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核桃林

第六届“青春之歌”主题文艺晚会隆重举行

    “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呼吸……”2011年12月9日,伴着团旗下慷慨激昂的诗朗诵《青春中国》,第六届“青春之歌”——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在400人报告厅拉开帷幕。外国语学院10、11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了集体演出。经过评审,最终“青春之歌大奖”由11英语摘得,10影视译制获得一等奖。

    本届文艺晚会以“青春之歌、文化中国”为主题,以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文化在百年风云变幻中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诠释了主流文化的变迁,重现了这一世纪的探索和奋斗。由各团支部带来的12个主题节目被分为“呐喊”(1911-1919)、“热风”(1919-1949)、“求索”(1949-1978)、“祝福”(1978至今)四个章节,经过数月的排练,同学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演出,生动再现了不同时代进步人士的青春风貌和文化追求,也展现了青年学子昂扬的激情和勇于担当的使命感。

    从辛亥革命的“呐喊”到五·四运动刮起“热风”,革命的种子在中国破土,民主与科学唤醒了人民,新旧文化的交锋一触即发。一幕幕舞台剧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为背景,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巨变。追光下,林觉民与妻子生死诀别,用《与妻书》诠释了革命志士为国家和人民放弃小我的伟大精神。《风俗狂“辩”曲》中封建与现代的代表人物针锋相对,表现废除陋习乃时代之必然。《朝露》讲述了五·四时期一对姐妹先后追求独立、投身革命的故事,展现青年敢为人先的勇气。“文化振兴亦任重,道远还需看今朝”,《文脉》描绘了文人奋起反抗文化侵略、捍卫祖国的铮铮铁骨。《逐鹿》则展现了爱国学者与军人之间的战友情。

    从建国安邦后对发展的“求索”到改革开放后对明天的“祝福”,新生的中国彷徨、前进、腾飞,文化的天空逐渐晴朗。《戏影回声》通过照片中样板戏人物的“复苏”和流行元素的加入,使《红灯记》和《沙家浜》等经典片段焕发出新活力。《旧闻联播》和《流·金》描绘了建国之初的万象更新。情景喜剧《你,想不想红?》以夸张手法反讽了当今影视行业存在的浮躁气息、揭示出面对文化浪潮应有的姿态。《非诚勿扰》以当下热播的同名相亲节目为蓝本,展现新时代爱情观的变化;舞台剧《聚首》聚焦争议不断的“80后”,表现新一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偷菜时代》则从风靡一时的“偷菜”游戏入手,结合热情歌舞,表达了对“健康网络、珍惜春光”的希冀。

    在由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带来的舞蹈《律动》后,大屏幕上放映了历届“青春之歌”回顾视频。从纪念“一二·九”运动到重温长征历程,从喜迎奥运到回顾改革开放,再到“文化中国”,“青春之歌”已被传唱了六年。它六年来的成长也见证了学院、学校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晚会由外国语学院分团委主办,国际青年传媒(中心)、礼仪社协办。外国语学院院长李佐文、党总支书记李众以及学院师生、毕业校友等近四百人观看了晚会。
(文:董雯清、黄琦琪、李玉雯、樊 图:蔡海若、陈晓旭、王梦西、徐娅文 编辑:阎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