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探索

长期以来,戏曲人才培养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学校为主体的普通学校教育和表演团体为主体开展的科班教育,其中科班教育有着典型的学徒制特征。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前,以师徒授受为特征的科班教育是戏曲人才培养的主流,并成为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西方教育体制进入中国之后,科班教育逐渐淡出演员培养的主渠道,被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学校教育所替代,但是“口传心授”等学徒制传统仍然在戏曲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文化多元化及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戏曲人才培养的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学校教育形态的戏曲人才培养也亟须改革,对现代学徒制的呼唤成为其中的一种声音。


戏曲教育的时代背景和矛盾

新世纪以来,戏曲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众多变化,对其影响最大的变化有两种:其一是戏曲艺术本身的文化标识发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上的变化,戏曲成为非遗。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十余个年头,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戏曲基本入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戏曲而言,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是价值层面的认定。在国家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强国建设战略中,非遗意义上的戏曲传承与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其二是文化体制改革后剧团的定位更具个性化。剧团不单要承担非遗剧种传承与发展的文化责任,还要面对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准确定位并谋求发展的企业化运营的新命题。有鉴于此,剧团对新一代演员的专业技能、文化修养、艺术气质等要求也更趋多样化。

作为全国著名的戏曲人才培养基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一直坚守戏曲人才培养的文化传承功能,以茅威涛为代表的越剧原生代“小百花”就是从这片沃土走向全国,闻名世界。近年来,面对戏曲教育的背景变化,学校依托“院团合作培养越剧表演‘新生代小百花’”、”越剧表演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导演制教学模式初探”两项省级新世纪教改项目,以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基地,以培养传承与创新的新一代戏曲演员为核心,以学校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等著名剧团的全面深度合作为基础,以流派代表性剧目为纽带,积极构建戏曲人才成长规律与现代教育主张相契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既有别于传统师徒授受的科班制,又不同于常规艺术教育模式的越剧人才培养新路径。


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福建芳华越剧团等知名团体合作,以订单培养的形式将学校教育与科班教育融合,共同探索戏曲演员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力图通过合作,以此之优长补彼之不足,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将优势集聚,培养适应新时期戏曲传承与发展需求的表演人才。

现代学徒制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往的院团合作,剧团的参与度与融入度较低,多是学校单一主体若即若离的合作。我们的改革即从建立以联席会议制度为基础的双元主体合作教育机制入手。

在培育流程上全面并轨。学校教育的招生、教学、就业与科班教育的收徒、学艺、出师全面并轨,高度融合。招生与收徒对应,共同选人;教学与习艺对应,合作共育;出师与就业对应,三方评价。

课程是人才培养中最为核心的过程要素。我们将剧团的“导演制”引入教学,强化了剧目课程的中心地位,以剧目为纽带,形成了以导演思维贯穿全程的课程结构体系,完善了以演学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为解决学年及长假设置带来的“退功”现象,增设早功、晚课,布置长假实践项目,组织教师分赴学生相对集中的地区检查、考核实践效果,学期开学初组织专题汇报,夯实了实践训练的基础,有效保持了实践教学的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活态传承,在生命的相互对接中实现文化延续。作为核心载体,戏曲传承人承担着传承艺术薪火、延续剧种血脉的文化职责和历史使命。因此,非遗剧种的活态传承与合作教育培养演员理所当然地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教改实践中,我们选择戏曲活态传承不同风格的三个代表性剧团开展分类合作,在守住传统与时代创新的意义上,完成非遗传承的共同使命与担当。通过传统文化、书法、趣味哲学、系列讲座等显性课程,以及综合艺术院校的优势资源、综合展演季的潜移默化、剧团文化的融入等隐性课程的作用,立项开展“以剧目为载体搭建人文素养提升平台”研究,将“求真尚美、精艺修为”的校训文化与“传承经典、演绎现代”的剧团精神相融合,将戏曲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功能与新一代演员培养的教学功能有机结合。


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基本成效

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找到了一条既有别于传统师徒授受的科班制、又不同于常规艺术教育模式的新时期戏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该成果立足越剧,对其他剧种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名校与名团合作。学院是全国戏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良好的戏曲教育传统。以茅威涛为代表的小百花等剧团分别在戏曲改革、男女合演及流派传承上,成为浙江戏曲走向全国的典范。名校名团强强联合的优势有助于非遗剧种传承,更有助于培育越剧传承与创新的新一代。

传承与创新比肩。通过定流派师承完成了原汁原味的剧种传承功能,通过《红楼人物秀》等剧目创作,丰富了传统剧种的时代特质,强化了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变革。通过主教老师的口传心授、教学团队的整体作用和相关课程,让学生在掌握传统戏曲基本技能的同时,涉猎流派以外的戏曲特征,强化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养与技能并重。对照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将“求真尚美、精艺修为”的校训文化与“传承经典、演绎现代”的剧团精神相融合,注重学生舞台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弥合了科班教育及学校教育在技艺、修为上的差别优势。

经过数年改革,院团合作培养戏曲人才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但是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探索还存在明显不足,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公共教育规律与戏曲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规律相契合的认知和实践还有很多空白,这将是我们后续努力的方向。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面对戏曲非遗的传承与延续,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戏曲艺术人才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继续坚守与担当,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