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带领专家教授团队编制的《文化襄阳概念规划》在武汉洪山宾馆接受评审时,得到专家组成员的广泛好评。会后,范周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六易其稿的《文化襄阳概念规划》吸收了各方对文化襄阳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与其说是中国传媒大学编制的规划,不如说是专家学者的意见通过规划团队的文字汇总并呈现出来。
总计10万多字的《文化襄阳概念规划》由130多张图表组成,成稿耗时6个月,其中实地调研就用了2个月时间。该规划分为发展基础、规划总则、定义和目标、建设路径、空间布局、重大项目、保障措施等七章。
范周教授说,襄阳极具文化发展优势,本次规划除了规模宏大以外,还具有严肃性、科学发展性、规范性等特点。如把原来散在各地的资源进行了合并整理;将文化与科技进行结合,设计出了欢乐谷、航天城等项目;把襄阳的文化放在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大角度进行思考;将襄阳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与目前襄阳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改造紧密结合在一起,有的项目和汽车城建设有机结合,有的项目和文化保护区、新农村建设、富民工程等有机结合。
范周教授认为,关于襄阳文化发展的思路,要站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格局中,站在湖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一是做好发展规划;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文化发展思路,加快文化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三是在特色上狠下工夫,做大做强新型业态;四是做好开发商业模式,做活市场运行机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都属于文化襄阳的组成部分,包括这次规划中试图破解的‘城市精神’问题。”范周教授提出,文化发展有三个层面的问题要面对,首先是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做好文化发展的大前提。其次是文化公共事业的发展。三是文化发展要有后劲。文化必须要通过文化产业才能走出去,而在文化产业方面,让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应是主要组成部分。
范周教授说,单一的产业规划和事业规划,都可以自成体系,而对文化襄阳进行一个全面的概括又停留在概念这一层,确实是难度很大。正因为如此,团队在《文化襄阳概念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顶层规划,坚持创新理念和塑造模式,坚持整体谋划落到实处。《文化襄阳概念规划》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规划编制了包括文化传媒产业园、三国文化城、大唐盛世影视公园、五馆一院一中心等在内的20个重大项目。范周教授介绍,这20个项目都是和襄阳市规划局、市发改委等单位进行多次交流后确定的,其中有一半正在进行项目落地,项目洽谈。这些项目体积大,将在襄阳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项目建成后,在襄阳文化版图中将起到标志性作用,还将成为区域发展软实力的代表。
(来源:2012年4月16日 《襄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