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论坛综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南昌航空大学日前在南昌联合举办“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研讨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和南昌航空大学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的100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铸就高校思政教育新的伟大工程
如何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顾海良教授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积极引领高校各项工作,没有师生员工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充分发挥,就不可能真正建设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也不可能真正建设成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强国。他强调,要从“四个更加”的高度,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自觉;科学评价高校思政教育成就,促进其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铸就高校思政教育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高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政教育网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形成思想宣传和思政教育新格局;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努力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自强。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在发言中指出,要继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一方面要强化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应当做好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工作,既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又体现其鲜活性和现实性。
与会代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学者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处理好政治性与人民性的关系,突出内容的科学性和方法的先进性,教学内容要与理论产生过程、改革开放进程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本次研讨会集中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问题。与会学者认为应当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联系以及文化理论结构关系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标识,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旨归,坚持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之道。
学者们认为,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根基;前沿是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目标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与会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载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点。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通过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与会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需要找准理论和现实依据、反映当代中国实践特色、抓住核心价值理念、明确厘清内在逻辑。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认为,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和目前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具有相当的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必须与其他价值观,特别是所谓“普世价值”区别开来,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
与会学者认为,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当构建相应的领导机制、联动机制、环境机制、激励机制、实践机制和过程机制。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建设理论宣传阵地;发挥党群组织优势,着力构建思想引领平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营造优良文化环境氛围;紧扣青年学生成长实际,打造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回应社会现实矛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如何建设当代中国文化
与会学者认为,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怎样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教授认为,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将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传统文化本身的局限性,不应过分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
学者们就发展文化产业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安全密切相关,要坚持不懈地净化文化市场,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
(编辑: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