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博览

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形象建设

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电影是一种文化产业,更是一种创意文化产业,甚至是一种核心性创意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文化力和文化影响力。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定义: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核心在于创意,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推崇知识产权保护;关键在于人才因素也即创意阶层;注重文化、知识的创新对于经济的重要作用,贴近市场和消费群体;与新信息、新技术、新媒体、新产业等紧密相联。

对于创意产业的这些特征或条件,电影作为产业都是充分满足的。正因如此,我们可以说电影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创意产业之一,甚至是一种“核心性创意文化产业”。

毋庸讳言,从电影最初的故事创意,到融资、预算、投拍,到拍摄制作、营销与消费,到电影产品的后产品开发、电影创意的多重商业开发,创意都在电影的产业链中居于核心地位。

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10年翻了将近15倍,从世纪初年的8亿到2011年的130多亿,到2012年的170.73亿,最近五六年,每年的增速都超过36%,可以说世所罕见。业界预测5年后可达500亿。而中国电影产业近年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看来就是近年来业界认识到并尊重了电影的产业规律。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电影的发展经历了艰难巨大的观念变革的历程:从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艺术电影、文化电影,到第六代导演的个人电影,从以往电影作为宣传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娱乐电影”大讨论,到新世纪电影《英雄》开始的电影营销观念,直至近年备受关注的新媒体营销等等,电影产业观念终于已经深入人心。

但我们也要注意电影产业的复杂性和两面性。毕竟,电影是文化产业而不是诸如农业、工业等的前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产业、工业。文化产业都具有产业性和文化性的双重特性。所以在建设其产业性的同时要注重其文化性的建设。这也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时就提出,要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把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一个标志,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既要尊重电影的产业规律,又不能惟利是图,过度“商品化”,完全“市场化”,而必须处理好电影的艺术性、文化性与商业性、产业性的关系。

电影产业文化性建设的一个方面是,电影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和国家软实力表达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电影可以传达主流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推动民族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示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国家形象”,是近年从国际政治学、传播学领域引入文化学乃至电影学的一个新名词,是指在一个文化交流传播愈益频繁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国际舆论和内部公众对国家各个方面(如历史文化、现实政治、经济实力、国家地位、伦理价值导向等等)的主观印象和总体评价。 “国家形象”主要通过媒介和舆论传播和表达,是国家整体实力(尤其是“软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毫无疑问,如果形象表现适当,它对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对内则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  具体就电影文化传播而言,按我的理解,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或“文化形象”系指国内外观众通过电影的观看而形成的对中国国家、国民、文化整体的有关价值观、伦理观、审美理想、生命力、精神风貌、社会状况等的主观印象和总体评价。这一术语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引发电影研究界的热情是理所当然的。

回顾历史,在相对封闭的,国际上并不是通过电影来了解国家形象的年代,这个名词也许是一个缺少实际意义的假命题,但从八十年代中后期《黄土地》、《红高粱》等影片走向国际并引发国内关于它们是不是向西方电影节评委和观众“展示丑陋”并邀宠的争议开始,到今天中国电影的越来越走向全球化市场,在文化交流中愈益显得重要,海外观众越来越通过银幕上的文化形象来认识中国的国家形象。

据调查显示,最为美国普通民众熟知的两个中国人,一个是李小龙,一个是成龙,而这显然都是因为承载他们的银幕形象的电影传播的结果。美国《外交政策聚焦》2007年2月8日题为《功夫片的地缘政治学》的文章,在评价华语大片《卧虎藏龙》的国际成功和中国功夫片的独特文化意义时,也谈到了这些电影塑造的国家形象的问题:“《卧虎藏龙》在国际上的成功,催生了一个正在上升的中国形象,并提高了世人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从《卧虎藏龙》到《英雄》再到《功夫》,这些影片在亚洲和西方所取得的商业成功,为中国文化的价值提供了佐证,也更加增进了中国人对其文化价值的自我肯定——在这些功夫电影里,西方观众看到了一个更正面、主动的国家形象,而不是形成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时期的那种形象。因此,功夫电影为中国和西方观众塑造了功夫和文化实力兼备的中国形象。”因此,电影如何塑造和表现国家形象的问题成为当下电影界一个迫切而重要的命题,尤其是那些试图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占据一定票房份额的影片。

客观而言,前几年的某些大片,虽然在国内外票房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但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却陷入了一定程度的迷失和错乱,一定程度上展示的是中华文化的糟粕部分,在国际上传播了一种不健康的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

但《建国大业》的国家形象塑造却是比较成功的。它呈现的国家形象是光明磊落、豪迈、热情、奔放而新鲜亮丽的,它充满生命活力、顺民心合民意,顺历史大势又虎虎有生气,爱民亲民又与民同乐。影片对内可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对外则呈现了朝气蓬勃、和谐、向上、顺应历史趋势又“以人为本”的精神风貌。影片不仅呈现了由人写的历史,更写出了历史中活生生的人,它给历史中的人以应有的尊重、理解甚至悲悯。无疑,这样的“国家形象”不空洞、说教、极端强势,而是开放、豁达、主流的,具有先进的历史观和人文精神,全明星阵容的视觉奇效和商业化优势,史诗性叙述的稳重厚实与飞扬激越的诗意和激情。

总而言之,随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随着中国电影越来越走向世界,越来越大地发挥文化传播、文化建设的功能,中国电影“国家文化形象”塑造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它需要电影工作者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