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

人类文化传承离不开各民族语言

世界语言濒危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宋嵩制图

核心阅读

2月21日是第十四个“国际母语日”,主题为“书籍,母语教育的媒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数据,全世界尚存语言6000多种,其中约2500种不同程度地濒临灭绝。一种语言的消亡,意味着其背后文化遗产的丢失,祖辈的生活轨迹、宗教仪式、传说歌谣等都不复存在。所幸,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保存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正在通过多种方式拯救那些面临消亡危险的母语。

联合国——

语言消失对于全世界都是损失

全球目前共有2473种语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为濒危语言。该组织文化表达多样性部门濒危语言负责人安娜特·米纳希安说,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价值体系和哲学观念,折射出独一无二的世界观。一种语言的消亡意味着它背后所代表的、漫长时间内形成的文化遗产也无可挽回地丢失了,对于全世界都是一种损失。在当今世界,人类迁徙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传统生活方式的丢失,经济一体化也倾向于让一种语言成为世界共用的统治性语言。因此,保护濒危语言显得尤为迫切。

据安娜特·米纳希安介绍,教科文组织希望今年的母语日能推进和普及世界各地语言教育中对书籍和数字媒体的使用,增加用于语言教育的图书等出版物的出版数量。教科文组织指出,当今世界有许多语言只存在于口口相传中,这些只用于口头表达而无文字的语言,濒危风险更大。因此,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正在与这些地方的教师与居民合作,为他们记录语言,发展一套书写系统,转化为书面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书籍的出版、计算机和数码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习者更加快捷便利地掌握这门语言。

米纳希安说,教科文组织21日将邀请一部分外国使节和专家学者参与一系列学术讲座,探讨母语教育对推动世界语言与文化多样性、发展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

95%的土著语言已消失殆尽

澳大利亚可谓全球母语灭绝情况最为严重的国家。在1787年欧洲人开始大批涌向澳大利亚之前,澳大利亚连同方言共有700多种语言。受殖民运动,尤其是白人统治“同化政策”的影响,如今95%的土著语言已消失殆尽,只剩下不到50种。

从1869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澳大利亚白人政府对土著人实行“同化政策”,强行把10万名儿童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带走,送到白人家庭或政府机构养育,成为澳大利亚“失窃的一代”。本报记者采访了在墨尔本的约翰·史密斯先生。他说:“1960年被从父母身边强行带走以后,我与本民族的文化渊源就被割断了。结果,我丢掉了所有的东西,包括自己的名字,现在的这个名字完全西化。”

从史密斯的经历可以看出,白人政府的“同化政策”导致了一些土著语言的灭绝。当然,由于只有少数土著语言有象形文字或文字,文史资料、广播、电视等无法对大多数土著语言进行传播,这无疑把土著语言置于濒临灭绝的高危境地。随着一些土著语言的快速灭绝,那些经过4万年传承的民族文化载体——传说、故事、歌谣等也化为乌有。

上世纪70年代“同化政策”结束后,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一些亡羊补牢的措施保护土著语言。1972年,澳政府实施双语教育工程。许多土著孩子在学校先学本部落语言,然后再学英语。政府还鼓励出版商出版发行土著语言书籍,鼓励广电部门开设广播、电视节目,并利用互联网、数据库和多媒体存储一些土著语言。

印度——

现存“母语”数量达到3位数

长期从事土著语言保护工作的印度巴哈沙研究与出版中心创始人加内什·德维对本报记者表示,印度是世界上少有的现存语言数量达到3位数的国家。印度1991年人口普查列出1576种“母语”拥有独立语法结构,2001年人口普查仅列出234种“母语”,使用人数超过1万人的语言只有122种。

据德维介绍,在印度,濒危语言大多属于一些土著居民社区、游牧人群或通常被称为“原始部落”的群体。他认为,语言濒危的最根本原因是其在生存环境中的可用性。由于土著语言很难与一些赚钱的工作挂钩,因而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们就会逐渐不再使用他们的母语。而地方基础设施和资源缺乏、对外交通联系落后等,也是导致地方语言和方言逐渐消失的因素。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土著语言都面临如此尴尬境地。比如印度中央邦的一种土著语言“比利语”,在过去几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使用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这与所在区域能够保持持续发展和繁荣有关。

德维表示,印度政府为保护和推广语言成立了许多机构,包括使用26种当地语言出版文学作品的萨西迪亚学院,以及专门关注推广小语种的位于南部城市迈索尔的印度中央语言研究院。他所在的巴哈沙研究与出版中心经过两年多时间完成了一项全面的语言调查工作,被称为“印度人民语言调查”,将于今年内以50卷系列报告形式公诸于众。

美国——

激励更多年轻人学习本族语言

美国的印第安语言相对保护较好。美国2006年颁布了《以斯贴·马丁美国本土语言保护法》,旨在通过沉浸式教学项目来保存美国的本土语言,联邦政府将提供资金,为各部落成员,特别是儿童讲授他们濒临消失的语言。美国本土语言保护计划,包括“语言巢”、保存本土语言学校和恢复本土语言项目等。

在纽约、拉斯韦加斯、波士顿、西雅图等大城市,都有用于保存印第安艺术品、展示印第安人生活风貌和语言文化的博物馆。华盛顿国立印第安博物馆的印第安人管理员图霍诺·雅各布告诉本报记者:“我们的语言不仅仅用于交流,如果它们消失了,从祖辈那里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人们日常生活的轨迹、宗教仪式和部落歌谣都将不复存在。我们必须找到更多年轻人来传承这一切。”

不过,如何激励更多的年轻印第安人学习本族语言、保存土著文化是个难题。由于不断涌向城市谋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现在印第安年轻人已经严重“美国化”和“麦当劳化”,大多不愿意再回到印第安保留地生活,保留地有变成老年人留守印第安传统文化孤岛的危险。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签署了一项扩大印第安学生受教育机会的行政令,旨在保护印第安人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同时提供一种赋予年轻人竞争力的教育,以使他们在高等院校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人民网巴黎、堪培拉、新德里、华盛顿2月20日电 记者崔悦、李景卫、廖政军、张旸)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