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凝聚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

——一级学科设立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纪实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在学院定期举办的教学研讨会上交流。

今年10月中旬,石云霞教授将年满七旬。这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仍坚持每周3次给本科生上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好时光来啦,我这‘超期服役’的老兵愿一直讲下去!”

李翔海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度探寻才刚刚开始。两年前,在中国哲学领域卓有成就的他加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团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今后的研究兴趣所在。”

方建是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位在读博士。两年前,他毅然辞去行政工作考博:“我本科硕士都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年找不到如愿的工作,只好和它‘惜别’,现在一定要回到这个行列里。”

国庆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北京、武汉两地部分高校,和一线教师及学生们共同感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的“春天”:2004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启动;2005年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下设6个二级学科。借此东风,老中青三代学者倾心付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与此同时,他们的命运也发生着改变——不断壮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成为他们共同守望的家园;不懈传播真理的火种,成为他们毕生不渝的事业。

建学科——高校思政课教师有了“家”

回忆起7年前的那个下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仍有些激动。

“得知马克思主义理论调整为一级学科的消息时,我和学院梅荣政教授正在北京开会,高兴得等不及文件下发,就主动跑到教育部去取。一拿到文件,又急着改签最早的航班回武汉,想第一时间把喜讯带给大家。”

有了一级学科,就会有独立的建制,独立的博士点硕士点,独立的科研课题,教师们的自豪感和职业热情就能“醒”过来了。

这些曾是梅荣政的心头痛事:由于长期从属于其他学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度弱化,教师看不到发展前景,无心从教。有人调侃,“思政课就像人的眉毛,剃了难看,留着又没大用。”上世纪90年代的武大思政学科,年年进人,年年缺人——留下没多久,都设法转岗或跳槽了。现在,改变的契机到了!

变化来得比预期更快,更大,更喜人。

截至2012年,全国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33个,6门二级学科设立博士点和硕士点近600个。独立的学科就像一面旗帜,召唤着思政课教师们汇聚到同一个“家”,互相交流,共同成长。

“用‘焕然一新’形容一级学科设立后思政课教师的面貌,决不为过。”沈壮海很看重学科建设为教师们带来的归属感。他是我国第一批思政专业博士生,自“马工程”启动之日,便参加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王贵贤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年轻讲师,她最大的感受是:一级学科设立后,科研机会明显增多了。

“2009年我博士后毕业留校工作,便有幸参加了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编写。此外,还先后主持或参加了8项课题。”

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中,有许许多多的“王贵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陈占安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每年科研成果排名时,我们院常被忽略不计。而2004年以后,科研成果量跃升至21个文科单位中的第6位。”

培训机会增多了,这让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思政学院副教授胡飒感到幸运。2010年,她到清华作了一年访问学者,收获极大。

举办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组织他们在职攻读硕士、博士,评选“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从中央到地方,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工作蓬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研骨干茁壮成长。

越来越多的新成员被吸引到这个“家”。两年多前,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陈慧女报名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博士后”培养,现已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教学岗位。和她一样从“热门院系”跳入“冷门”的,还有同院博士任艳:“来学院不久,在大量读原著、听优质课的感染下,我就深深迷上了马克思主义。”陈慧女的合作导师李楠很是自豪:“现在我们的备选师资不但充足了,而且都是优秀人才,报名的很多,选拔很严格。”

“我常听教师们感慨:这10年来,教思政课越来越有劲儿了。”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说,“教思政课对教师们而言不再是‘找饭碗’,而是‘做事业’,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了。”

不止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毕业生们也是学科壮大的受益者。“今年,我们学院本硕博三级学生都实现了百分百就业,博士生中走上高校思政课讲台的占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雷声话语中洋溢着自豪。

张雷声不仅是马工程首席专家,还于2005年主持了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体系建构与建设研究》,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她的发起下,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也于2008年成立。她的丈夫顾海良,身兼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负责人等诸多职务,也是马工程多门教材编写组的首席专家、主要成员。“我们在学术和生活上最大的‘共同语言’,就是马克思主义。”

和他们一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艾四林和妻子——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康沛竹,也一直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并肩奋战着。

“进教材”——最权威的统编课本,最宝贵的学术锻炼

在艾四林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厚厚一摞样书。随手拿起一本,封面上印着两行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12稿,2012年8月1日。”翻开来,内页上布满折痕,用黑、红、蓝三色笔标注出错漏和修改意见。

“这是我参与编写的马工程教材。从2009年启动到今天,我们已经修改了15稿。”艾四林对记者说。

2004年4月,随着马工程的启动,150余种哲社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被提上日程。中央组织全国最强的学术力量投入其中,目前已陆续出版30余种。

每个编写组,就是一个协同作战的“先锋队”。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被纳入其中,在新的事业面前焕发青春——

工程咨询委员、83岁的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邢贲思,在一次召集编写组修改书稿时中耳炎发作,疼痛难忍,仍坚持从早上8点半工作到下午6点,中午只略加休息;

工程咨询委员、78岁的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身患癌症,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和多个心脏支架,每天仍工作10小时以上。经他审改过的手稿,总是标注得清晰而细致;

工程首席专家、82岁的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编写教材期间女儿不幸患癌症,他强忍悲痛,一边为女儿求医问药,一边坚持完成分工。别人劝他保重,他却说:黄枬森教授大我十岁,身患重病,都在工作。我只要还能动,拼了老命也要干下去……

“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教育,让我们经历洗礼,全身心地投入编写和教学工作中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深受感动。

精神感召固然可贵,学术上的互相带动也令人珍惜。梅荣政教授本身是另一本教材的首席专家,但在跟随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沙健孙教授编写《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典著作导读》时,虚心求教,对经典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感觉自己又当了一次研究生。”

一批中青年骨干学者更是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历练。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参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写组时,是主要成员之一;四年过去,他被增补为该组最年轻的首席专家。“古人云:见高人不能交臂失之。正是在工程中和那么多杰出的前辈同行交流切磋,才加速了我的学术进步。”刘建军说。

为了使思政理论课教材从本科到研究生全覆盖,形成一个“步步高、步步深”的有机体系,2010年起,中央又启动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大纲的编写。作为硕士生教学大纲编写组主要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和同行们多次交流,深感教材编写要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理论的来龙去脉、现实需求等方面下功夫,“这也是对我今后治学的一大启示。”

统编教材一经使用,便受到了广泛认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时俱进、富于创新”,“带有问题意识、能够启发思考”……教师和学生们的反馈,是对编写组专家们最好的褒奖。

“进课堂”——老师讲得带劲,学生听得解渴

9月18日下午1点半,一位老教授站上了清华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讲台。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循循善诱的讲述,紧扣热点的事例,趣味盎然的提问,满教室100多位学生很快进入了状态。

“没想到博导也给我们上课,还是写这本教材的‘首席专家’!”翻看着课本,土木水利学院2012级新生吴子轩惊讶地对记者说。

这位博导,就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吴潜涛。

“3年前,我开始给本科生上这门课。虽然对教材非常熟悉,但为了专心摸索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两年没开博士生公共课。”63岁的吴潜涛言语真诚。

“大教授”给本科生上公共课,在各高校已不鲜见。据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介绍,北大有38位教授参加了42本教材的编写,基本都在教学一线授课。这既能促进课程建设,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有了权威的统编教材,有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理论真正“进课堂”?教师们摸索出了不少特色做法。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易教授结合课本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调研解决问题,调研结果已陆续出版3本;

课前由学生做“十分钟新闻播报”,课上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点评现实,课间播放精心制作的“课间甜点”,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熊晓琳巧用各种手段,润物无声间塑造价值观;

构建由“十大导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并将精品课网站、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课两年,便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而在硕士生、博士生的公共课上,除了手段的多元化之外,教师们更注重“用思想的魅力吸引人”。

“研究生也爱听故事,但不是肤浅的故事。要善于观察现实,讲好中国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故事。”王炳林认为。

“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已知,还要引导他们探索未知,要教给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老师讲得带劲,学生听得解渴’。”骆郁廷评价。

“进头脑”——掌握了理论,坚定了信仰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楼大厅,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书法、绘画、雕塑……不同的艺术方式,再现着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片断。这是美术学院学生上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创作的作品。

“为秋瑾造像,震撼灵魂。原以为她出身穷苦,为吃饱饭而造反,查阅资料才发现她家境殷实、志向高远。我无形中理解了:真的革命者是为大众谋幸福,为信仰而献身。这种高尚,值得跟随。”一位学生在《创作小语》中写道。

日渐精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学生们对真理的追求。

让王易感动的,是很多学生在邮件、作业中的心声袒露——

“我不再轻狂地发出一些偏激的言论,不再对国运民生漠不关心。在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我发现自己多了一份真心与激动。”

“看着问卷分析结果,我扪心自问: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有信仰的人生,才最充实……”

在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越来越多地跻身“最受学生欢迎教师”行列,越来越多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生评分远高出平均值,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找思政课教师谈困惑、话信仰。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的生力军,一大批硕士博士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长起来。

“对马克思主义,我经历了一个从不了解到感兴趣,从粗浅认识到深入了解,又从接受到信仰的过程。我会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段蕾说。现在,外院系学生投考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的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同学辞掉工作来学院深造,吸引他们的,是马克思主义不证自明的生命力。

让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兴奋的是,“马克思主义”成了学院教师们赖以自豪的名号:

在国内,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年轻的副教授金伟,每次学术会议发言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报家门”,有几次组织方介绍她时用了旧资料“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她都专门要求改正;每次给新生讲课或作报告,她必做自我介绍:“我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我的荣耀。”全校很多学生喜爱她,一语双关地夸赞:“金老师,您真的很‘红’”;

在国外,他们更时刻捍卫着马克思主义的名誉与荣光,敢于直面一切不同声音——因讲课效果突出而获“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的思政系副主任金筱萍,在美国留学时只要听到质疑马克思主义的言论,便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亮明身份,与之辩论。“我只想让他们明白真理的魅力,也让他们看到一位中国马克思主义教师的自信与自豪。”

“只有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让理论深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头脑;当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们都有了这样的学科自信、学科自觉、学科自豪,马克思主义的明天一定会更好。”秦宣对此充满自信。这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生们的共同心声,是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强劲动力。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