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注重教学质量改革、学生对教师教学模式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老师如何才能获得学生的喜爱呢?为此我们对“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和“最受学生欢迎奖”双料得主张磊老师进行了专访。
因为热爱 走上讲台
通过采访我们得知,任职于广电研究中心的他原本是没有授课任务量的,“只因为自己比较喜欢上课,才心甘情愿承担一些课程。”他的热爱换回的是同学的喜爱:
我们提前20分钟来到张老师的“传播理论研究”课堂时,一百几十人的教室已座无虚席。我们随机问了几个同学对张老师的喜爱程度,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非常喜欢”!这也印证了他获得“最受学生欢迎奖”的确是名副其实。
如何才能赢得现在越来越“刁”、个人喜好越来越多样的学生的喜欢呢?张磊的答案是——“我觉得首先是个教学姿态的问题:把学生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和学生以什么样的关系来开展教学活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教学活动——态度是教学活动的基石。所以我要求自己首先以平等的姿态看待学生,我不是去教训大家,也不是去灌输知识,而是去跟大家介绍和分享知识。”
教学三境界
教学技巧、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这三个层次是张磊特别强调的。他解释说:“教学技巧是基础,但这只是‘用’,我曾经对此过于关注,老是考虑怎样把PPT做得更炫。但现在我发现这些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用’,另外还有一个‘体’——对教学知识的设计。一个好的老师不光讲究教学技巧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对教学进程有个更好地设计。如这节课我主要讲哪个问题,在哪个领域展开,如何使课程像写一篇文章一样有起承转合。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学技巧才能融进去。”
在张磊眼中,现在学生的成长经历、思维模式和教学环境与他的学生年代有了很大差异,这也促使他开始关注教学理念,“我读本科时整个课堂是很安静很封闭的环境,上课时同学们拿着本子、书、笔,老师在讲台上,同学们在下面都是安安静静——这是线性的环境。但是现在大家都带着电脑、iPad等来上课。这虽便于查资料,但极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整个教学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不再是老师——学生这种线性状态,而变成在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中如何进行知识的分享交流。”
融学界前沿于课堂
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把外校优秀学者请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也是张磊授课的一个特色。目前他和同事已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两位学者给学生作了关于“春晚与媒介仪式”和“信任、社会资本与传媒公信力”的专题讲座。张磊解释,“传播理论并不是埋首故纸堆,而要对学术前沿和现实社会进行关照。这些讲座对课程的设计有互补的作用,也满足了学生了解学界前沿的愿望,大家也能感受一下不同老师的风格和‘范儿’。”
生活中幽默绅士,成熟睿智
“幽默风趣”几乎是每个接受我们采访的同学和老师对张磊的共同评价,而他的幽默风趣不是那种激情四射的那种,而是娓娓道来淡定从容的幽默,“您更像是一位成熟睿智和儒雅的绅士,而没有夸饰的成分”。作为本硕博都就读于我校的“土生”中传人,他自然也善于从学生那里学习新鲜东西,诸如“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了”的时髦词汇也是运用自如。生活中的他懂得品味与乐趣,他对美剧也是别有一番兴趣,对中美电视剧的发展也有自己的洞见。
热爱教学、尊重学生、幽默风趣、善于调动教学氛围,这些关键词是张磊老师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位青年教师深受学生喜爱的独特魅力。
【背景资料】
1、张磊:传播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传播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主要著作包括译著《市场新闻业》、《传播政治经济学》、专著《焦虑与希望》等。主要研究领域: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媒介社会学。
2、“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始于1995年,两年一届,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工会、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等主办。本届大赛有来自63所高校的143名青年教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