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CFP
编者按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一方面是关于汉语失落了的抱怨,另一方面则是力挺大学进行改革。大学语文不再位列必修课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首创,事实上,早在几年前,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很多高校就将其改为选修课。大学语文,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我们选编了3篇代表不同观点的作者投稿,以及国外大学的做法,从多种视角来观察这一争议,从而得到明晰。
《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程在大学里遭遇尴尬已经很久了。比较普遍的反映是:教师不大愿意教,学生也没兴趣学。与之相应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日渐低下,学生的习作满篇错别字,能够熟练、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的学生,渐渐稀少。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最普遍的担心是大学语文的边缘化——中高考升学考试中,由于考生的语文成绩比较趋同,英语、数学却可以拉开大距离的分差,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学自然出现偏差;大学教育中,大学英语是必修课,大学语文却成了选修课;就业市场中,英语娴熟的学生拥有更强的就业优势,而具有“文化母体”的语文则不适用于效用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原则。
11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洪大用回应称,调研显示,大学汉语课程存在定位不清晰、师资不均衡等缺陷。对大学汉语进行课改,是为了强化大学母语教育,且以加强能力、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为主要目的。洪大用称,大学汉语课改是该校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内容之一,其实,还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将改革后的大学汉语课纳入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开设51门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要求全校学生必须在课外阅读至少20本文化经典,并建设分类指导的基础技能强化类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技能;组织阎连科、刘震云等文学院作家群开设“作家谈写作”系列公开讲座,并建设“大学生写作指导中心”,由专业老师开展个性化写作指导。
综合分析人大的回应,我们有理由期待理想的语文素养会渐渐回归,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分析力、表达力的建立,亦指日可期,最值得欣慰的是,人大此次教改,是针对着大学汉语课程存在定位不清晰、师资不均衡等缺陷而行。而要求全校学生必须在课外阅读至少20本文化经典这一条,最富于想象空间,可以认为这一硬性规定是在“强化母语教育”,因为汉语言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她创造并维系了可以与任何一种文化媲美的民族文化,她是一个活体,通过对文化经典进行阅读的感染,可以创造性地重塑我们的精神领域。有了这个前提,强化语文教师的国学功底,亦将水到渠成——意识到了大学汉语课程定位不清晰的缺陷,自然就会在定位清晰上下功夫,意识到了师资不均衡的缺陷,自然会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均衡师资。若中国人民大学藉此将大学语文改为选修课的机会,将所得经验大加推广,使大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经典的教学方式得以圆熟,则大学语文教学的格局会出现全新的气象——可以预言,倘若学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学习到从整体的思想深度上把握一部作品,并掌握作品的多维度结构,其在大学教育中的所得将受益终生。
另外,人大此次教改,强调以思维和写作为核心,意欲使大学语文走出“欣赏与解析”的传统套路。课程不是母语范本的赏析,也不是简单的语言技巧训练,而是将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重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以说切中了当前语文教育的要害,值得期待。
总之,关于大学语文教育,我们应该超越选修必修之争,努力废弃“谁更有用”的对比取舍,而是回归到大学语文教育如何做,才能对人的成长最具价值性,因为,只有在保有价值理性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才有可能拒绝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蚕食。也因为如此,关注改革的内容,比关注改革的形式,更为重要。
不同声音
语文变成选修课的双重伤害
高校尤其是理工院校将大学语文由必修改为选修,是从课程安排乃至制度设计上对汉语教学的弱化与看轻。学习汉语尤其是古汉语,并非像文体娱乐那样,能够非常轻松休闲,需要有毅力下功夫。从某种意义上讲,必修是一种强制学习,而选修失去强制性,变成可学可不学。大学语文由必修到选修,是一种导向,它暗示学子可以放弃对母语的钻研学习。
大学语文变成选修课,会带来双重危害。大学语文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文写作四大部分。大学语文教材中无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都是跨越时空闪耀不朽魅力的经典之作,浸透作家深挚的公共关怀与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散发丰沛的人文精神。哪怕其中的文学理论与文化概述,也都与这种人文精神息息相通。青年学子放弃学习大学语文,或许会割裂人类薪火相传的文化体系,亦会造成传统优秀人文精神出现断层。或许有人会说,高校将大学语文作选修处理,并非要学生放弃学习,学生完全可以自学。问题是,单纯依赖自学必然多走一些弯路,教授或者讲师授课,是对学生有效的引路。高校有许多学有专长的学者型教授或者讲师,他们应该在指引学子感受汉语言无穷魅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写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们工作与生活中,它不该只是文科生必修课。大学语文成选修的严重后果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连一则通知都写不顺畅,公文写作更是令人惨不忍睹:主题不明、语句不通、层次不清、词不达意……可以说,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院校将大学语文由必修改为选修,折射出部分高校重实用轻人文的功利性短视。(涂启智)
强化汉语学习是大学的责任
让大学语文退出必修课,笔者以为是一种倒退。据报道,今年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91所高校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不到40%,课时也在逐渐减少,超过八成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的前景表示担忧。
《大学语文》退出必修课,中国人民大学说法是,学生对这门课的热度一直不高,多次测评的综合排名都在倒数第二位,将之从必修调整为选修,是为提高课程质量和增强学生人文修养。从必修调整为选修,就能提高大学语文的质量吗?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对教学进行创新,改变落后、陈旧、呆板的教学方法,才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关键。学生热度不高,就可以让想学者就选修、不想学者就不修吗?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一辈子都需要学习与运用,,变成了选修课,重视汉语学习的学生定会越来越少,势必加剧汉语学习的弱势地位。因此,让学生优先学习汉语,理应成为大学的文化自觉,而不是像丢包袱一样不负责任地丢掉。
尤其是在当下,北京高考改革增加了语文分数,为与高考改革导向相衔接,恐怕也不宜把汉语必修课取消,反而应该加强汉语学习。
说到保护母语,高校可谓是重任在肩。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及组成部分,它与民族文化的兴盛紧密相联。而母语对培养一个人的民族情操具有重大的意义,热爱自己的民族,首先要从热爱自己的母语开始。 (何勇海)
他山之石
美国大学的母语教育
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明尼苏达大学均设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的母语教育课程,这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而且都是公共必修课。其中,哈佛大学的Expository Writing(阐释性写作)课程和普林斯顿大学的Writing Seminar(专题写作研讨)课程都是学校唯一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在美国大学,母语教育课程都是母语写作的强化课程,在写作训练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如哈佛大学的Expository Writing课程要求学生至少完成4篇篇幅为5—10页主题不同的论文。但这些课程又并非单纯的写作课程,在教学理念上特别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对完成写作任务的基础作用,并通过专题阅读、专题研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美国大学的母语教育课程通常采取专题化的课程设置,课程分化为多样化的专题课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这种课程设置给予学生更为宽广的选择空间,也为他们通过问题研讨提高思维和写作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如普林斯顿大学每学年会为本科学生开设100多个不同专题的Writing Seminar,如“经济不平等”、“民权运动”、“当代美国散文”等,内容涵盖众多学科。在这样的专题写作课程上,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训练都是围绕着特定专题及相关问题展开的。
美国大学的母语教育课程尽管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都采用研讨的教学方式,课堂讨论是这类课程必须具备的重要环节,并采取小班教学方式,哈佛大学规定一个课堂的学生不得超过14人,普林斯顿大学规定一个课堂的学生数不得超过12人,伯克利分校规定不得超过14人,明尼苏达大学母语教育课程的课堂平均学生数为22人。小班教学保证了专题研讨活动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学生的写作训练也可以得到更为充分、更有针对性的教师指导。
专题化的课程设置和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要求更大的师资投入,只配备少数教师,是绝难满足数千学生的教学需要的。在解决师资问题方面,普林斯顿大学的做法是每学年要为全校本科学生提供100多个不同专题的Writing Seminar,作为师资方面的支持,普林斯顿大学规定:Writing Seminar的教学任务由该项目组的全职教师和各院系教授共同承担,全职教师每学期须承担两个Writing Seminar课堂的教学任务,各院系教授每学年须承担一个Writing Seminar课堂的教学任务。(王庆环 整理)
(编辑:覃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