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普通高中图书馆,不设大门,没有关门时限,学生什么时候借书、什么时候归还,全部自助。这个图书馆为什么不设大门?完全开放的过程中遇到过怎样的挑战?产生了怎样的改变?无门图书馆的模式可以推广吗?近日,记者走进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对此一探究竟。
不设馆门初衷何在
学生不愿意主动到图书馆借书的原因在于:空间上,距离远;时间上,限制严;方法上,手续繁。为了解决这三个难题,学校决定去除所有会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的障碍。
4月的一个午后,在宁波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的社会科学阅览大厅内,该校2011级(3)班学生顾力在图书馆挑选了《围棋少女》这本书,他将校园一卡通放在读卡器上刷了一下,然后扫描了图书的条形码,于是整个借书过程就完成了。“我喜欢看棋类、侦探方面的书,大概两三周左右借一本。我们学校图书馆借书都是采取自助,非常方便。”顾力说。
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央一幢12层的大楼内,占据4、5、7、8四层,面积约3000平方米,大楼有门,图书馆无门。
图书馆入口处悬挂着该校毕业生赠给图书馆的书法字幅:“道之以法,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墙上也贴着标语:“图书馆无门,我把诚信门”、“尊重规则是对自我的尊重”……
走进图书馆,放眼望去,视野很开阔。书柜是四面可取式的,上面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书籍,看书区除了干净的木质桌椅,还有随处可见的布艺沙发。偌大的图书大厅,一些学生或坐或站,安静地翻阅书籍,还有一些学生在外借台自助办理借阅手续。
这就是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没有门,没有进出要刷的磁条,没有摄像头,没有任何监控设备,没有关门时限。
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与众不同的图书馆?“初衷就是为了解决阅读缺失的问题。”该校首任校长王贤明说。
鄞州高级中学的历史并不长,创办于2004年。2006年10月,该校图书馆大楼刚落成,王贤明就办起了“完全开放的图书馆”,并聘请宁波大学图书馆原采编部主任瞿嘉福担任馆长。
在王贤明看来,图书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激发学生借阅的兴趣。他认为,学生不愿意主动到图书馆借书的原因在于:空间上,距离远;时间上,限制严;方法上,手续繁。“为了解决这三个难题,学校决定去除所有会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的障碍。”王贤明说,“不设门,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亲近感;不限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借阅的时间;去掉烦琐的借还手续,让学生自己自助刷卡办理。”
那么,“完全开放的图书馆”效果如何呢?
瞿嘉福告诉记者,经过几年实践,学校的借阅量大大提升,2009年生均借阅5册,2010年生均借阅8册,2011年生均借阅达到了12册,同时图书流通量达到12万册。“我们是真的爱上了阅读。”顾力说。
如今,在该校现任校长杜仕海的眼里,学校最美的场景就是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就像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的那样,‘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样子’。”杜仕海说。
无门图书馆改变了什么
无门图书馆不仅以最便利的方式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了自由、自律的学习理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想把图书馆建成读书馆,我把一个读书人的梦想托付给大家了。”这是在图书馆开馆那天,王贤明对学生们说的话。
让王贤明欣慰的是,学生们延续了他的梦想。
鄞州高级中学2009级(11)班毕业生周涛,现就读于河南大学教育学专业,在校3年曾借阅图书192册。他说,图书馆没有门,那些书就在那里,好像都是我的,我就会忍不住去亲近它们,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在开拓知识面的同时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印象最深的是放中国现代小说的那个角落,阳光好,又没人打扰,我捧着一本书一坐就是一下午,那是我最好的时光。”周涛说。
而对于2007级学生戎恺凯而言,无门图书馆不仅以最便利的方式让他获得了知识,潜移默化地向他灌输了自由、自律的学习理念,更重要的是让他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我现在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这种习惯对我大学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戎恺凯说。
2007级学生范思师现就读于浙江工商大学,她谈起母校的图书馆时总是很骄傲:“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不设大门!”在范思师看来,无门图书馆让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就像王贤明所说,“我们的图书馆与别的图书馆相比,面积不是最大的,装饰不是最豪华的,但是却是最有人情味儿的一个地方,她信任你,愿意把知识的大门为你敞开,只要你也愿意温柔地待她”。
有一件事让范思师记忆犹新。“我高三那年,王贤明校长做了一个国旗下的讲话。他说,我们在检查中发现一小部分图书竟然有损坏的现象,说到这里时,校长竟潸然泪下。为一本书而落泪,似乎有些可笑,但却永远印刻在了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共识。该校语文老师楼一家说:“有门的图书馆,会让部分同学觉得麻烦,图书馆把大门敞开以后,引起了同学们对阅读的一种自发的兴趣,学生的阅读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无门图书馆还成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支撑性平台。”该校副校长张全民告诉记者,学校艺术、兴趣特长选修课的开设,英语文化节、读书节、科普节等文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图书馆的支撑。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或开展有关活动时,都能在图书馆找到相关的书籍提升阅读,加强自主探究。张全民说,如果没有图书馆,很多课程构建都会变成空中楼阁。
如何破解诚信难题
学生每次到无门图书馆享受不受人监视的自助服务,心灵都会受到洗涤,诚信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有图书馆诚信,就会有考场诚信,就会有社会诚信。
把书以最开放和最自由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同时,一道关于诚信的试题也摆在了全校师生面前。
无门图书馆最大的先天不足,就是图书容易流失。鄞州高中的无门图书馆也出现过“拿而不借”、“缺书少刊”等现象,尤其以“拿而不借”的现象最多。
“拿而不借”是指学生借书不刷卡,其原因也有很多。
“有时候同时看到好几本喜欢的书,但受借阅量的限制就忍不住手痒。有时候为了写文章或者挑选学习类参考书,一次需要好几本,或者要用上好几个月,就可能不刷卡了。还有的同学,因为刷卡的电脑前围了很多人,要排队等候,怕上课迟到或者嫌排队麻烦就直接拿走了。”周涛说。
针对“拿而不借”的现象,瞿嘉福想出了一计“激将法”。图书馆根据刷卡机记录的数据,每周贴出“班级借书排行榜”、“读者借阅排行榜”。看到自己、自己班级的名字能被列在“全校第一”,学生们都激动了。而那些原本“拿而不借”的学生反而主动去刷卡了。
“某班有学生未办理借阅手续,请到图书馆补办手续。”一旦发现学生在图书馆有“拿而不借”的情况,学校的班主任信息平台上就会出现一条提示信息,通过不点名的方式提醒该班班主任催请学生补办手续。“曾经也想对拿书的同学进行公开化的批评,但拿书者都是爱读书的人,无恶意占有的目的。”杜仕海发现,善意提醒效果比批评教育更好。该举措一出,“拿而不借”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人心是值得期待的。当我们把学生当君子的时候,他们就是君子,当我们把他们当小偷的时候,也许他们真的就成了小偷。”王贤明说,我们相信一个喜欢上了阅读的学生,他会变得更可教,更能自律,会有一个更健康的灵魂。我们也坚信“无上的信任具有不可比拟的造就人的力量”。
“无门图书馆是对学生的高度信任。这种信任对学生的成长,乃至整个一生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馆长颜务林说,学生每次到无门图书馆享受不受人监视的自助服务,心灵都会受到洗涤。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诚信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有图书馆诚信,就会有考场诚信,就会有社会诚信,这不正是教育的目的吗?
而在图书馆的管理上,瞿嘉福却从不松懈。“图书馆可以无门,馆长的管理必须有门。”瞿嘉福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员的秘诀是以身作则,并关注极其微小的细节:6年来,管理员们坚持从一早开始,就摆正桌椅,保证书架绝不杂乱。工作的细致程度让同行都很诧异:图书流通量这么大,竟保持得这么整齐!
“无门的门道”尚待探索
无门图书馆能否被复制,要看一所学校的追求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应试的愿望,就算把大门打开,要坚持下来也很难。
许多中学校长来到鄞州高级中学图书馆参观,回去就立马效仿。“但我们明确告诉他们,急着开,也会急着关的。”瞿嘉福说,我们摸索了3年,才明白“无门的门道”。
瞿嘉福告诉记者,在2006年以前,他干了27年大、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从来没见过无门图书馆。当他接到王贤明的聘请时,他觉得,无门图书馆是在“胡闹”。第二年,当他被邀来当馆长时,他第一眼的感觉是“的确有问题”。当时图书馆虽然没有大门,却有借阅的时间限制,有些图书有编目,有些没有,书都胡乱地放在一起。
“直到2007年11月,真正意义上的无门图书馆才开始了。”瞿嘉福说。2007年底,图书馆建立了刷卡系统,做到了24小时自助借还书。起初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比较滞后,系统经常有“借不出”又“还不进”的情况,这使无门图书馆管理无法配套协调,造成了一些“拿而不借”的现象,也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2008年暑假期间,图书馆专门请人开发了新的管理软件,新软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在操作上也更为便捷。
“无门图书馆是一种改革,是一种创新。图书馆虽然没有门,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图书馆。图书馆有图书馆的标准,有它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我们还是要按图书馆的规则和要求去做的,要把无门和有门结合起来。”瞿嘉福说,“如果要说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是先开放,后改革,正因为如此,我们非改不可,不改革就死路一条。”
“图书馆没有门,比有门更难管。”瞿嘉福告诉记者,数年前,浙江永康也在公园开设过无门书屋,面向社会。一年后,“书就被拿光了”,惨淡收场。
无门图书馆能否复制推广?
瞿嘉福说:“有魄力、甘于担当的校长是前提,图书馆管理者的现代管理观念以及一群有理想、有信念的工作人员是基础,读者群的阅读意识培养是关键。如果具备这样的条件,一定可以创办出更多的无门图书馆。”
“无门图书馆能否被复制,要看一所学校的追求是什么。如果一些学校认为教育仅仅是满足应试的愿望,不管学生的素养,那么学校不会有复制的愿望,也经营不好。就算把图书馆的大门打开,要坚持下来也很难。”张全民告诉记者。
“如果说无门图书馆模式当前要在一般的公共图书馆实施,有点脱离实际。但是,无门图书馆的模式在中小学是完全可以复制的。”颜务林说。在中小学实施无门图书馆其实没什么困难。要说难就难在管理者的心理,难在观念上。“从图书馆方面来讲,实施无门图书馆,大家也许担心馆藏资源的毁损与流失,但我认为,只要书籍毁损、流失的量不是太大,在一定范围之内,就可以接受。这种毁损、流失是一种必要的成本,只要这种成本是值得的,我们就应该认可。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观念,我们就永远迈不开这一步。”颜务林说。
对话
无门图书馆可在中小学推广
——对话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馆长颜务林
现代图书馆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形态?图书馆如何去除建筑之门、制度之门和读者的心理之门?无门图书馆可以在哪些地方推广?记者近日就此专访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馆长颜务林。
记者:现代图书馆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颜务林: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崇敬有加。然而,“宝库”和“殿堂”虽好,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甚至很遥远。普通百姓往往敬而远之。时至今日,一些人从不进图书馆,恐怕同这种心态不无关系。我认为图书馆不应是“宝库”,更不应是“殿堂”,应该是“知识公园”。
公园和百姓很亲近,没有心理隔阂,没有门槛,更没有门锁。图书馆应该像公园一样,普通百姓可以自由出入。那些修了围墙、设门收费、百姓不能自由进出的所谓公园,其实不是真正的公园。图书馆从有门到无门,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改变。“殿堂”的主人不可能是百姓,公园的主人才是平民百姓。读者进出无门图书馆,就像进出公园一样,自由自在,因为他们是主人。
记者:图书馆如何去除建筑之门、制度之门和读者的心理之门?
颜务林:图书馆不仅有有形的建筑门,还有无形的制度门。我们不但要去除有形的建筑门,还要去掉无形的制度门。国内公共图书馆(港澳台例外)读者办证要收取押金就是制度门的一例。近年来,在政府的要求下,免费办证在全国推行。但是,收取押金的做法依然如故,理由是防止读者有借无还,实则是对读者的不信任。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办证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国内图书馆要主动同国际接轨。
平民百姓对图书馆之门是有心理阻隔的。中国公共图书馆的精英化情结向来很重。近代公共图书馆声称向社会开放,但是,真正走进图书馆的人多为社会文化人,底层大众很少去图书馆。直到现在,这种心理阻隔也未完全消除。国内市民公共图书馆持证率仅为1%至2%,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平民化是公共图书馆的根本出路。实现公共图书馆平民化,要敞开大门,去除百姓对图书馆的心理阻隔,让百姓心情放松地、自由自在地进出图书馆。
记者:无门图书馆可以在哪些地方推广?
颜务林:没有足够的社会诚信,无门图书馆是不可以实施的。要在全社会全面实施无门图书馆,我认为条件还不成熟,为时过早。但是,宁波鄞州高级中学无门图书馆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在中小学实施无门图书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完全值得推广的。
中小学可以实施无门图书馆,基础是读者的诚信有保障。中小学图书馆一般设在学校内,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读者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师生的行为受到严格约束,诚信相对有保障。
记者:无门图书馆在诚信教育、管理成本控制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颜务林:中小学图书馆与学生不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且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图书馆既是服务方,也是教育方;学生既是被服务者,也是受教育者。对学生来说,无门图书馆不仅更加方便,而且还是接受诚信教育的好地方。
同时,无门图书馆还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当下图书馆为防图书失窃,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几年前,我参观了一次大型的图书馆设备和设施展览会,会上,有众多的国内外图书馆设备商家参展,各种图书馆设备设施非常丰富。我发现,几乎所有的设备设施,国外商家都比国内商家略胜一筹,唯独防盗设施设备例外,国内的胜于国外。起初有点欣慰,后来仔细一想,其实是人家不需要那么加强防盗。
编辑: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