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博览

大学出版社如何“绝处逢生”

大学出版社如何“绝处逢生”

美国学界反思大学出版社倒闭危机


【核心提示】针对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倒闭危机,有些学者认为数字出版可以解决当前之困。他们表示,电子书的广泛传播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也给陷入困境的大学出版社带来了希望。

美国密苏里大学近日宣布将于7月关闭密苏里大学出版社。该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曾出版大量新闻传播领域专著,因资金问题即将关闭。除密苏里大学出版社外,美国多家大学出版社都曾经历倒闭危机。

与媒体指责大学出版社“出版流程非透明”、“论文著作质量不高”、“出版服务职能不完善”等不同,学者更关注学术出版的未来。美国杜克大学教育科技中心学术交流主管凯文·史密斯(Kevin Smith)于6月8日在该校官网发表了题为《如何向大学出版社说再见》(How to Say Goodbye to a University Press)的评论性文章。他表示,解决当前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困境,仅依靠传统出版及数字出版是不行的。大学出版社应从所属大学独立出来,加强与同行间的合作,适应商业市场,这样才可以摆脱困境。

大学出版社存在明显劣势

虽然学者们极力呼吁“精神生产”应避免商业化,但学术出版业还是难以摆脱商业化影响。以密苏里大学出版社为例,其收入主要来自学术论著,难在出版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史密斯引用了耶鲁大学出版社原主管切斯特·科尔(Chester Kerr)的话说,“众多大学出版社花费高成本出版小众学术著作合集,这些合集被标上高价出售,很少有读者可以负担得起。”高成本、高价格和小众读者群已经成为大学出版社的明显劣势。为此,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纷纷建立出版集团,努力将学术资源与市场相结合,积极争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数字出版并非“救兵”

针对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倒闭危机,有些学者认为数字出版可以解决当前之困。他们表示,电子书的广泛传播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也给陷入困境的大学出版社带来了希望。但对这种寄希望于数字出版的想法,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编辑部主任詹妮弗·克鲁(Jennifer Crewe)曾在《高等教育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撰文提出异议,“学术著作的出版需经过内容评估、作者学术背景审核及作品未来影响力预测等一系列流程。从近年电子学术著作的出版发行情况来看,数字出版并没有成为拯救大学出版社的‘万能药’。”美国莱斯大学出版社的经历,对这一观点给予了现实回应。

1996年,莱斯大学出版社因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失败而关闭。2006年,该出版社以全新的数字出版模式投身学术出版业,但2010年9月又因经营不善再次关闭。明尼苏达州大学出版社总编道格拉斯·阿玛同(Douglas A. Armato)也在《高等教育纪事报》上撰文称,数字出版提高了出版成本,加上数字订阅权存在的诸多问题,都限制了大学出版社向数字出版市场进军的能力。阿玛同说:“这样的教训对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面对当今经济、技术与制度的制约,单纯的数字化并非大学出版社的唯一出路。”

在独立与合作中寻找出路

依附于大学发展一直是大学出版社的主要特征。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学术交流主管凯思林·菲兹派翠克(Kathleen Fitzpatrick)曾在《计划过时:出版、科技与学院的未来》(Planned Obsolescence: Publishing,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the Academy)一书中提出,这一特征已成为大学出版社发展的阻碍,大学出版社应争取从所属的大学中独立出来。菲兹派翠克认为,大学出版社应通过学术交流平台的多元化,展现自身独立发展的潜能。

其实,学术界始终关注着大学出版社的独立发展,并力争为大学出版社间的合作提供更多平台。2011年6月3—5日,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s)在巴尔的摩举办的年度会议上发布了一篇题为“维持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社的新商业模式”(Sustaining Scholarly Publishing: New Business Models for University Presses)的报告。该报告鼓励大学出版社利用商业契机和合作空间进行调整,号召每个大学出版社凸显出独立于所属大学的经营理念与特色,为学术著作在现代化与商业化的背景下赢得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