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光明日报》专版报道“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论坛成果

 
   
    1月25日,《光明日报》以“提升国际传播力人才培养要加强”为题,推出专版,大篇幅、多容量地呈现了“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与人才培养专题论坛”的学术成果。本次论坛是由我校和光明日报社于2011年1月18日联合主办的。
  
    《光明日报》被誉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多年来始终保持着“知识密集性、理论前沿性、学术探索性”的传统风格和办报思路。此次专版刊登了参加论坛的六位学者的发言摘要,他们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刘 昶教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教授。上述学者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方法、国际新闻教育教学创新、国际传播力与传媒魅力、国际传播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理论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校长的文章主题是“理论研究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学术基础和实践先导”。他指出,对快速发展和平崛起中国来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大局、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等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它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民众能否更好地了解、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直接关系到中国国际形象的改善,以及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发展观等有效传播。
    苏校长在文章中强调,中国传媒大学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持。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国际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势,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声音的传播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传媒学者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积极展开深入、系统研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推动学术创新、方法创新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第二,加强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的国际传播人才。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健全招生选拔、教育教学、实习实践等运行机制,突出和强化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方式中“政治性、复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四个基点,努力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新闻业务精通、深入了解国情、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规则的优秀人才。
    第三,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共同构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一方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合作理念,在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培训服务等方面,主动服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有效地争取中央部门、主流媒体、兄弟学校、社会各界的支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
    专版还以三分之一的版面系统介绍了我校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的培养情况,还结合“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育人特色所开展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配发了学生参加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三项学习教育延安行活动照片,以及同学们在国家六大重点外宣媒体实习、赴上海世博会采访活动的图片,充分展示出我校在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与优势。
    整版报道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将此次专题论坛的理论精华与我校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相结合,对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与加强人才培养这一重大课题起到了解读、延伸和放大的作用。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