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平台专门开辟的评论微博账号、评论专栏,到就事论事、直陈观点、被大量转发的即时微评论,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正通过微博给人们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如今,新闻评论已经不只是活跃在报纸上、电视上、广播里。在以微博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上,一种新型的评论形式正在悄然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以全新的形态发出声音、产生影响。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富有网络语言特色的媒体微评论?这种评论形式该如何运作,在未来又是否会代替传统评论?
5月14日,《传媒周刊》05版在关注“媒体公信力”这一话题时,曾提到虚假报道给其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受到新闻真实性影响的,还包括以新闻为基础、被视作媒体旗帜的新闻评论。那么,在如今这样一个媒体生态环境中,媒体又该如何确保新闻评论由头的真实性?
在日前由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襄阳市委主办,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承办的新世纪第五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上,来自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期《传媒周刊》就围绕“微博评论”这一话题说开去。
微博的出现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流程,也带来了传统新闻观念的变化。140个字的空间从最初以碎片化形式容纳多种信息,到逐渐加入个人观点和意见,再到某些传统媒体利用这个空间开辟专门的评论专栏或专号。可以看到的是微博上的观点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那么,以新媒体传播平台为载体,通过富有特色的网络语言对事物进行评点的微评论是否与传统评论一样也称得上是评论的一种形式?微博上的评论是否需要论证,又能否进行论证?微评论在未来又是否能够代替传统评论?
只能叫微评,不能叫微评论
对于微博上的观点究竟算不算评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邓辉林看来,微博上的评论只能叫微评,不能叫微评论,因为“微博只有评,没有论”。
这个观点在很多先入为主将微博观点归入微评论的意见中颇有些新颖,而认为微博不能与传统评论相提并论的学者并不少。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杨新敏就认为,微博中的很多东西不能称为评论,这是因为很多微博内容也就是提供一个事实,也许这个事实能够给受众另一种视角、另一种思路,但它本身不构成评论。而且,他认为,很多微博评论是不能够替代报纸评论的,即便作者在微博上可以追问,可以质疑,可以提出问题,但这种追问在很多新闻里就已经这样做了,因此,这里面的界限很难分开。“有些东西是需要道理性的东西来说清楚的,没有一定的篇幅是不行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导周建明的想法与杨新敏的观点不谋而合。周建明提到,在微博出现后,一些报纸媒体也借鉴了微博的表达方式,开设了微言论专栏,如《襄阳日报》的《汉江微评》。该栏目的微言论每期4条左右,话题和言论直接来源于微博网友,议论以本地域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务为话题,三言两语,点到为止,信息的容量大,贴近普通百姓,对于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发展建设、参政议政起到了明显的舆论监督、舆论引导作用。
但是,在周建明看来,像《襄阳日报》的《汉江微评》《观点》这类的微言论栏目中的言论,是经过编辑从大量的微博言论和其他媒体言论中精心挑选编辑而成的。这种微型评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受众的需求。然而,从一般的微博言论来看,其表达除了具有快捷、即时、随时、互动等明显优势外,也有着明显的缺陷,这不仅仅指人们已经认识到的碎片化,还存在着言论的结论性表达,缺少必要的完整论证过程;感性的简单情绪宣泄,无法进行理性的深入分析;即兴的随意表述,缺乏深思熟虑;有的微博言论甚至以道听途说的信息为依据,而缺失传统的新闻评论的责任理念。
不是所有评论都需要详细论证
如果按照传统新闻评论的评判标准,微博上的观点或许真的无法完成那样详细的论证,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微博观点不能构成评论了?
对此,央视网新闻社区中心值班总监郑根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碎片化传播成为基本特征的网络环境下,我们对传统的评论要看得更开放些。他说,“传统的评论就是一篇很正规的文章,有规范的起承转合。但现在的微博不是,有的微博就是在转发信息,也有的在转发信息的同时加几句评论,这也可以看成是夹叙夹议,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更开放的眼界来看待评论?而且,过去很多报纸也做过一句话评论”。这让我们不禁想到类似微博这种表达方式在传统媒体中的身影——在瞿秋白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中,就设有《小言》的栏目,瞿秋白曾以“热”“血”“沸”“腾”“了”的笔名发表了数十段简短的微言论,每段不超过200字;甚至再往前推,以语录体而影响后世的《论语》也可以称作最古老的“微博”。尽管载体不同,但共同点都是以短小的篇幅承担舆论引导的功能。
“并不是所有的评论都需要很详细的论证。”在论证问题上,郑根岭以前一段时间在微博上比较火的一个事件为例:在华南理工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神题”中,有一道问题是“你怎样把斧头卖给习近平”,一位网友的跟帖是“和镰刀一起打包”。在郑根岭看来,这样的回答令人拍案叫绝。“这样的评论还需要论证吗?他这一句话胜过多少评论?”因此,他认为,在以微博传播为核心的碎片化传播时代,对待评论的态度应该更宽容些。“评论就是讲道理,道理讲清楚、讲明白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绕东绕西来论证。”
对于微博上的观点能否进行论证的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评论部主任黄冠则以亲身实践表明微博的写作是讲究论证的,而且这种论证可以变换多种形式,可以通过改编、引用旁证等方式实现论证,最终达到追寻真相的结果。比如,在义昌大桥垮塌事件中,他在《新华微评》中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南斯拉夫电影《桥》中有个炸桥细节:找到建桥工程师,问清楚桥的‘心脏’,吊着绳索下到桥墩中间,放进炸药包,才把桥炸毁。义昌大桥垮塌,是怎么由烟花爆竹爆炸引发的?烟花爆竹爆炸威力四散,怎么就偏偏炸中桥的‘心脏’?这桥是谁造的?谁监理的?难道一点责任没有?”在黄冠看来,尽管微博提供的碎片化阅读难以企及传统媒体提供的阅读深度,但是,这与微博给评论写作带来的冲击并不是一个概念。“微博的写作是讲究论证的。我认为,现在的写作更需要专业化,不光要有发言的平台,而且要在这个海量信息的平台中发现需求,整合自身优势,提供深度分析。”
可以是评论的一种选择形式
其实,在微博平台上,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传统媒体都开通或设置了专门的评论栏目和账号。比如,“@人民日报”的《你好,明天》《人民微评》栏目,“@新华视点”的《新华微评》,《新京报》开设的“@新京报评论”等。
这些“窗口”成为微博时代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的新空间,也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从另一个空间里实现对受众的引导和对舆论的引领。比如,邓辉林提到此次四川省芦山“4·20”地震发生后,《新京报》通过微博账号“@新京报评论”不间断发布稿件,该报一名评论员曾在24小时之内连发十余条快评,对救灾中的谣言、救援志愿者的安全、个别高速公路收费站向救灾车辆收费等很多问题进行评论。这些微评论话题实、角度小、反应快、打动人,转发量一般都达到数百条,个别甚至超过5400条。“@人民日报”的《你好,明天》《人民微评》栏目也被日益打造成为《人民日报》的线上品牌,成为大事件面前很多受众的期待。
而微博上那些充满戏谑、调侃、自嘲的话语也与传统新闻语言形成很大区别,自成一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研究员葛明驷认为,这种调侃或者戏谑展现了当前社会转型发展中的一种集体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大众情绪的释放,也许通过这种调侃释放了不满情绪,可以起到社会稳定安全阀的作用。
对此,《河南日报》评论员薛世君的态度是“评论的可读性和接受程度,与长短没有太大关系”。他认为,微博的出现给评论又提供了一种可以选择的体裁和形式。在未来,微评论也许可以作为评论导语出现的做法也未尝不可。
其实,微博上的观点到底能否称作评论并不是一个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这种新颖的形式能够为我们提供多种看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对网络上的舆论起到引领和引导。就像那句话所说:“来者都是客,何必在乎姓什么。”
声音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邓辉林:
微博使公民能够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很快发声,当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时就形成了公众的心理期待,这就是他们在关涉个人权益或公共权益的事件上要求有一场很快的对话,要求有一个说法并且有一个结果。对应到评论,他们也就有了新的期待。
其一,受众想看平等对话的评论。宏大叙事的评论离公众生活太远,不能直接响应公众的具体权益诉求,很难吸引受众。
其二,受众想看有鲜明观点的评论。公众就涉及自身权益或公共权益的事件,希望很快有一个说法,投射到评论上就是希望评论能够拿出一个说法。这个说法代表报社或评论员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观点,是对公众权利诉求的回应。这种回应,需要鲜明有力。微评论亮出的是核心观点,并不展开论证,也省去了不太重要的论点,这就让观点看上去更集中、更鲜明,更符合受众需要。
其三,受众爱看那些抢占先机的评论。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决定了受众的阅读习惯也是匆匆忙忙的。他们要看对时效性很强的新闻的评论,希望看到新鲜的观点横空出世,否则他们宁愿去微博等网络平台看相关新闻的跟帖。评论之快,虽然不能强调得过了头,但仍然需要重点强调。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志武、葛明驷:
戏谑作为一种文学手段,为什么会受到网民的青睐?我们认为,一是因为这种话语方式较为婉转,能够使言论者免受某些因素的制约;二是因为这种语言风格搞笑,但它的搞笑不是无稽之谈,而是联系到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三是因为网民群体中年轻人占多数,年轻人天生叛逆并爱好娱乐,他们乐于通过搞笑的方式表达一种亚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导周建明:
新闻评论作为媒体引导舆论、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确实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新闻评论的语言尤其是社论的语言,长期习惯用“公文”的语言,而不是用新闻评论应该使用的新闻语言,公文语言常常是一种决断性的命令式语句,“应该”“必须”“一定”如何如何。新闻评论的语言则是平民化的语言,其说服力在于平等地对话交流,而不是以势压人。在这一点上,需要新闻评论向微博的语言学习。微博的语言是平民化的语言,来自于公众,与公众的接受习惯更接近。
(编辑:黄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