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小学课堂
奥巴马在2012年国情咨文中希望美国的教师“不要再为考试而教学”,但同时他又提出“奖励那些最好的老师”、“剔除那些误人子弟的教师”。这些提法貌似都有道理,然而却经不起琢磨:既然不让为了分数工作,那为什么要用名为“勇争第一”的项目奖励最好成绩的老师、解雇那些学生成绩总不合格的教师呢?总统完全矛盾的政策,使美国的老师们,只能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学,否则根本端不稳碗饭。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从布什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下”政策,到奥巴马提出的“勇争第一”项目,都是美国所谓“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一部分。而这个“教改”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成绩来检验教育成果。成绩不仅用来衡量学校的教育水准,还决定着老师的去留奖罚,更关系到学校拿到经费、分配到优质教育资源等这些要命的问题。其思路无非是从市场经济的原则演变而来:只有给教师和学校“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才能促使他们做到最好。
然而,北欧的芬兰却创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芬兰教育模式”。美国学者莎尔伯格最近出版了新书《芬兰经验:世界能从芬兰教育学到什么?》,介绍了芬兰教育体系的成功之道。芬兰是除了少数亚洲国家以外,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遥遥领先的唯一西方国家。但是考虑到亚洲学生学习时间远远多于西方学生,因此,芬兰的教育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在芬兰,由于不存在以分数为衡量标志的考评体系,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不用为了学生成绩而工作。衡量教育成果,都由教师自行设计测验形式,很多教师甚至从不进行测试。他们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认识几何图形、上数学课,户外教学渗透到各个学科。芬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大纲只有寥寥10页纸!实践证明,这样彻底放开的机制没有造成混乱,反而促使教师出于职业的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努力培养学生。同时由于没有了成绩的竞争,学校和教师也自觉地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芬兰学校也有严格的纪律,比如中小学生不允许携带手机、iPad等任何电子设备来学校。
反观美国的所谓“教改”更像是一场“教育生意”:家长是消费者,学生是产品,教师是工人,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加工产品。美国教育改革运动遵循着“商业”逻辑:更多的考试,更多的教师被开除,更多的学校被关闭,更多的私立学校开张,又开始更多的考试,如此循环。教育管理者坚信,这种优胜劣汰的方式可以最终让每个学生升入大学,贫穷也最终消除。可遗憾的是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种方式的有效性。作者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断言,以衡量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看,在基础教育这场比赛中,美国“完败”给芬兰。
芬兰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成功,还得益于他们拥有十分严格甚至近乎于苛刻的教师进入门槛,即使小学教师一般也都拥有博士学位,并精通好几门科目的教学,中学教师收入始终处于上层,社会地位也相当崇高。2008年,芬兰申请成为小学老师的大约有1258人,而如愿以偿的仅仅123名,录取比例不到10%。美国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很多州对教师学历没有严格要求,甚至有些没有任何学历的人只要在所教授的科目上接受特定的培训就可以当老师。
芬兰人之所以能静下心来对教师进行精心的培养和挑选,得益于他们不受考试成绩的左右。学校不必用主要精力“为分奔忙”。而美国学校的管理者们不得不在这场“教育生意”中算计各种投出与“考试成绩”这唯一产出之间的关系。也许开除一批带不出好成绩的教师,高薪延请几位“出成绩”的高手,是学校最合算的经营之道。因此,他们根本不关心那些长期受到成绩重压下教师的处境,更不会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无关考试的交流。
尽管芬兰近乎完美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获得了世界的喝彩,然而其实施难度极大。如泰国曾一度取消考试,模仿芬兰模式,但是几乎无法推行,因为总会有家长在课余为自己的子女补课。众多亚洲国家“分数至上”根植人心,没有考试,不看分数的教育体系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而美国崇尚的“教育生意经”也使得考分成了金钱在教育中的化身。因此,本书作者也指出,芬兰模式的出现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多数人在物质生活和认识水准上趋于平等,也就是所谓“国民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读书新闻点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到了,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再次成为话题。本期,我们选取了一本美国新书《芬兰经验:世界能从芬兰教育学到什么?》。该书以芬兰成功推行的无分数教育考评体系为例,批评了美国教育体系的弊病。由于世界各国国情差异,芬兰模式可能只是一种尝试,但是转变教育理念、反思教育管理方式、优化教与学的目的和动机,应该是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编辑: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