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核桃林

“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记者报告会”走进中国传媒大学

    2012年1月11日上午,“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记者报告会”在我校国交405会议室举行。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许维凡、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群出席座谈会。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记者代表乔亚美、彭祖和张萍与我校近百名师生代表畅谈了他们曲折的采访经历和由感动而升华的心路历程。座谈会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主持。

    座谈会上,央视新闻中心记者乔亚美分享了她四进拉马底村采访一个“溜索”28年的乡村医生的体会和思考。她讲到,有了第一次“溜索”的深入体验,才更加理解了邓医生28年的艰辛,也更被邓医生的坚守感动。基层和群众,永远是记者的报道之源。走基层不是“记者秀”,记者要对基层百姓有真情实感,同时心怀大局,有为国家政策服务的意识,才能深入百姓内心,让报道更有社会价值。

    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记者彭祖虽然只有24岁,但是他却能够用一种“成熟”的视角、“均衡”的眼光去看一个“不均衡”的中国。他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走边疆、走基层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边疆行的旅程让他肩上担负着一种责任,更坚定了对记者这份职业的选择。而他讲述的每一个震撼心灵的瞬间都让在场师生为之动容。

    新闻中心记者张萍以“‘灯下黑’里走基层”为题,讲述了在北京儿童医院蹲点采访的经历和思考。她说,做报道绝不能停留在雷区的外层,要深深地插入雷区,这恰恰是党和政府最需要国家主流媒体发挥作用的地方。同时,她表示,每一个记者始终都怀揣着一个走基层的“梦”,我们要用它来感动中国、沟通中国、启发中国、改变中国。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作总结发言。她说,“走转改”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一个记者都是带着“问号”开始的,而“走转改”是一个让我们把“问号”拉直的过程。她最后借《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的一句话以期与在座师生共勉,“大时代中的中国记者,下笔切忌嬉笑怒骂,要出自公心与诚意”。

    在互动环节,参加座谈的学生代表与央视记者展开深入交流。同学们表示,真挚感人的故事、情真意切的画面、发自肺腑的言语、扣人心弦的镜头,让大家一次次紧随记者的脚步深入新闻背后,真切地感受到记者所呈现的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国情,引起了大家的深度思考。
    教育部社科司教学处刘成荫、中宣部新闻局赵菲、新华社国内部记者赵琬徽,我校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胡芳、校电视台台长乔保平、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裴鸣出席座谈会。
(文:武楠 图:张弛、于深、孟哲)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