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博览

新闻时评人的创新、困惑与坚守

“我们都是为《嘉兴日报》鼓掌的人。”在6月16日召开的“新闻评论改革暨嘉兴时评五年会”研讨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发出由衷的感慨。

2007年3月5日,《嘉兴日报》的评论栏目《嘉兴时评》创办,由其创新实施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当时曾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如今,《嘉兴时评》已走过5年历程,如赵振宇所言,“这是值得记录和总结的5年,无论是对《嘉兴日报》来说,还是对中国新闻评论事业而言”。因为,透过这稳步前行的5年,我们可以看到党报新闻时评人在评论改革方面的不断创新与探索,看到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冲击与挑战,看到他们在寻求突破时遭遇的困惑与尴尬,以及他们为继续扛起“党报灵魂”这面评论大旗所持的那份执著与坚守。

创新——接地气的评论

说到在评论界具有创新意义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时间还要回溯到2007年。一直以来,依托网上信息和媒体报道撰写评论,是很多媒体评论员的工作状态。然而,《嘉兴日报》却对这种凭借二手、三手信息写评论的做法说“不”。因为在他们看来,身处传播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媒体优先获得独家新闻日益困难,而发表有影响力、有新锐思想的独家言论却是可能的。

于是,“10万年薪招聘评论记者”这一轰动全国的举措为《嘉兴日报》拉开了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大幕——从556人中脱颖而出的5名评论记者,迅速组建成新闻评论部并创办《嘉兴时评》。而后,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的工作方针开启了新闻评论的全新工作机制。这种让评论员“走出书斋”的积极探索,在当时被业界称为新闻评论改革的创新之举。

在研讨会上,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顾勇华在翻看《嘉兴日报》出版的《时评5年》一书后,评价“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是一项观念领先、措施得法、效果明显的积极探索”,认为这一机制打破了以往新闻实地采访与新闻评论写作相互隔离的弊端,以采访到的第一手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和基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以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增强了党报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

“‘让评论走出办公室’、‘先采访后评论’、‘调查的深度成就评论的高度’是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核心的理念。”结合当前全国新闻界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顾勇华认为这一机制是传承、弘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创新实践,也是符合“走转改”活动宗旨、要求的具体行动。对于这一观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涂光晋表示认同,她认为,“评论员直接深入一线、了解第一手信息,写出既有事实性信息又有意见性信息的述评,在中国评论事业发展历程中是有传统的。《嘉兴时评》实际上是把这种传统在新时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嘉兴时评》在这5年所体现出的是一种追求、一种视角,最终表达的是一种姿态。”涂光晋坦言,在很多人把自己的新闻工作压缩到电脑前,每天所有的新闻素材都来自网络,根据网民爆料、媒体报道形成自己的评论选题时,《嘉兴时评》这种体现独家视角、独家观点、独家发现的做法,这种能够沉下去的追求和实践,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困惑——多因素的纠结

尽管评论记者深入一线挖掘一手材料写评论的做法,有利于通过评论对本地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增强评论的本地化和独创性。但也有业内人士对这一机制如何深入推进心存困惑,认为仍有不少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曹林认为,一些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往往预设了自己的立场,如果评论员根据这种报道写评论,很容易被误导,继而被记者牵着鼻子走。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但评论记者工作机制运行5年来,却鲜有新闻媒体效仿和跟进,这并不是机制本身存在问题。谈到原因,曹林分析说,首先是因为很多评论员自身的惰性。原来坐在电脑前两个小时就能写一篇评论,现在却需要用半天甚至大半天去采访,一些评论员就会对这一工作机制产生排斥。其次是成本问题导致很多媒体不愿这样做。《嘉兴日报》对评论部进行重点扶持,评论部的奖金在采编平均水平基础上上浮20%。但很多媒体并不愿付出更多的人力成本和采访成本。“每年两会报道时,报社更愿意把非常稀缺的上会名额给记者,而不会让评论员上会之后有感而发再写评论。”曹林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却道出了评论记者无法深入一线采访的些许无奈。

涂光晋在过去5年见证了《嘉兴时评》的成长。检视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她认为,发现新闻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但评论周期的问题、时效性的考验、地域性的要求以及本地、全省乃至全国媒体的竞争,使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与这些现实问题形成了矛盾,如何平衡和化解这些矛盾是今后评论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此外,评论记者的优势是对本地资源的深度开发,但评论既需要有本地特色,又要对全国最热门的事件、最敏感的新闻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受到工作半径限制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如何使评论既保持本地化特征又具有全国眼光和全球胸怀,也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仅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面对现实情况时存在困惑,评论写作者和评论版编辑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发展的困扰。《中国青年报》评论部主任冯雪梅用“纠结”一词来形容这种工作状态。“每个评论写作者都会说自己尽量代表公共立场,每个评论版编辑都会说自己尽量让版面的内容去符合大众立场。但评论既然作为一种个人写作,在写作时有时候必然就会面对个人立场和公众立场的冲突。因此,怎样平衡个人立场和公众立场之间的冲突,是很多评论写作者和编辑面临的现实困惑。”

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兆荣从事多年评论工作,他更是梳理出时评和新闻时评人面对的六大矛盾与困惑:思想性与时效性之间的矛盾和困惑、开放性与限制性之间的矛盾和困惑、尖锐性与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和困惑、易碎性与保鲜性之间的矛盾和困惑、大众化与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和困惑、持久性与耐受性之间的矛盾与困惑。

坚守——多元表达的碰撞

徐兆荣在5年前就曾关注《嘉兴日报》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但当时他带着怀疑、挑剔、审慎的眼光。时隔5年,他对《嘉兴日报》评论人的这份坚持和坚守充满了感动,“感谢他们能够坚持下来,为学界业界提供了这样一个持久的话题”。

尽管最初重金招聘的5个评论记者已经换了一茬,《嘉兴时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核心却始终没有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嘉兴日报》评论人和所有党报评论人一样都面临着挑战,而这种挑战让那份坚守变得并不那么容易。

赵振宇直言,面对互联网论坛、博客、微博个性挥洒的评论,党报的新闻评论略显迟缓,难以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正面回答。久而久之,势必会削弱党报新闻评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评论形势的发展,应该说是为党报时评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在目前的形势下,如何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是党报时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赵振宇建议说。

《新闻实践》杂志主编王郁则认为,“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已经不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生态,传统纸媒时评人应该在这两句话当中再补充一句话——第一时间发布微评。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的表达权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平台。”涂光晋表示,这些年,整个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每个人意见表达的愿望和意见表达的能力也都呈现极大的迸发趋势。在这个前提下新闻媒体如何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发扬自己的专业主义精神,让自己的评论能够更加理性、公正和深刻,是党报时评人今后必须考虑的问题。

【声音】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顾勇华:

党报的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尤其在独家信息几乎不存在的当下,如何及时提供高品位、有影响力的评论作品,是媒体进入观点竞争时代的一条必由之路。但现阶段,党报的新闻评论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这其中有评论同质化竞争的压力,有难以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压力,有评论员队伍思维理念陈旧、知识更新不快、后劲不足的困顿。特别是新媒体的开放、互动性强、参与广泛的特点,也让党报评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些都要求党报评论工作能够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满足读者更广泛的现实需求。

《中国新闻出版报》总编辑马国仓:

如果说,以前评论因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受到重视,那么,现阶段重视评论成为报纸市场竞争的需要,以新闻评论发声、用新闻评论“亮剑”,正成为媒体市场竞争取胜的利器。

评论工作既需要实践的探索,更需要理论的指导,当下的新闻评论在实践探索上已走在了前列,但理论层面的研究和指导上还很滞后,评论业务研究需要不断进行系统地探索总结,以提高新闻评论水平的可持续提升。

评论版面多了、评论需求大了,但评论的质量却令人担忧,假大空、同质化、重复刊登、低俗肤浅等现象在一些报纸评论版面上还比较常见,改革新闻评论文风,创新新闻评论写作已成为当前新闻评论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浙江省新闻学会会长马雨农:

《嘉兴日报》抓新闻评论的改革创新,不仅在新闻宣传上强化了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起到了积极引导舆论的作用,而且在业务建设上积极改革创新,探索出了非常可贵的成功经验:它改变了新闻评论的地位,使新闻评论与报道两翼齐飞;它改变了新闻评论的选题思路和方式,使新闻评论的题材更加贴近现实,针砭时弊,富有新鲜感和战斗性;它改变了新闻评论的写作方式和四平八稳的形态,形成了以述评为主的生动风格;它改善了新闻评论的形象和效果。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