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中文学科发展,文学院特邀斯洛伐克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国际著名的汉学家和比较文学学者马利安·高利克教授来我校开展讲座。
讲座主题:
布拉格学派与接受美学
主讲人:马利安·高利克(Marián Gálik)
斯洛伐克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国际著名汉学家和比较文学学者
主持人:文学院副教授 刘春勇老师
时间:2013年5月3日(周五)晚上19:00-21:00
地点: 48号教学楼B202
主讲人介绍:
高利克(Marián Gálik),斯洛伐克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的汉学家和比较文学学者,是“布拉格汉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高利克教授毕业致力于中西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1917—1978)》、《影响、翻译与平行——<圣经>在中国》等,并翻译出版了老舍、茅盾等人的大量作品。2003年获斯洛伐克科学院最高荣誉奖“科学奖”,2005年获“亚历山大-洪堡奖”。
高利克的很多学术论文多次被翻译成中文。迄今,已发表的270多篇论文中有40多篇被翻译成中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以及中国著名学者纪念文集等。
高利克先后组织过一些国际汉学专题研讨会:“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的国际文学与国内文学问题”(Smolenice Castle,斯洛伐克,1989年3月13-17日)、“中国文学与欧洲背景”(Smolenice Castle,斯洛伐克,1993年6月22-25日)和“以文会友:布拉迪斯拉发-维也纳汉学家学术讨论会”(2008年4月10-15日)。
代表性著作有:
《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Mao Tun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威斯巴登:弗兰茨·施泰纳出版社,1969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The Genesi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1917-1930,布拉迪斯拉发-伦敦:Veda-Curzon Press,1980年)
《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1898-1979)》(Milestones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1898-1979),布拉迪斯拉发-威斯巴登:Veda-Otto Harrassowitz,1986年)
《影响、翻译和类似——〈圣经〉在中国研究选集》(Influence,Translation and Parallels. Selected Studies on the Bible in China,圣·奥古斯丁:华裔学志研究所)。
讲座内容概要: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经常被比喻为经历了一场“语言学的革命”。事实上,这是一次对人的观念的革命,传统的“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观念被“人是语言的动物”的观念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经常被比喻为经历了一场“语言学的革命”。事实上,这是一次对人的观念的革命,传统的“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观念被“人是语言的动物”的观念取代了。从而,语言成为研究人的现象的门径。对人类的各种文化活动的研究,都得从语言这个中心辐射出去。既然人被看作是一个有待于读解的本文,那么,不管是人的日常经验也好,还是哲学经验、宗教经验、文学经验乃至科学经验,都必须从语言的角度来把握和分析。本世纪以来,西方对文学现象的研究,的确充分体现出了语言的绝对要求。
然而,接受美学却是在反纯本文主义和纯结构语言运动的精神指导下形成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让语言学家去解析才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诉诸于历史的理解。把符号系统封闭起来,进而把本文结构绝对化,必然会把人的历史经验排斥在外。这一指责显然是针对巴黎结构主义和太凯尔小组的。接受美学根据一种新的历史主义的要求,站出来与唯本文主义争辩。
这一要求是由联邦德国的文学史教授、文艺学专家赫伯特·耀斯于六十年代后期到孔斯坦泽大学任教授职时明确提出的。当时,他就语言学领域出现的危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随后,他的《提出挑战的文学史》(一九六七)和他的同事沃尔夫冈·伊泽尔的《本文的召唤结构》(一九七零)出版,这被看作是接受美学进入角逐舞台的标志。
耀斯邀集了一批从事文学的语言学研究的专家到孔斯坦泽大学,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通过这个小组的研究和出版物,他们完成了从文艺语言学向接受美学和效果美学的转向。从此,接受美学走出了孔斯坦泽的学园,走出了联邦德国,成为欧美文学研究和美学界的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