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当数字化销售成为西方出版集团越来越重要的板块时,中国的数字出版却仍在为寻找合适的盈利模式、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而踌躇。即便如此,中国电子图书市场依然不断膨胀,据相关统计,2006年至2010年,电子书读者人数增加了近3倍,超过1.2亿人。
但是,这样的需求成长却没让出版社高兴起来,盗版、免费阅读等因素让煌煌的数字无法转化为效益;而产业链的缺东少西、盈利模式的尚在襁褓更让传统出版社难以迈开改革的第一步。
数字出版,中国何时才能驶入快车道?
2012上海书展开幕前夕,作为该国家级书展的承办方之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2012年度《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数字阅读日益挑战传统阅读的今天,近六成上海市民仍首选传统“纸质阅读”。
但同一调查客观显示,在受访者阅读时间分配选择上,两者几近平分秋色。《报告》宣称,两种阅读方式的消长无时不在变化之中,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将在较长时期内共存。两种阅读方式的背后,是两种出版模式——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分分合合”。
落差
传统出版好书迭出,电子图书类型单一、错漏百出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越来越扮演着书业风向标的角色。这是上海书展升格为国家级书展的第二年。8月15日至21日,近500家出版社带来15万种图书以及400余场阅读论坛、新书首发、文化讲座等各式活动,令书展所在的上海展览中心几近沸腾。
书展上,好书新书层出不穷。作为一本严肃读物,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江城》已创下约14万册的销售量,用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的话说“并不多见”。上海人民出版社则将一本“天书”——《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的中文版带到了书展上。“注释比正文长,正文我是一个字看不懂。里面用了几十种语言,每一种语言用了几种意义。”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表示。上海古籍出版社刚刚印制的《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二辑、第三辑)让许多外地读者守在新书首发仪式现场,等着买一套带走。
一套名为《巨变》的“上海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实录”丛书,记录了上海30年来的变化。丛书采用口述历史的形式,300多名上海城市建设方面的关键人物接受采访。
纸书世界的精彩纷呈,更令人感受到鲜明落差。中文电子书的内容,无论是质还是量,仍难与纸质书媲美。
“平时看电子书,要么是盗版书,里面错漏百出;要么就是速食类小说,类型单一。”一位读者疑惑,“书展上有这么多好书,为什么就不见有电子版本?”
“特别畅销的书籍,还真不敢马上推出电子书版本。”史领空说,因为害怕盗版,暂时不会考虑出《江城》电子书版本。一面是习惯免费数字阅读的读者,一面是期待从中盈利用于再生产的出版社,如此差异,使得节节攀升的数字阅读并不能转化为正版电子书的阅读需求,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自然也无太多动力。
史领空所在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在iPad和京东平台上推出过不少电子书,包括部分欧美当红作家的作品,但“销售总体量不大好,中国读者在电子阅读方面付费的习惯还没有建立起来。”
短板
传统出版社往往没有数字版权,电子书销售缺乏平台
有求才有应,疲软的市场需求令部分出版社懒于应对数字出版。“从整个世界阅读趋势变化来看,电子阅读也许就是未来的方向。可现在国内并没有看到非常大的需求,因此不敢投入太多。但一点都不去做也怕落伍,比较矛盾。”史领空强调。
而对一些已经意识到数字出版潜力的出版社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数字版权。
一般认为在数字出版链条中,传统出版业无疑将占据内容高地,但事实并非如此。“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你自己也没版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施宏俊回忆,仅仅是两年前,一家出版集团曾应电子书出版方的要求将旗下书籍捋过一遍,但最终只有8本图书成功签约。
施宏俊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出版社在签订版权合同这一环节,往往并没有签下数字版权。“现在的引进图书,99%我们都没有拿到数字版权。中文图书这一块,已出版图书的大部分合同并没有严格涵盖数字版权,越是畅销图书,越是知名作家、学者的重头书,越是如此。”
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数字出版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分支,电子书无论是受众面还是销售额,均已超过纸质书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利可图。可在中国,利润就少得可怜。
“问题究竟在哪里?主要还是没有完整的商业模式。”施宏俊认为。他说,世纪集团的纸书销售在网店销售的已接近50%,“但电子书平台始终没有做起来。”
史领空同样认为,“现在最主要的是缺少平台。一旦有了比较强大的平台,就可能影响读者的阅读习惯,有了需求,也能帮助出版社下决心更多地投身于数字出版。”
求解
策划阶段便考虑衔接数字出版,政府应统一电子书格式标准
书展上,不少业内人士感慨,应对数字时代的考量,与其“杞人忧天”担心纸质书消亡,不如更多考虑真正衔接数字出版产业链,抢占数字出版的内容高地。
仍以《巨变》为例,“从一开始,就坚持整合口述访谈视频、音频及相关图文资源,建立起一个数字化多媒体的‘上海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口述历史内容数据库’。”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胡国强介绍这一传统出版项目所探索的转型之路。
“这是比较艰难的做法,所花费的成本,至少是传统纸质出版的10倍。”该书编辑周蓓介绍说,各方签订的各式合同为此增加到925份。但“这形成了独家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海城市重大工程建设数字内容库,将成为未来更多利润的来源所在。因为,出版机构的核心资源,始终是版权。”
发展数字出版,或许还将成为传统出版的又一剂强心针。书展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透露,“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更达到年均24本,而我国年人均阅读量仅6本。”“原来纸书的读书人是相对特定的人群,电子阅读人群或许更大,或许会相互促进带动纸书某种程度的增长。”施宏俊认为。
“数字化的浪潮肯定不可阻挡,现在电子书就类似于上世纪50年代西方的平装本革命,把精英阅读变成大众化,覆盖更广的人群,电子书也有这个功能。”施宏俊说,“当然,现在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政府是否应对电子书格式标准作出国家层面规范,避免目前各自为政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编辑:黄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