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核桃林

我校文化发展研究院编制的《文化襄阳概念规划》获得高度评价

      由文化部产业司推荐、我校文化发展研究院承担编制的《文化襄阳概念规划》专家评审会于2012年4月14日在湖北武汉成功举办,湖北省及襄阳市、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领导、学界业界专家学者150余人出席评审会。与会人员对我校文化产业研究院研制的高水平成果表示高度评价,对我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推动协同创新表示高度赞赏。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以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为主要形态的历史文化流光溢彩,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独具特色。为突出襄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推进“四个襄阳”(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支持,襄阳市政府委托我校文化发展研究院协助编制了《文化襄阳概念规划》。
      《文化襄阳概念规划》由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领衔、历时数月、数易其稿,由10万多字及130多张图表组成。规划描绘了襄阳“以文化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建设途径;阐明了“一心、一轴、两翼、四区”的空间布局;介绍了“文化传媒产业园”、“文化科技产业园”等20个重大项目及其他具体的保障措施。

      与会专家对《文化襄阳概念规划》给予高度肯定与评价,认为规划具有国际眼光、全球化视野,实现了高点定位、充分挖掘了襄阳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文化襄阳建设的蓝图和行动“路线图”,必将有力地推动文化襄阳大发展大繁荣。这个高质量的规划,也体现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的学术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吴江波在评审中指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作为国内一流的从事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集合了一大批国内文化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承担过一系列国家的重要文化研究课题,也为很多地方提供了高水平的政策咨询、规划编制工作,拥有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作为文化部与高校共建的仅有的两个“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研究中心”之一,由他们来编制本规划非常合适。《文化襄阳概念规划》主线清晰、定位准确,符合襄阳城市发展的未来要求。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也在讲话中指出,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编制的《文化襄阳概念规划》,体现了高起点与大手笔。所谓“高起点”就是邀请到国家级大学有关专家牵头来主持本规划的编制,这应该是代表了同类规划的国家级水平;所谓“大手笔”,这是一个全域性的规划,规划中的“文化襄阳”地域接近两万平方公里,这其中既涉及到空间的规划,又涉及到产业的规划,既涉及到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存开发利用的规划,同时又有现代文化的设计。整个规划为把襄阳打造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绘制了详细的发展蓝图和行动“路线图”。
      会后,国内有关企业及部门还就产业规划、决策咨询等与课题组深入交换意见,委托课题组共同开展专项研究。近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对评审会进行了采访报道。
      今年以来,受有关部委委托,文化发展研究院陆续为我国东部、中部地区提供文化建设咨询服务,已正式启动了近10项在研课题。此外,受朝阳区委托,文化发展研究院开展了东坝文化产业集聚区、环中传文化经济圈、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等多项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同时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内蒙古满洲里市、宁夏石嘴山市以及西藏“唐卡”产业开展了专项规划研究。这些社会服务项目的开展是文化发展研究院师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落实我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学校二次创业,主动对接地方文化发展一线,紧密联系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切实加强我校文化发展理论研究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契合度的重要举措。文化发展研究院在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我校经文化部同意创建的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为各级政府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实践教学,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
(文:齐骥、刘江红,图片由襄阳市委宣传部提供,编辑:王维家)
 
 
《光明日报》以《襄阳绘出“文化襄阳”发展路线图 》为题对评审会情况进行了报道: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