《文化产业要警惕“贴牌”现象》、《政策、体制、产业结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等。
(来源:2010年09月05 信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