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传

《新华日报》:保存民族记忆,不该“一个人在战斗”

    “我快回来了,又跟你们在操场上混了”。前天,崔永元在接受中国传媒大学校电视台采访时透露,他将很快向央视提出申请,调回母校工作,后半辈子研究口述历史。

    离开光鲜亮丽的央视舞台,回校园做清贫的研究工作,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或许还算新闻,但对小崔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2002年起,崔永元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口述历史上,从《电影传奇》到《我的抗战》,10年来已收录了约4000人、超过10万小时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及图片、实物等。

    作为“人民记忆”和“微观历史”,口述历史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自上世纪中期在美国创立以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收集方式。但此前在中国,这一块几乎是空白。“我们的‘口述历史库’甚至比不过人家的一个大学。我们的GDP赶超了别人,但对历史的敬重、敬仰、尊重、珍爱,却比不过别人。我呼吁相关部门投资做口述史,但无人响应,只好自己筹钱做了。我们没花国家一分钱,都是我和我的团队厚着脸皮筹来的。”小崔的话,悲凉中透出一个文化人的执着与风骨。

    两个亿,就是化缘的成果。口述历史的体量非常大,有时候对一个人的采访就要进行几十天。如此进行十年,所需资金自然不菲。小崔坦言,“一些企业家朋友十年里帮助了我们两个亿,但今年春节刚过,钱又不太够用了,这是个无底洞。”

    正因如此,小崔才会想到重回大学。根据协议,中国传媒大学将提供一座约8000平方米的大楼,建立“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和口述历史博物馆”,将崔永元团队收集到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建成数字化存储检索系统,任何个人凭身份证就能查看。“之所以做‘口述历史’,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个千百年以后还能和先人内心对话的机会”,小崔为这个梦想所投入的努力,令所有人动容。

    可是,小崔一个人努力的身影,总显得有些孤单。像口述历史这样一份对保留民族记忆有极大价值的工作,却只能靠一个文化名人凭一己之力来承担,甚至要靠他的名气去拉赞助,对一个国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近年来,政府在非遗保护上下了很大功夫。从入选标准来看,“口述历史”这样的“口头遗产”,或许还不够级别列入非遗范畴。但从文化层面考量,它们却是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保护好而任其流失,我们的文化记忆就会出现断层。

    崔永元的孤独作战,恰恰凸显了当前文化保护工作中的制度之痛。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机构对口述历史负责,只是问题的表象。但从深层次分析,还是我们缺少文化保护的主动思维,对保护名单之外的文化资源缺乏关注,导致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些很有价值的文化记忆,无奈地从指缝中溜走。

    正如崔永元所说,做口述历史最大的遗憾就是“拼不过时间”,口述历史,是一项时不我待的工作,拖一拖、缓一缓,可能一段历史就遗憾地离我们而去了。这样的遗憾,希望能越少越好。希望更多的人投身其中,让小崔的身影不再孤单。 董晨

(来源:2012年02月29日 《新华日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