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但发达国家的创新模式也在与时俱进,我们不能满足于跟踪模仿,而是更要有创造力、定力和自信,更好地发挥好我们的优势、凝练出中国的经验
“三个脱节”,让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科技与教育之间的脱节。中国有210万名工程师,大学生中有37.6%的学生学工科,“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目前都排名世界第一。但是,据世界经济论坛(简称WEF)最新发布的“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指标中,仅排名第46位。由于人才链与科研链、产业链的脱节现象严重,学生在高层次科研和高水平企业中开阔眼界和实战锻炼的机会不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
二是科技与经济之间的脱节。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80%,而我国仅为31.6%。2010年起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排在世界第1位,但我国在全球最有影响力也就是被引用次数居于前1%的论文(即“高被引论文”)数量仅居世界第6位。2011年中国成为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但科技成果闲置和科技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整体转化率低于20%,产业化不到5%。
三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脱节。长期以来,我国基于学科的知识体系,高中实行文理分科,大学实行专业细化,造成一些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基于学科的研究体系,以国家学科目录作为大学学术机构设置的依据,形成院、系的基本形态,学科的作用被固化和行政化。基于学科的科教体制,使很多交叉学科的人才、项目、创新团队等评选找不到归属。
要在解决“三个脱节”上实现突破,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教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大学发展方式,推动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充分释放大学的创新活力。
优势与定力
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蕴藏着无穷的创新潜力。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国家,在推进“四化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既有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更有发达国家从来没有遇到也不可能遇到的重大、前沿问题。率先解决中国遇到的复杂问题,必然会对解决世界发展的共性问题具有引领性,这是中国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在的核心竞争力。但我们缺少引领的自信,缺少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定力,实践中还容易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创建世界一流简单对立起来。
美国哈佛大学转化医学中心主任告诉我:过去几十年生命医学科学发展非常快,而临床医学几乎没有太大发展。他认为论文导向的评价体系阻碍了临床技术应用的发展。他还进一步反思:大学的自由探索与集成创新如何平衡?他说,美国一个个教授、副教授都是独立体,太强调个体化,不适应大科学时代的团队创新。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团队模式值得学习。
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但发达国家的创新模式也在与时俱进,我们不能满足于跟踪模仿,而是更要有创造力、定力和自信,更好地发挥好我们的优势、凝练出中国的经验。
体制与机制
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技术转移的体制机制。美国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简称AUTM)对300多所大学会员进行调研统计,2010年度AUTM大学共获专利授权4469件,专利转让许可4284件,专利许可收入达24亿美元。相比之下,2010年AUTM大学专利授权数只有我国大学专利授权数的1/8;但是其转让许可数却是中国大学的2.4倍,专利许可收入更是我们的45倍。即使这样,美国仍在反思,准备拿出10多亿美元,在大学周边建立一批制造转化工程,填补大学和企业间的沟壑。我们更应该深刻反思我国大学的知识产权法规和专利政策,不能为了追求数量,为了专利而申请专利,不能用宝贵的资源去维护那些没有转让价值的专利,人为制造创新的泡沫。而是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去保护那些有转化价值的专利,并且要努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从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看,在单学科体制模式下,重大原创性的工作似乎愈来愈难以产生,以解决复杂问题为导向的交叉学科研究是大趋势。
目前,我国对交叉学科研究的支持有了长足进步,“973”计划设有综合交叉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遴选出13个综合交叉的优先领域。但在国家顶层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价值与文化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现在产学研合作越来越难了,企业认为,找大学合作,最好的结果就是一方交钱一方交技术,“一拍两散”;最怕的就是半途而废或卷走技术,留下很大“后遗症”。大学则认为,产学研合作对于提升学术价值没有太大帮助,而技术转移到企业后又很难在利益上得到保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急需培育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文化,双方的价值追求要找到结合点。
去年7月15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大型铸锻件研制成功,中国核电装备制造的“最难拼图”在上海重型机器厂完成。这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和能源战略的核心技术,是上海高端制造必须攀登的高峰,曾是卡在中国核电装备业咽喉中的骨鲠,以前上重厂多少次试验都没有成功。要解决这个世界级难题,没有基础研究做支撑根本不可能攻克。上海交大潘院士主动向上重厂讨项目,并提出“这个项目立不上一个课题、拿不到一分钱也要做!”合作之初,双方跟着项目走,还要签订保密协议;随着合作深入,双方开展战略合作,目标瞄准长远,再不需要为了具体项目签合同。潘院士带领的十几位教师加盟后,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的巨大优势充分显现。今天,不仅大项目研制成功,而且,上海交大科研团队从大锻件生产工艺中归纳提炼出基础理论问题,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学生。迄今已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并从这个产学研合作中衍生出“973”计划项目。这充分说明,只要以诚相待,真诚合作,在大学引领行业发展的学术导向和企业面向未来竞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经济导向之间,完全可以找到价值和利益的共同点。
(作者为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