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

回答时代命题,见证中国进步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

新闻战线走转改,记者采访环卫工人。张超群摄

读者在选购“马工程”成果书籍。资料图片

湖南长沙花鼓戏剧院送戏下乡。资料图片

“四个一批”人才在参观学习。资料图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郭明义看望白血病患者。李云宇摄

恢复中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梁臻摄

江西瑞昌市的小学生在观看“双百”人物剪纸作品展。胡国林摄

游客在广西百色起义纪念碑公园举行重温入党宣誓活动。韦万忠摄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走遍万水千山,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在救灾一线、在改革前沿……倾听普通百姓的心声,搜集中国发展进步的点点滴滴。他们通过为群众排忧解难、答疑解惑,达到了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目的,使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化作推动中国前进的强大动力。

三贴近

这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简称。2003年,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

贴近实际,就是坚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中心任务,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想听的话,使宣传思想工作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三贴近”在实践中发挥着作用,成为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鲜明特点。理论工作者立足国情、立足当代,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道理讲清,让群众听懂;新闻工作者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文艺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

通过大力贯彻“三贴近”原则,我国理论界、新闻界、文艺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理论问题的现实针对性明显增强,起到了化解疑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新闻媒体上,老百姓的镜头多了,基层的声音响了,套话空话少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多了,官腔官调少了,群众语言多了,极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文艺界广泛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新春走基层”、“送书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把高品质的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

走转改

这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倡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希望通过常态化开展这项活动,使每一名新闻工作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使每一位当代新闻工作者能够“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同时在报道写作中能够坚持“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

新闻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实践证明,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全国的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事、动人情呈现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走转改”已经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常态化的工作方式。

双百人物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评选活动。根据提名确定的1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和1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向社会公布后由群众投票,仅仅20天时间,参与投票的总人数就接近1亿。在投票评选的基础上,经过有关部门审核、组委会评审组专家投票等程序,最终评选出“双百人物”。100位英雄模范人物,组成了一部英勇不屈的奋斗史,正是他们百折不挠的努力,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读懂他们,就可以读懂1949年前奋争的中国;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体现出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了解他们,就可以了解60多年来奋进的中国。200位人物,是智慧的化身、信仰的典范、担当的表率,更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

感动中国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这是一段颁奖辞,说的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两位——四川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教师胡忠和谢晓君。

“感动中国”既是21世纪以来举国上下最关注的评选活动,又是对社会良知的一种感性评价。这里没有级别、资产、学历、身份、阶层、地域的区别,只有令中国人钦佩的品行;这里各行各业无所不包,只要能唤醒仁爱、正义,只要是善行义举,都在感动之列。在感动中,我们思考,我们对照,我们开阔了视野,我们明白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担当。

张平宜被大陆人民称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在凉山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当地人都认识这位台湾来的“张阿姨”。她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1999年进大凉山采访麻风村现状,目睹被遗弃的病人与无知的眼神,她决定亲手改变这个群体后代的命运。新疆青年阿里木被叫做“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2001年,他只身来到贵州毕节,摆起地摊经营烤羊肉串,因为参与扑灭了一次山火,被当地政府奖励300元,他将这300元连同身上的200元都捐给了一个贫困学生;大方县一所小学的学生没有书包,阿里木又买了181个新书包,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另一所学校的41名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随即冒雨送去了5000元……

当我们读到看到一位位中国人的感人事迹,对中国的未来怎能不充满憧憬。

马工程

“马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简称,该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对实施工程作出部署。

通过实施这一工程,进一步高扬了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决心和信心;整合了理论研究资源、创新了理论研究机制,实现了理论工作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基础学科领域和应用学科领域的深度结合;打开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突破口,第一次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较为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搭建了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平台,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坚定、学贯中西、勇于创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实践证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愧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

四个一批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03年,中宣部会同中组部、人事部启动了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工程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为适应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又将宣传文化领域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纳入“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

工程实施近10年来,对带动我国宣传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来自宣传文化系统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是我国广大杰出的宣传文化工作者的缩影,他们中间蕴藏着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希望。

2003年以来,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选拔培养了上千名高层次人才。其中有很多为大众所熟知,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青年文化名人因此走上领导岗位,深受大众好评。比如铁凝等9人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王晓鹰等30人当选为全国性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于芳等13人当选为十七大代表,于魁智等50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其中,入选理论界人才均被安排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相关课题组;新闻界、文艺界人才参加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采访报道和创作演出,使他们充分发挥在宣传文化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最美

“最美”,起自民间,传自网络,经过舆论的推动和传播,响彻中国。最初,谁也没有料到,吴菊萍,这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在她的身上蕴藏的道德情怀可以让全国形成一股巨大的暖流。而当一位又一位“最美”被发现被传诵时,人们又发现,原来自己身边还有数不清的道德模范,他们既不高大,也不靓丽,而是平凡地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不是不存在,只是被忽视,或者没有被察觉。

“最美”,不但是母亲、奶奶、爷爷、哥哥,也是工人、农民、战士、警察、教师和农民工,他们以大爱之心向陌生人援之以手,用一个普通公民的道德正能量感染社会。其实,最,应该属于一个,但是,“最美”却是一个群体,一个不断壮大的优秀道德群体,这个群体闪耀着中国民众的道德光芒,召唤着更多的男女老少去实践道德的理想。

“最美”的涌现,表达了全国各阶层对公民道德的热切呼唤,这种呼唤是在现实生活中得出的真切感悟,社会需要道德的支撑,人生不能没有伦理。在每位“最美”被发现后,网络与媒体的评论、跟帖、微博更为社会的道德诉求带来希望,人们用真心感激他们,歌颂他们,传播他们,显示了人心向善的社会风气。人们将道德模范称做“最美”,准确表达出优秀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崇高地位。

面对荣誉,“最美”的回应也令人无比欣慰, “我只是普通人,问心无愧就好。” 吴菊萍平静地说。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有关的革命纪念地或纪念物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开展红色旅游的目的是使游客在游览中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从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目前,红色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重点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成效明显,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红色旅游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红色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助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截至2011年,红色旅游6年共接待游客13.5亿人次,年均增长20.4%,已占国内旅游人数的1/5。预计到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人数将达8亿人次,综合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