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式”学校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统计数据表明,由于转制,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学院式”学校的学生成绩“显著增加”,而且它们改制后吸引了能力强的学生。图片来源:《泰晤士报教育副刊》
目前,英国“学院式”学校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特别是自卡梅伦联合政府执政以来,“学院式”学校不断崛起。英国“学院式”学校类似于美国的特许学校,旨在通过改制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以此来改善与改进那些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或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并最终提升英国的整体教育质量。走到2013年,该类学校也面临一些巨大的争议。为此,本版对此进行解析,以期为国内的薄弱学校改造提供经验借鉴。——编者
■罗朝猛
据英国教育部网站和《卫报》网站报道,自卡梅伦联合政府执政以来,英国教育以“学院式”(Academies)学校不断崛起为突破口,改革步法加快,教育质量迅猛提升。
英国转制校中的样本校
英国哈里斯“学院式”学校位于伦敦的南诺伍德小镇,是2007年在斯坦利技术高中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一所新型学校。6年前,该校仅有1/5的学生通过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远远低于当地和英国的平均水平。然而,自改制以来,学校狠抓教育质量。在最近的考试中,该校74%的学生在英语和数学统考中获得了“五好”的成绩,远远高于全英获“五好”成绩比例的58%。据此,英国教育标准局把该校评估为“杰出”学校。
据了解,哈里斯“学院式” 学校直接由英国中央政府拨款,同时接受志愿者团体、慈善组织等的捐赠,而且学校独立运营,不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掌控。哈里斯“学院式”学校最大的资助者是白手起家的欧洲地毯零售商佩卡姆。
哈里斯“学院式”学校仅是哈里斯集团13所“学院式”学校之一。哈里斯集团共有中学12所和小学1所,并计划在近年内再开办5所。在哈里斯集团,资助者拥有任命学校管理层权限;学校拥有很大的教师薪酬与工作条件决定权;学校在安排日常时间表上有更多自由;教师虽然必须教授国家课程核心部分,但被给予了所教科目与教学内容的自主空间;教师每年可获取正常收入之外的1500英镑,同时还有附加福利,包括在集团消费给予20%的折扣。
“学院式”学校发展推进时间表
其实,英国“学院式”学校从酝酿到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经历了逾10载的历程。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可以说是此类学校的开拓者。2000年,他提出开办一种类似于美国特许学校的学校,即国家资助,社会团体捐助,不受地方政府控制与直接管理,享有比其他公立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独立运营的学校。布莱尔的宗旨是想通过改制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以此改善与改进那些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或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并最终提升英国的整体教育质量。
2002年,第一所英国“学院式”学校创立。2010年工党下台时“学院式”学校已初具规模。卡梅伦联合政府接棒后加快了“学院式”学校的发展进程。为推进“学院式”学校的发展,2010年英国颁布了《学院法案》。与以往不同的是,该法案允许所有学校包括优质学校申请转制,而且转制的学校可以不需要赞助商资助,可由学生家长、教师或慈善机构承办。显而易见,此举已从原来一种扭转薄弱学校的工具,逐渐演变成为提升所有学校质量的抓手。
英国教育部网站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1月11日,在英格兰共有3167所学校已成为或正酝酿成为“学院式”学校,占所有学校的15%。英国教育部表示,2013年“学院式”学校的发展步伐将迈得更快更远。其中,“学院式”学校将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掌控中逃离出来,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把校长的权利还给他们。校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运营和改变学校。他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延长上课时间,可以从学生家长和学生那里获取教育资源,可以录用学生学习最感吃力学科的新教师,可以自行奖励成绩卓著的教职员工。
对“学院式”学校的赞与弹
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实证研究发现,现行“学院式”学校以前都曾是薄弱学校,但由于转制,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学生成绩“显著增加”,而且它们改制后吸引了能力强的学生。
“学院式”学校的影响,从根本上削弱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政府正在从原来的雇用教职员工和为学校拨划经费的角色转变成为“看门狗”的角色,对于学校招生和开除学生这样的事务他们将彻底“放手”。
其实,“学院式”学校运动的真正核心价值,在于解放教师及教师领导者来尽力为学生做点事情。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表示,政府应当让那些对教育充满理想的有志之士来驾驭教育,而且任何一个关心社会分层的人都应该支持“学院式”学校。
然而,批评者称,就成绩而言,如果说“学院式”学校成功了,是因为它们含有职业科目的成绩抬高了分数,或者是剔除了那些可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学困生。而且,对于新政府教育改革的批评,还源于“学院式”学校的学生开除率要高于公立学校。英国官方统计数据表明,在2009至2010年间,有0.3%的学生在“学院式”学校被永久性开除,而公立学校被永久性开除的比例仅为0.14%。
事实上,“学院式”学校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可能遭遇失败。例如,绍斯波特伯市克戴尔“学院式”学校的教育质量滑坡已有数年,但该校自2011年8月转制后并没有明显的改进。
对于“学院式”学校的改革也引来不少来自教育工会、学生家长和地方政府的批评,他们把学校的改制视为国家教育私有化的烟幕弹。他们反对“学院式”学校教师不需遵守国家有关薪酬与工作环境的规定,反对学校不需要被当地政府问责。
对此,“学院式”学校的忠实支持者——英国教育标准局官员迈克尔·威尔肖表示,有些“学院式”学校确实没办好,但仅仅依靠标准局进行评价并无裨益,而且到时再补救为时太晚。威尔肖建议,政府需要一些中介团体的加入,通过它们并借助数据诊断当学校没有向好的方面发展时,如何未雨绸缪。威尔肖的建议得到了工党的支持,但是没能说服政府。戈夫强调:“假如实验失败了,似乎还没有第二套方案来应对。”
编辑: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