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博览

率先理性是新闻传播的零起点

“每一个记者节都应该是我们自省的日子!”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在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八届未名大讲堂——与名记者、名主持、名专家面对面”活动上说出的这句话,既是对自己的职业提醒,更是对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提醒。在2012年这个记者节,在

这个需要自省的日子里,新闻工作者们思考自身在媒介环境中的责任,并提醒自己——

在过去的10个月,微博的力量随着用户数量的扩张进一步彰显,数亿人通过微博“围观”推动社会的进程。与此同时,微博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公民新闻素养危机如同撬开了潘多拉魔盒,非理性的海量转发短时间内吞没了个体的申辩。

面对当下“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的现实,面对技术手段不断升级、话语环境不断变化的自媒体环境,今天的媒体人究竟该怎样做?作为职业媒体人,又该如何理性认识、选择、传播民意并进行价值引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回答,“‘率先理性’就是新闻传播的零起点”。


为何重提率先理性

提到“率先理性”,俞虹坦言,这并非新命题、新倡导,而是回到常识、张扬常识。因为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场集体性的公共行为都是对社会理性程度的检验。理性是职业媒体人的底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是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平衡性的基础条件。

对于俞虹“回到常识、张扬常识”的观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视听研究中心主任陆地表示认同。在他看来,“率先理性”是好记者的老标新准。将“标准”一词拆开,是说这个标也许是原来的标,但在今天这个新媒体时代又有了新的内涵。“在发达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媒体的产业化和社会化,其中,社会化包括媒体的多元化、内容的多元化。而媒体的多元化体现在一媒三体,即原来的媒体只是官方媒体,今天的媒体已经变成了官方媒体、商业媒体和个人媒体三驾马车并行。”陆地进一步解释道。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认为,从现实的、历史的和未来的社会需求来看,媒体也理应“率先理性”。“媒体是社会情绪的搅拌棒,之所以提出‘率先理性’不仅仅是期待,还因为现实中存在媒体率先非理性。记者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的瞭望者,如果我们看到社会上对理性的需求,而不能‘率先理性’,这个社会将会怎么样?当中国正行走在危险的航道上时,媒体人要扛起你该扛起的责任。如果媒体不能‘率先理性’,中国的未来将变得更加危险。”

在白岩松看来,现在不光有些媒体非理性,很多公共知识分子也是非理性的。“网络是非常好的东西,微博是非常好的东西,但同样也是理性的放大器,是非理性的放大器。很多人通过网络、通过微博放大了自己的非理性,因为更容易得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和利益。当媒体‘率先理性’,我们期待着好的结果出现,逼迫或者促使着更多的力量包括政府的执政变得更加理性。”


如何实现率先理性

在媒介舆论环境中,理性和责任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可是,在如今这样一个自媒体时代,媒体人又该如何更深入地理解理性、实现理性、率先理性?

合格的媒体人应当对理性有一份欣赏之心,以期达到惺惺相惜的目的。对于这个问题,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总监张志君从心、力、话这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所谓心,首先是向往之心。作为称职的媒体人,对于外在的理性至少应当做到向而往之。其次是欣赏之心。理性在喧嚣时代往往显得有些孤独,至少不像感性那样具有一爽到底的快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合格的媒体人应当对理性有一份欣赏之心。再次是热爱之心。如果进行正向情感分析,对美的喜爱许多人都乐意为之,作为合格的媒体人应该对理性持有一颗热爱之心。

“理性并非先天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才有的正能量。对于这种正能量没有向往之心、欣赏之心、热爱之心是不行的,但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张志君表示,所谓力,首先是习得力,即学习能力、得到能力。其次是运用力,可以在两种语境中加以考量,合格的传媒人至少应该具有一定的理性观察、理性思考、理性判断、理性传播、理性对待社会反馈、理性进行再传播等理性运用力;合格的传媒人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泛媒体和自媒体时代,传媒人的生活与工作没有明晰界限,因此,要理性对待工作之外的言行。再次是保有力,这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理性地看待理性的能力,“过去拥有的现在不一定能够拥有,现在拥有的并不意味着永远能够拥有”,这句话对理性的保有上同样如此;另一方面,保有力还指理性地保有理性的能力,即要做到不因个人好恶的时过境迁而影响理性保有的时过境迁。此外,还要有创新力。作为一种长期积淀下的正能量,理性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外延有一定的保鲜期和保质期,保有理性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应当以变应变。张志君所说的“话”,则是指理性话。在他看来,社会的转型以及观念的急剧变革、技术的急速飞跃,仅仅依靠某些传媒精英人士自身的理性,无法平衡历史与当下、当下与未来、局部与整体以及其他各种集体的诉求。

用陆地的话说,如果当今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那么,职业媒体人就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全新阐释了2500年前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对将的要求——“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认为这作为对当今媒体人的要求尽管严格却不失恰当。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则提出,要通过倾听多元声音、学会观察复杂事物、思考各种观念进而努力实现“率先理性”。


怎样把握理性尺度

因为太多的非理性声音,所以理性显得尤其难能可贵。要使民间舆论场发挥的作用更有效,同样离不开理性。那么,对专业媒体人而言,什么才是理性?理性是价值观、行为规范还是一种工作方法?我们是否应当把理性作为新闻的衡量标准?理性的尺度又该如何把握?

“理性是全面了解并对多种因素与可能性进行冷静全面思考以后的选择。”陆小华用这样一句学术语言来解释理性的涵义。在他看来,理性是有高度、有温度、有态度的,甚至也是可以讨论其优先度的。

陆小华用几个事例来表达理性的几个方面:当一场球赛之后,面对球场上曾经发生的冲突,相关两地媒体报道指向与表达观点截然相悖,互相指责对方。这个时候人们意识到,一个体育事件的发生场所是国际,他们的背景涉及荣誉或者国家荣誉时,理性的尺度不仅是横的、也是纵的,它需要考量时间尺度;当高速连拍的照片将骑车者摔倒在水坑里的每个细节都精确呈现出来时,拍摄者首先是作为记者存在还是作为一个人存在,这个时候的理性是有温度的;而理性的态度就是要敬畏理性本身,敬畏理性本身就要求记者有平衡的报道观,很谨慎地使用自己的话语权,对于媒体报道方向、力度等进行干预。越是敬畏理性,才能够越“率先理性”。

对于理性的优先度,他的理解是,记者不存在天然优势与优先权。“我们不是站在天然的道德高地,我们不处在天然具有理性的一方。因此,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和已经开始利用新媒体平台转发信息、分享信息、参与关系链传播、发表言论、发布声音、表达情绪的所有人一样,不天然具有理性,也不天然占据理性的高度。”陆小华如是说。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