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

龙舟竞渡与中华民族精神

今年是龙年,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的龙舟竞渡,是连结龙文化与端午文化的核心纽带,其中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精神。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精神象征。在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龙文化源远流长,考古证据显示,龙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尽管对龙文化的起源,有图腾说、天象说、水族说等多种解释,但龙文化是贯穿中华文明的一条精神血脉,则是公认的。

中国人喜爱龙,以“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而自豪。走进历史生活的画面,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活,从国家权力到文学艺术,从道路桥梁到庭院设计,从生肖属相到什物纹饰等,无不渗透着龙文化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节庆中,龙文化也有着特别的地位。元宵节要舞龙狮、划龙船、挂龙灯,清明节要放龙筝,而赛龙舟则更是端午节的重头戏。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渊源,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此外,还有纪念曹娥、纪念伍子胥和夏至祛病去灾等说法。其中,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无论是纪念屈原、曹娥,还是伍子胥,都表明端午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感念先贤,敬重英烈的厚重文化传统。

据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屈原在五月初五跳入汨罗江,楚人闻讯,纷至江边凭吊。渔人们撑船于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其中,一渔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抛向江中,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食屈大夫的尸体;一老医者又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使其不能伤害屈大夫身体。从此以后,每到五月初五,人们就以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纪念屈原。

龙舟的出现在历史上应该先于端午节。《穆天子传》载有“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之语。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渔民争相划船救捞,直到洞庭湖上。为了纪念屈原,这项活动后来成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并逐渐发展为端午龙舟竞渡。北宋文学家张柯山在《和端午》一诗中说:“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这表明,北宋时期龙舟竞渡已经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了。此后,端午龙舟竞渡影响越来越大,至今已成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性、深厚文化性、广泛群众性和国际性体育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常重视端午节习俗的保护。1984年,国家体委做出决定,把龙舟竞渡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龙舟竞渡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开始,端午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10月,端午节又被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为贯通我国龙文化与端午文化的群众性活动,龙舟竞渡有着广博厚重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精神传统一脉相承,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尊贤哲、爱国家的爱国情怀。千百年来,屈原刚直不阿、忧国忧民的贤哲风范一直感动与感召着后人,人们以龙舟竞渡纪念这位先贤。屈原人格中最动人的部分,是他超越个体和时代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情怀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维度。而龙舟竞渡,则用群众性活动的形式,佐证了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华文化中代代延绵。

其二,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龙舟赛中,参赛者们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完全沉浸于物我两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拼搏、前进”的精神意境之中。在桨与水的搏击中,龙舟竞渡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生存意志与勇猛精进的民族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从古至今,随着时代变迁,龙舟形态与结构一直在不断改进,龙舟参赛队员数量与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今天龙舟竞渡更是走出了国门,在世界很多地方生根发芽,赢得众多海外民众的喜爱。龙舟的发展历程,深刻折射出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拥抱新事物,开拓新局面,适应新环境的创新精神。

其四,慎终追远、感念祖先的感恩意识。据《盘王书》记载,瑶、苗等族为了追踪先祖盘瓠足迹,驾乘龙舟行驶于川流之上,这段旅程是苗族、瑶族感念先祖恩德,继承先祖意志,弘扬盘瓠披荆斩棘、开山创业精神的历史寻根之旅。而在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龙舟竞渡中,这种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和发扬。

其五,和而不同、团结协作的集体理念。龙舟是20余人共同参与的一项竞技活动。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兴趣各不相同,而为了竞渡夺标,就需要包容差异、求同存异、团结协作。龙舟竞渡这种特点,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在当代,这种精神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它是我们既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又共同发展的文化精神纽带。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