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博览

广播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彰显个性

作为电子媒介发端的广播,曾经给大众传播带来革命性变革,在电视尚未问世的年代,报纸、广播就影响力而言,长期平分秋色。随着电视的诞生,广播的光环逐渐暗淡。那么如何认识当今广播?本文重点从广播与电视的对比入手,对当今广播特性加以探究,为广播以何种姿态走向全媒体、如何延展与拓深带来一些思考。

广播失之画面,收之宁静


广播电视有许多共性,如跨时空性、即时性、转瞬即逝、保留性差等,同时,广播电视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性:广播的参与性、互动性、伴随性强,灵活高效,但广播没有视觉形象,这是它与电视最大的不同,也可以说是广播最大的“缺陷”。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视觉信息的接收效果能达到60%左右,而对听觉信息的接收效果只能达到30%左右。广播的“弱”,集中体现在用语言表现现场相当困难,或者说无能为力。

假使广播、报纸、电视都派记者去报道一场暴雨,报纸的读者可以通过图片看到,电视观众可以通过观看影像更能深切地感受到,而广播只能通过语言描述这场暴雨,受众得不到直观认识,只能根据记者的描述,凭各自想象去理解。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己任,广播新闻由于不能“眼见为实”,只能给人“耳听为虚”,加大“音响”的报道比重,尽量弥补视觉信息的欠缺。

电视的强大优势,有目共睹,毋庸赘述。但随着电视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开始萌芽或显现。上星频道的增多,使电视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相对过剩的视觉冲击,使观众对电视的收看期待在不断下降;制造现场的喧闹、浮华是电视的天性和特长,观众对“五光十色”、“光彩夺目”,至今已觉不新鲜,收看热情也在降低;现代研究还表明,经常收看电视,会使人思维懒惰,想象力退化。有人把电视称为“热媒体”,把广播称为“冷媒体”,热媒体给人带来热闹,冷媒体给人带来宁静和思考。由此看来,正是不可视性这种所谓的缺陷,成就了广播的独具个性,“缺陷”蕴涵着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宁静”。


对宁静的现实需求,给广播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由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一系列来自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方面保障的不确定性,给现代人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和生活压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喧嚣的社会环境中,而媒体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过剩的视觉冲击,为人的浮躁推波助澜。“宁静”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稀缺品、奢侈品,寻求“心灵的宁静”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需求。

广播、电视都属于大众传媒,是满足大众需求的,但广播从接受方式上具备个性化一对一的特征,这决定了它的“宁静”属性。有人说,广播是一个可以交流、可以倾诉、可以忘我、可以快乐、可以静心聆听的好朋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听广播,不失为一种保持内心宁静、放松自我的良好选择。因为广播,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才会是那么的金色洋溢,少年记忆才会是那么的自由飘逸,青年记忆才会是那么的青春浪漫。在聆听的过程中,一天的疲惫、烦忧、莫名等,都会平复、安息,广播是没有色彩、没有画面的生命知音。广播是无愧于这种评价的,广播更应无愧于这种担当!


因宁静而激发想象, 由想象走向自己的精神家园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语言的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它通过声音的多种表现手段,充分开启人的心扉,掀动人的情感,产生一种和谐完美的想象。语言是表达意象的,当你试图用具象的画面去图解意象时,很难做到恰到好处,或许还会是费力不讨好。如果再去图解抽象的音乐,就更加不如人意。广播的语言类节目,如评书联播、小说联播等,是由播讲人的讲述和听众的想象、联想,进行二度创作共同来完成的。如果缺少了想象,这类节目也就失去了魅力和吸引力。前些年,有不少电视台,把评书搬到荧屏上,效果却并不好。为什么可听可看的评书,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那是因为,当想象力参与其中的时候,画面反而干扰了想象。“画面固然精彩,声音更富想象”,而宁静是想象的必要条件。如果把电视比作一幅色彩艳美、一目了然的油画,广播则是一幅水墨渲染、气韵生动的国画。

今天的大众传播,由于互联网、手机等媒介的介入,广播、电视、报纸不再三分天下,媒体的生存环境更为复杂,竞争更加激烈。耐人寻味的是,调查显示,互联网对报纸电视两大视觉媒体的影响更大,而对广播则不明显,甚至还带来了积极影响。深层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全媒体并不意味着消灭个性,它可以弥补不足,然而更需要的是张扬个性,广播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性,参与到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才能彰显自己、光大自己。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