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博览

视听新媒体时代变化已经开始


有这样几件事,我们应当知道:

《纽约时报》去年12月的多媒体专题报道《Snow Fall(雪崩)》大获成功:发表6天便收获了290万次访问和350万浏览量,这一专题的作者John Branch(《纽约时报》体育频道记者)也因出色的报道在不久前获得了“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这则报道,不同于以往的报道形式,包括六部分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通过交互式图片、采访视频以及知名滑雪者的传记等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整个报道不仅有文字、有图片,也有让人如入真实之境的视频。

近日,一份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3年前的70%下降至30%,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显然,这几件事只是我们逐渐迈入视听新媒体时代的佐证。日前,《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报告指出,视听新媒体时代,变化已经开始。


不管你相不相信,改变已悄然而至

这真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冲击已经来临;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不管你相不相信,改变已悄然而至。

如果说,几年前,以网络广播影视、IP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还处于萌芽期和青春期的话,那么,近两年,视听新媒体则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视听文化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新生力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以互联网视听节目为例,这样一个数据很具说服力。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72亿,网络音乐用户达4.36亿,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市场规模达92.5亿元,广告市场规模达67.2亿元。想象一下,全国13亿多人口中,已经有近三成的人口在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已经有超过三成的人口在通过网络欣赏音乐,人群之庞大,令人瞩目。

再以移动互联网音视频为例,随着移动终端的逐步普及、功能的不断升级,移动网络的日益完善,移动互联网音视频也迅猛发展。2012年,全球移动终端消费视频内容的时长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移动观看视频时间占全球在线视频观看时间的比例接近5%。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也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服务,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有4.2亿手机网民用户,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达1.3亿,手机音乐用户达2.1亿。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说法过于抽象的话,就请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身边,当你看到地铁里、公车上,在医院候诊的时候、在超市排队等候结账的时候,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听音乐、观看视频短片,就不难理解通过移动终端享受视听服务,已经成为这一代受众的习惯。

当然,还有手机电视方面,截至今年1月,国家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共批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6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集成播控服务,批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4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内容服务,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3家电信企业开办手机电视分发业务;互联网电视方面,截至2012年底,共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7家单位获准建设、管理和运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IPTV方面,“中央主导、两级协作”的播控体系逐渐形成,“广电主导、共同合作”的运营模式在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间逐渐成熟;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方面,截至2012年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规模已达到4700万户。

“视听新媒体的崛起并不是偶然,而是顺应了用户需求的必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分析,视听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便捷、多样的受众体验,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成为视听市场重要的服务主体。


视听文化,潜移默化、无处不在

“最近,你在追什么美剧?”“昨儿你看《康熙来了》吗?”“昨儿下班晚,路上没来得及收听《资讯非常道》,今儿只能在网上听了。”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有着这样一套全然不同于父辈的视听接收习惯:每周都有固定“追随”的美剧,《生活大爆炸》、《绝望的主妇》、《吸血鬼日记》……每周都固定“守候”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等网站,通过平板电脑、IPAD、手机准时收看;每周也有固定“追随”的综艺节目,无论是台湾的《康熙来了》还是地方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既实现了随时随地,又可以实现节目播出后随时回放,还可直接跳过广告,随时快进或重放。

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每天还有一件事情几乎是“必修课”,那就是网络社交,要么打开人人网,看看朋友们的最新动态,要么通过微信、微博来与身边的朋友进行即时互动,而彼此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自己欣赏到的不错的视频、好听的歌,通过链接,分享给朋友。于是,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公共场合,不少年轻人只要有一点的闲暇时间,都在“抓紧”打开手机,点开一段视频或打开一段音乐来欣赏。看毕,还会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还有一个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生事物是“微电影”,什么是“微电影”?目前学界并无统一的定义,但是回想一下,在2006年,曾有一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自此,开启了网络剧、微电影制作与传播的先河。之后的几年,各大视听节目网站在播的微电影作品吸引了网民数十亿次的点击量。以优酷网为例,其线上微电影累计点击率超过3亿次。姜文2011年执导的微电影《看球记》,上线3天点击率就突破1000万次。微电影的庞大受众群引发传统电视播放平台的关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省级卫视频道推出微电影栏目。

“中国乃至全球视听新媒体都越来越呈现出融合化、移动化、社交化、平台多元化、人性化的特征。”庞井君指出,随着视听新媒体参与主体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渗透,视听发布平台越来越丰富多元并趋向开放共赢。视听新媒体使人们在媒体消费上摆脱了对时间、地点、环境、终端、平台等多种因素的依赖,完全围绕着“人”本身不断变化的需求,持续性地提供日新月异的各类服务,实现视听无处不在,随手可得,精准送达。


视听新媒体时代,更呼唤媒介素养

“从来没有一个媒体像这样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今人们社会化生存的重要方面。未来视听新媒体将朝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继续演进,不断为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创造新的惊喜与奇迹。”庞井君说,“现在的变化只是个开始”,未来不管是视听新媒体,还是传统广播影视转型的现代视听传媒,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视听新媒体时代已经以迅猛之势来到我们身边,当业内人士纷纷为此鼓与呼,站在业外的人,却应当思考一个更为重要的话题。那就是随着视听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从未显得如此迫切和重要。

因为“社交”已经成为未来虚拟网络空间中视听新媒体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也是移动用户的核心需求之一。有专家指出,在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移动视听服务打通移动视听消费与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分享互动便利。借助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关系,视听服务的社交应用能快速导入一定数量的社交用户,实现爆发式增长。这不仅使用户保持一定的活跃性,而且用户在应用中产生的内容又会重新回到社交平台,形成新一轮的传播。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当“社交性”成为视听新媒体时代的“关键词”,当视听产品越来越多地通过社交网站在受众之间传播和分享的时候,如何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在被“分享”到视听产品之后的鉴赏与甄别能力,成为营造健康、理性的视听环境的重要内容,为此,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