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高校课堂,海外什么样?

编者按 与国际对话、接轨,是中国高校的追求和发展目标。而对话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大多来自对国内和国际大学教育的比较。而对此最有发言权的,是经历并对比中外教育的留学生们。他们有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浸染和感触,也最能够说出发生于中外大学课堂上的不同。

中外高校的差别很多,就具体教学和教育效果而言,高校课堂能呈现出本质性差别。近日,本报记者与几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交流中得知:他们在国外高校,印象最深的还是与国内高校很不一样的课堂教学。而这,正可以再次对比我们自己的大学课堂,而且是从学生的角度,找出最直接的差别,或者说差距。

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Susan Li(亚利桑那大学,2007届毕业生)

我认为中美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对人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在习惯了国内“one fit all”的教育课程(意即:一套固定课程设计用于所有学生。编者)之后, 来到美国的大学,我首先面临的就是对自己课程的选择。 我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建议,但是自己永远是做最后决定的一个。自己要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在课堂上,教授问的最多的是,“Any questions?”(“还有什么问题吗?”),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批评性思考和对未知领域的兴趣。正是这些问题讨论的过程,让我们把对未知领域的了解推向前进。而自由宽松, 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一定有利于这些特质的培养。

胡原(佩斯大学商学院MBA战略管理方向二年级在读,2012届毕业生)

我感觉最大的不一样不在知识本身,而是在两国教育中老师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在中国,获取知识主要通过记忆、做题,这些比较被动的方式。而在美国的大学,学生被用各种方式激励着进行更多思辨、讨论、研究、实践,这些对知识的重建过程帮助了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用这种方式获取的知识和能力,可想而知,是“活”的,有分量的。

强调学生主动,鼓励选择

孙浩瑛(宾夕法尼亚大学系统工程系,2011届毕业生)

美国的教育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和自由,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寻找自己的爱好。比如她的高中生,课程很少,下午和晚上并没有课程或者自习,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俱乐部、体育运动等课外活动。而学科教育本身,也给予学生更多灵活性,在众多不同课程可供选择的同时,也给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深造的机会,在某学科有天分的中学生甚至可以在中学期间选择大学课程进修。

林菁(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及沃顿商学院大四在读,2012届毕业生)

我也认为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别在于主动与被动。在美国,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教授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对教授的理论提出疑问,而且很大一部分的成绩都是由学生自己探索写出的论文或研究项目而定;而在中国,通常都是教师在讲台前念书而学生在讲台下跟着一句一句地学,考评系统也是单一的闭卷考试。

美国的大学生有着充分的自由在完成必修课之余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甚至大三之前都不需要确定自己的专业,所以很多美国学生利用大一大二的时间感受不同的课并找寻自己真正想学的学科。虽然国内的大学正在为此努力,但总体上,治学还是相对比较被动和保守。

课堂接轨社会,体会责任

卓巧蓝(Tuck商学院MBA一年级在读,2013年毕业)

来美近半年,对于美国大学教育很深的一个感受就是:知识的传授紧紧联系社会的实际。上统计课之前,我非常担心会是无聊到底的纯理论纯数据课。但是结果出乎意外,纯文科背景的我非常享受这堂课。首先,老师在解释每个知识点时,都会引用身边熟知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与此同时,还充分地介绍这个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该怎么运用。这种把社会运用知识带入课堂教学的方式,打破了纯理论的枯燥学习,并且拉近了大学与社会的距离,也让知识和理论更有实用性和吸引力。

林菁:从在美国大学几年的学习经历中,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大学教育跟社会非常接轨,并且让学生从一个“学生”转型成一个对社会和对自己都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每个人都变得很有理想有主见,并且知道如何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教育系统由于资金充足和校友回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及更好的平台。在美国,学校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如学业辅导中心、就业辅导中心、写作中心、甚至心理辅导中心等等,全方位为学生的个人发展考虑,而国内的大学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我觉得中国的大学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让学生的学业更多与社会接触、更多服务社会,给学生提供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服务和公民意识。

团队交流合作,师生互动

姚黎明(沃顿商学院MBA创业管理方向二年级在读,2012届毕业生)

我认为中美之间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团队合作。

中国教学中比较多的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或项目,除了课外活动,在理论学习中很少有团队合作完成的项目。这样锻炼了中国学生个人思考和独立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中国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美国,我们大部分的作业都需要一个小组来讨论交流,合作完成。过程中会有明确的任务分工,策略制定,流程管理,以及监督措施。也会占用相当大部分的时间来提出每个人的观点,进行辩论,最终得到团队共同认可的结论。

建议中国的大学课堂可以增加小组共同完成的项目,并且鼓励学生与不同的人组队,了解更多的学习和运用方式,建立与各种同学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机制。

卓巧蓝:而且,在团队合作的同时,老师还用各种方式充分与学生互动,把课堂节奏拉动起来,很吸引人。

首先,每门课的评分因素中都有课堂互动这一项。不仅要求你不能逃课,还要求你在课堂上发言。记得第一学期有一堂课,有一些国际学生没怎么发言,老师还会发邮件鼓励这些没发言的学生尽量找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每门课我们都有课代表。这里的课代表不要求你是这门课的尖子生,而是要你代表同学,向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觉得哪些好的可以加强,哪些坏的要改掉,大至课程设置时间,小至老师讲话声音都可以提出来,目的是为了让这门课改进得更好。

要和团队合作,要和老师互动,就对每个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善于提问,善于学习,也就收获颇丰。我上过的课,每堂课上 举手提问、发言的同学都很多。身边同学的一致观点是:不懂就一定要问明白,不要当哑巴,更别装懂,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我们回答疑问。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