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

怎把好干部用起来:用人得当 首在知人

编者的话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用好一个孔繁森、郑培民,就会涌现出千万个孔繁森、郑培民;错误地使用一个王宝森、胡长清,就有可能挫伤一大批干部的积极性。可见,选准用好干部是何等的重要。

从今天起,《党建周刊》推出“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系列述评,聚焦如何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1.

识人拒绝“望远镜”

近距离接触干部才有发言权

用人得不得当,首要的在于是否知人。古人云,“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识人,可谓做好干部工作一项基础性“工程”。

然而,识人历来都是一项极复杂的事,“试玉要烧三日满,识人须待七年期”。一个干部能不能干、清不清廉、与群众是不是打成一片……这些重点要素都需要作出准确、客观、深刻的评价。因此,对干部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那种简单地以“不错”或是“不行”的模糊评价来决定干部是“上”还是“下”,都是不负责任的,必须健全考察的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来深入了解干部。

现实中,如果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就会酿成用人不当、用人失误的后果。

2013年初,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南省漯河市原市长吕清海利用承揽工程、拨付工程款、职务升迁、人事调整、过节看望等时机收受贿赂1200万元,受到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吕清海东窗事发距其调到漯河工作不足百天,在市长的位置上只干了49天,板凳都还没坐热,被网友戏称为“最短命市长”。回过头来看,大概当时有关部门也并不清楚吕清海已“身染重疾”,否则就很难理解在宣布任命时给予其“政治坚定,阅历丰富,工作思路清晰,为人谦和坦诚,要求自己严格,担任漯河市市长是合适的”的高度评价。

“一个领导干部刚上任就落马,起码反映出有关部门考察得不深、评价得不准。”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表示,这就给选人用人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对组织人事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一种严重伤害。

实践中,一些地方已经注意到用人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开始探索解决之道。2012年,江西就曾专门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以防止用人失察失误,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据此办法,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等15种选人用人不当行为,将追究党委(党组)主要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避免用人不当、用人失误,将干部各方面情况把握得准确、深刻,必须“耳要聪、目要明”,近距离地接触干部,因为“不细观则不能明识”。

近距离接触干部,重点观察什么?

首先,就是要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其二,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其三,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其四,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

竹立家表示,这四个重点可以说是新时期观察干部的四把“标尺”,把握住了这四条,评价准确一个干部的基本面就有了可靠保证。

2.

识人重练“平时功”

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表现

如果说“选干部”是阶段性工作,那么,“察干部”便是经常性任务。因此,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然而,说易行难,如何完善平时考核,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却是一个公认的难点。

不可否认,当前在考察考核工作中,“急上马”、“走过场”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有的临阵磨枪,“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核”;有的长期、常年不接触干部,不到年终不考察;有的考察奉行“好人主义”,不深入、范围窄,听不到实话真话;有的对干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觉、印象中,摸不清特点,以至于出现“粗看谁都像,细想不知谁”的考察报告……这样的考察考核,不仅很难全面了解干部、准确识别干部、科学评价干部,将好干部选用起来,还会使一些德才平平、善于“经营”的投机者得到好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注重日常了解,加强综合分析研判,才能统筹考核干部素质、能力、性格等多种因素,优化班子配备,防止“急拿现用”、“临时找人”等现象;同时,也只有健全干部日常性考核和管理机制,及时掌握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才能对干部形成较强的监督和约束,有效改变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在这方面,厦门的探索颇具新意。

“换届一年半以来,新班子运转得怎么样?单位干部队伍情况如何”、“班子6个人来源不同,有局内提拔的,也有从区里和企业调任的,但是战斗力很强。干部队伍比较得力,但是平均年龄偏大,结构需要改善”……7月31日,福建厦门市委组织部干部林卫东专程来到市经济发展局走访局长柯志敏。一个小时的交谈,让他对柯志敏近期工作状态、新班子履职情况、干部队伍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自2012年3月以来,厦门市结合换届后领导班子回访,推行干部日常走访制度,由市委组织部主动深入班子、走近干部,全面真实了解班子成员履职情况。一年多来,他们已经累计走访单位243家次、干部620多人次,形成13份综合分析报告,使日常走访成为强化干部平时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也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综合研判提供了重要依据。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考察识别干部,既要看平时的一贯表现,也要注意看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这一点已成为屡获验证的“铁律”。

几个月前的抗击“4·20”芦山地震灾害中就有这样的新鲜例证。其间,四川省委组织部在制定的“应急方案”中特别强调一条,要“坚持在抗震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群众公认、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大胆提拔使用,甚至破格提拔;对危难时刻贪生怕死、退缩不前、抗灾不力的干部要果断调整,及时处理。

“大量事实证明,只有经受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考验,干部才能较快地成长起来,才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材。”戴焰军说。

3.

识人多打“群众牌”

“大事”看德,“小节”察德

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好不好,群众心里有杆秤;干部能不能用,要看群众认不认可——群众口碑实际就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和“显微镜”。把干部识准察明,就应当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

“到群众中了解识别干部,就要在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广泛听取相关人、知情人的意见,把大多数群众的意见作为‘口碑’,扩大群众在干部任用中的话语权,防止在少数人中考核、以个别人或少数人意见代替大多数群众意见的倾向,尤其要防止弄虚作假式的假‘口碑’。”竹立家说,这对考察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不打招呼深入一线,搞随机调查”。

他认为,对干部的日常考察,特别需要加深对干部八小时外生活圈、交友圈、家庭圈的考察,深入到干部的工作单位、居民小区、左邻右舍去听真言、摸实情,切实把干部表现了解和掌握准,使“群众公认”这把尺子不变形、不失真。

戴焰军指出,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通过活动考察干部,深入了解干部宗旨意识、对群众感情和工作作风情况,也成为一剂识人的良方。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的用人标准。对组织而言,准确把握干部的“德”,就能放心地把权交给党和人民所信任、靠得住的干部。然而,干部的“德”,看不见摸不着,难于认识和评定。加之察人识人往往受各种表象、多种因素的影响,考察识别干部的“德”容易出现不准、不实的情况。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既要在“大事”上看德,又要在“小节”上察德。这意味着,识别干部,既要注重考察其政治品德、政治立场、政治表现,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前、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品质表现;也要注重考察识别其在交往、爱好、娱乐和消费等方面的志向情趣。

尽管“德”形于内,但毕竟会表于外,见诸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事实上,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建立考察干部“德”的指标体系。今年3月,为了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山西晋中市就将干部德的考核考察进行量化,以数十个单项指标为依托,运用正反测评、双向印证的方法,让干部的“德”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把干部的‘德’考察评价好,更要把‘德’的考核考察结果运用好,可以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和评定干部年度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从而为识选用干部打下扎实的基础。”竹立家表示。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