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理论创新引领新闻业发展
——访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与新闻学院院长欧内斯特·威尔森教授
威尔森教授长期致力于新闻传播和通信技术研究,作为多届美国总统的政策顾问,在美国国家政策决策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虽然威尔森来中国访问的次数并不多,但他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十分关注,主张加强中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美国人民如何看待中国?中国在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变化?新闻媒体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如何在国际上有效提高自己的国家形象?增进中美两国了解与友谊的渠道有哪些?如何进一步加强中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报记者就上述诸多问题采访了威尔森教授。
新闻媒体是民主建设的土壤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从2007年开始担任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院长,这对您的工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您当时是怎么决定投身新闻教育管理和新闻研究工作的?
威尔森:我对新闻媒体工作很感兴趣,进入白宫工作以后,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国际广播及相关方面的工作。随着对新闻媒体的了解不断增多,我在新闻传播方面开始有了专业知识和独立见解。后来我离开白宫,在美国情报机构工作过一段时间,主要负责美国政府的宣传工作。之后我协助别人创办了一个私人公司——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mmission),并担任负责人。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把全球媒体行业的领头人聚集在一起,在电信公司和媒体之间开展对话与合作。几年后,我又回到大学做更多有关媒体传播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非洲和美国互联网拓展方面的研究。后来,我对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亲自到中国和印度做互联网研究,尤其关注“信息革命者”方面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新闻媒体在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威尔森:新闻媒体既发挥历史性作用,也发挥现代性作用——新闻媒体记录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也记录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从广义上来讲,我认为没有强大的新闻媒体就没有强大的民主国家,民主程度低的国家,新闻媒体往往是非常弱小的。新闻媒体不仅仅是一门赚钱的生意,还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是民主建设的土壤。这是我谈这个问题的切入点。
新媒体商业模式尚未找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目前美国的新闻媒体面临什么挑战?
威尔森:新闻媒体最初主要是指报纸,报业传统的盈利方式是刊登各式各样的广告,比如汽车、房产、食品等行业的广告——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的报纸无不充斥着大量的广告。但是,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出现,尤其是网络新闻媒体的出现,对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的盈利模式造成很大影响。网络公司允许人们在网上免费发布广告,比如Craigslist(Craig Newmark于199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创立的大型免费分类广告网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媒体,读报纸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人们开始把广告投向网络,导致报纸付费广告不断减少,报纸失去了很多商业机会。广告收入是高端记者和摄影记者的补贴或工资来源。报社的广告业务下滑后,报纸的质量也开始下降,有些报社甚至倒闭。从经济层面上来看,没有人能预测《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还会存活多久。谁也不确定它们和其他报社将怎样运营下去。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人认为报纸在30年后会消失,到时候人们都会选择上网。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威尔森:很有可能,我觉得用不了30年,或许5年以后就会这样。但问题是谁来给专业新闻记者发工资?因为一个优秀记者的工作是很难完成的,你要采访很多人,要做很多调查研究,还要周游世界,到政府不想让你去的地方或者去企业不想让你报道的地方采访,这些都要花钱。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支付专业记者的工资。
目前,一些新闻媒体正在尝试新的盈利方式,比如网上付费阅读,以及新的资金来源,包括私人基金会、非营利性机构、地方政府、富人捐助等。各种新闻媒体都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方案。
中国缺少专业记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中国目前的新闻传播研究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您对中国新闻教育和研究有何建议?
威尔森:中国的新闻界发展变化很快。我读了很多中国新闻学术研究方面的东西,发现有些内容真的过时了——当然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绝对领先,中国和美国都面临挑战,需要去探索更新颖、更先进的方法。
在美国,除汉语、日语、西班牙语新闻媒体外,报业对记者的需求在不断减少。而中国面临的情况跟美国不一样。中国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越来越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媒体对记者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新闻报道的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目前,美国有很多记者处于失业状态,中国的记者却是供不应求。中国并不缺少一般意义上的记者,缺少的是能胜任工作的专业记者。
中国某些新闻机构拒绝接受新闻科班出身的应届毕业生,这个现象很有趣。他们认为应届生无所不知而又一无所知。除非他们毕业于复旦、清华、北大等名校。我们也一直在为类似的问题纠结,新闻院校的毕业生不能光会写东西,还要真正了解一些东西。所以我们要求新闻专业学生所修课程中的40%—50%必须是人文类课程。这样,在他们毕业时,脑子里会有些积累。当然了,很多优秀记者甚至本科读的都不是新闻学,也有很多优秀的记者是新闻学院毕业的。我个人认为记者应当是新闻专业科班毕业。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新闻理论创新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威尔森:当前,传统新闻媒体和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新闻学院的院长、教授和学生要学会应对这种挑战。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进行学术理论创新,用新理论来解释和引领新闻业的发展。就新闻业来说,媒体与传播领域的批判性议题有多种路径可以讨论分析,现存路径尽管各有裨益,却不约而同地忽略了某些重要条件,或者理论性强而缺乏对从业者的指导,或者流于描述或叙事而疏于分析与建构概念。在当今技术、经济和社会巨变的环境之下,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新框架来理解传播体系并据此行事。
为克服新闻传播研究的局限,我们找到了一种理解、研究多样化、多面化、快速变化的媒体体系的新路径,即“以传播为中心”的方法(简称C@C)。该理论作用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首先,传播的角色已经由全球和国家社会的外围转移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地位。其次,媒体和传播的功能已经由组织机构的边缘、低端位置转移到中心位置。再次,传播已日渐成为青少年认知和精神生活的中心,因为他们每天在以新技术、新设备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前度过七八个小时。“以传播为中心”的方法也为革新者提供了实践指导,以塑造和引导传播在现代社会的流通,并据此实现他们的目标。
民间交流对两国关系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怎样评价目前的中美关系?中美应如何发展两国关系?
威尔森:2012年对美中关系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因为中国将召开世界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将产生新一代领导集体。而在美国,奥巴马总统将会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不知道他是否能成功连任。
中国改革开放后变得越来越强大,中国人民都为国家的强大感到骄傲自豪,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世界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国会因为人民币汇率问题而对中国异常挑剔刻薄,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会有新的表现形式,我觉得这会为美中关系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美中两国之间要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增进了解、互相借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可以通过民间外交的形式来实现,包括参观、旅游、学术交流、人员互换、广播、影视等。例如,美国人民很喜爱《卧虎藏龙》等中国功夫片,中国文化以这种形式不仅走进了美国主流剧院,而且走进了美国家庭和社区。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增进美中友谊的渠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仅仅依赖于政府间的交流,尽管它是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美中两国的民间交流也很重要。非政府组织往往能做到与众不同,带来真正的改变,像妇女组织、文化机构、企业组织等。我真诚祝愿美中两国民间交流能取得很大的进展。
中国和美国存在一个类似的问题:“中国”的意思是“世界的中心”,美国人也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美中都是世界大国,大国往往都有个倾向,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向小国学习的。美国和中国可能都认为自己很重要、很独特,这为两国民间交流带来了困难。目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用学习外语的国家。但是,美国人20年后可能要更多地学习汉语。汉语是很难学,但是我们最终还是要学习汉语。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们还有好多地方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中国社会科学报》:不知您是否留意到中国在纽约时代广场投放的政府形象宣传片,您认为这是一种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有效方式吗?
威尔森:我认为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这些方式方法有短期的、中期的,也有长期的。最重要的长期方式之一就是留学生项目——美中两国互派留学生是加强双方相互理解的最佳方式。提高中国形象的短期方式更多,比如举办中国文化节、在美国时代广场投放中国政府宣传片等。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这是其他方法要很多年才能做到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些人认为中国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是一种文化侵略,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威尔森:中国在海外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我所在的大学正在做相关方面的研究,其中一位教授正在调查孔子学院是怎样影响美国人民的。我觉得开设孔子学院这个想法不错——只要能够帮助美国了解中国就是好方法。英语中有句谚语:没有谁能阻止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今后,美中两国的领导层要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实现,可以通过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共同来完成——如果只由政府来做,人们会认为是在宣传;如果由高校、地方政府来做的话会好很多,会更灵活、更可信。
《中国社会科学报》: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威尔森:我认为中国的国家形象整体上是好的,人们不认为中国是个威胁。我这里有一个某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看看数据你就会明白:44%的人是喜欢中国的,只有极少数人把中国视为威胁。但是多数人对中国的了解还比较少,只知道中国功夫、中国菜、成龙、马友友,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从封建王朝向民主社会的过渡,不知道1911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他们也不了解中国在过去一二十年的发展变化,不了解每年有多少中国人从农村转向城市。
中国文化有5000多年的历史,内涵博大精深。而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充满生机与活力。加强美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可以使两种文化取长补短、交相映辉。但长期以来,美中两国文化交流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远不及中国人对美国文化的理解。随着美中文化交流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中国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了解、接受和喜爱。
欧内斯特·威尔森(Ernest J. Wilson III)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院长、传播学及政治学教授、太平洋会议国际政策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计算机科学和电信研究院委员会委员、国家公共广播公司主席,曾担任世界银行及联合国顾问、奥巴马总统竞选政策顾问,曾服务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
(译者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生杨帆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