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一生致力于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走了;一位自嘲“一无所长,一无是处”的宗师,在海内外留下了大批“粉丝”后,闭上了双眼;一位一辈子开办了无数讲堂,致力于儒、释、道文化研究的大师,最终在距离他家乡不远的太湖大学堂永远止住了脚步……
然而,“南怀瑾”的名字却又一次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10月7日,“双节”长假的最后一天,记者驱车来到位于苏州的吴江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讲堂内摆着深红色仿古家具,桌椅、屏风,古色古香。左右两面墙上分别挂着曾国藩和孙文手书的名句:“诗书好在家四壁,天人几何同一沤”,“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学堂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大学堂完工使用的有行政主楼、客房楼及讲堂楼三栋。在他们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讲堂楼,这是一栋二层小楼,一层是讲堂, 第二层为可容纳二百多人的禅堂。
随行人员介绍说,太湖大学堂建立后,吸引了正统高校的知名教授和政商两界的名流。除成人教学之外,学堂还有一个小学部。南怀瑾以行动践行对教育的理解。作为南怀瑾的“试验田”,这里不同于普通的民办教育,不涉及数理化,反而强调古文、武术、中医等传统教育,以诵读和释义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传承文化的作用。
在解释创办太湖大学堂的原因时,吴江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顾涌表示,南先生想运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与传播,挽回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危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南怀瑾与学堂
南怀瑾先生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早年便涉猎经史子集,礼义俱备,诗文皆精,以神童名闻乡里,并研学各派武术。待年纪稍长,遍阅佛学经典,云游四方,探访高人。1949年南怀瑾赴台湾讲学,在台三十几年的讲学以及《论语别裁》、《老子他说》等著说的陆续面市,受到各界推崇,课堂几乎场场爆满。后南先生远赴美国、香港等地开学院、讲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海内外各方人士的推崇。历经几十年漂泊后,思念故土的南先生在阔别祖国半个世纪后,定居上海,后移居苏州吴江,创办太湖大学堂,继续为传播传统文化尽心尽力。
2000年,83岁高龄的南怀瑾先生为实现自己多年的理想,开始筹划建立“太湖大学堂”。最终将学堂的地址选在了吴江七都镇庙港。因为“人杰”方显“地灵”,这块处于上海和苏州之间的太湖之滨,由此成为南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风水宝地”。2006年7月,南先生在大学堂首次开学便吸引了各方人士,更有人从美国、东南亚远道而来,只为亲耳聆听先生教诲。
太湖大学堂是南先生毕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后一站。南先生在台湾期间,曾先后受聘于中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除了日常讲学之外,面对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1969年南先生呼吁创立了“东西精华协会”,意欲为台港工商社会注入中华文化之清泉,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服务于社会大众。
1985年,南先生应邀赴美,旅美期间在华盛顿又成立了“东西学院”,南先生希望借此能便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沟通,弘扬中华固有的传统文化。
此后,“南怀瑾热”逐渐在大陆兴盛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清瘦老人吸引,2000年由南先生任理事长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成立,在南先生的指引下,“儿童中华文化导读”活动向祖国大陆及华人世界全面推广。在各种弘扬传统文化和佛学的场合,都能见到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
“凡事我但尽心,成功不必在我”,南先生以这样闲淡的姿态,同时也出于“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的忧虑,用自己一生的时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讲授自己理解的孔孟之道,从未止步。
南怀瑾与大师
南先生已仙去,但对其“国学大师”的争议却远远没有止息。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少磊认为,南怀瑾只是个畅销书作者,是市场的宠儿,至于他的文字境界,属于甜软俗之类,是拿捏众人心灵世界的高手;江苏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学者周成平教授对南先生则推崇备至,认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阐释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是一般国学大师所能企及的,南怀瑾的著作更是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游离于正宗的学院派之外,被称为“野狐派”的代表,更因为其在代表作《论语别裁》中不准确的引用,对孔孟之道“叛经离道”式的个性解读,这些都构成了南怀瑾“国学大师”身份备受争议之所在。
南通大学哲学学者成云雷教授这样评价南怀瑾:“南先生的学问不是从书本中来,他的生活阅历复杂,其中有许多个人的生命感悟,这是他能打动人的原因。学术界对南先生颇具争议,张中行就曾经批评他不管语文规律。总的来说,南先生的思想是‘我注六经’的成分较多,但并没有推动学术的实质发展,能不能成为国学大师还要考虑。”
“南先生更多地将儒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当成宣传自己思想的工具,在传播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渗透其中。他的《论语别裁》完全是一家之言,离专家的解读甚远。虽然南先生的解读不一定是论语的本义,但这并没有错,从另一个角度对众人更有启发。不可否认的是,南先生在传统文化普及上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是国内外无人可比的,他可以称得上文化大师,但国学大师的称谓还有待商榷。”南京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主任赖永海教授对南怀瑾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南通大学副校长、文学学者周建忠教授认为,南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使得传统文化离经典较远,离现实更近。周建忠说:“南怀瑾属于非学院派学者。在我看来,他与学院派有一定的差别,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国学大师。南先生将孔孟之道泛化,让更多的人知晓中国传统文化。他是在阐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而他的许多观点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比学院派更大。对于这种跨学派跨学科的学者,我们对国学大师的定义可以更加宽泛一点。”
南怀瑾带来的思考
两千多年前,孔子驾车游说六国,随缘教化;如今,南先生怀揣着同样的理想,结合认知科学、生命科学和传统文化,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南怀瑾的去世,华中师大国学研究院院长唐翼明教授感叹,如今这样的前辈越来越少了,季羡林先生走了,周汝昌先生也走了。中国学术界的大师,越来越少了,令人不胜“悲哀”。
然而南先生的离去,至少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南先生穷尽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事实上,传统文化也只有传承开来,才能“活”起来,才能“动”起来,才能古为今用,启迪未来。
南先生常说:“我们虽失望,但不能绝望,因为要靠我们这一代,才能使古人长存,使来者继起。”秉持这样的信念,南先生一生都致力于做中国传统文化的播种人,携带着火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让古籍中的孔孟之道,用自身的阅历和方式,再次生发出活力,真正流动起来。
南怀瑾曾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这看似普通的话语渗透了对文化的理解力,这来源于《周易·系辞下》,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如今,这三个不能犯的基本错误成为当今许多官员床头案边的座右铭。
其次,只有独树一帜才有特色,有特色才会形成优势,有优势才会有市场。
南先生独树一帜的讲学特色,幽默风趣又不失哲理,他在佛学上的造诣让他更具禅意,是他的智慧使传统文化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针对性。所以,他的“粉丝”遍及专家、学者、企业家,还有不少政界人士。
上海斯米克集团董事长李慈雄就读台大电机系二年级时,兴起对国学的浓厚兴趣,直接找南怀瑾想拜师学习,但无力交学费,南怀瑾要他“打工”代替,工作内容包括:打扫厕所、擦地及倒茶等杂事。
“当时南老师很严格,会趴在马桶旁边看里面有没有刷干净。”当他倒茶泼到茶杯外,也不假辞色,当众指着他说:“这是台大电机系的学生,茶都不会倒。”南怀瑾的测试,未让李慈雄打退堂鼓,持续半年后,南怀瑾开始教他第一篇文章:《史记·货殖列传》。说起南怀瑾对自己的教导,李慈雄永远记得,自己在离开美国前往上海的时候,恩师南怀瑾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世界上最厉害、最有效的东西就是诚实、信用,这是李慈雄商场成功的秘诀。
最后,让不懂传统文化的人学文化,让深谙传统文化的人更有文化,是南先生的毕生追求。
在南先生的课堂上,听课的人大多是理工科背景,从事着和传统文化并不搭边的职业,“南老师对于传统文化的阐释,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他的思想让我对现代社会有一种新的认识角度,带给我很大启迪,让我们这些‘没有文化’的人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李慈雄说。
学者林谷芳表示,南怀瑾的学问特殊之处在于他是个“通人”,但与其说他汇通儒释道三家,不如说他更接近于先秦时代九流十家的方士传统,“他的学问是走向源头,不是从末端汇流各家。”
因为他的作品常被视为治国宝典或企业管理之学,影响不只在文化界,更遍及政界、工商界、教育界,备受尊敬。
南先生让不懂传统文化的人学文化,让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南先生的市场在扩大,他的“粉丝”在渐增,这样良性循环,使得传统文化在原有的边际上继续扩延,让更多人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让曾经了解传统文化的人对其又产生更新的认识。
七都镇党委书记查旭东与南怀瑾有10多年交往。据其介绍,“他觉得老祖宗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太多,自己要竭尽所能,留下多少是多少。他还常说,现在大家非常重视物欲的东西,忽略了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是走不远的,更难以立足世界民族之林”。
办太湖大学堂是南怀瑾晚年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启动第一天,已被誉为“金温铁路催生者”的南怀瑾就以浓重的温州口音说:“区区一条人间铁路算什么。现在这个地方,我想修一条‘人道之路’。”
这个学堂自开办以来,气势和神秘度不输正宗高等学府,知名教授和政商两界名流接踵而至。也因为名气大,几乎每天都有因仰慕南怀瑾而远道赶来求见的客人,大学堂不得已在门前写上告知:“工作繁剧,实无暇接待社会访客。”如今南先生走了,这块牌子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拆除,然而不管后人怎样评价南怀瑾,都掩盖不了他在文化上的光芒。
(编辑: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