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请看北京工业大学“3个三分之一”的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怎样炼成的(教育视界·聚焦高等教育改革试点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对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决定》明确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来,国家组织开展教育改革试点,各地各高校在深化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等等。这些尝试和探索,为今后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在此基础上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应对新挑战。
为此,从本期开始,本版推出“聚焦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系列报道,围绕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试点,进行深度分析评述,旨在总结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和规律,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借鉴。今天推出的北京工业大学“3个三分之一”的报道,对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教改、课改、学改,培养复合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举措和做法进行了深度关注。
——编 者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四年级学生胡天圆已被保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我们参加社会活动、各种竞赛,获得的名次和成绩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学分。”她说,她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比赛一等奖,学校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让同学们受益多多。
北京工大校长郭广生说,学校通过引导探索、产学结合、开放共享,推动教改、课改、学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在“十二五”期间达到3个三分之一,即在校学生三分之一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三分之一接受第二专业教育,三分之一有海外学习经历或者接受国际化教育。
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分之一学生有跨学科背景
(11月上旬,受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特别邀请,北京工业大学“外骨骼遥操作机器人”、“邂逅”、“脑电波控制智能车”等8件学生科技创意作品参展。图为“脑电波控制智能车”、“两轮自平衡代步拖车系统”的设计者展示作品。)
用人单位如何评价自己的毕业生?“业务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快”,北京工业大学委托社会机构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毕业生普遍得到社会认可。复合型人才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
在第一专业,学校开设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置,至少参考两所国外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每个专业要有两门以上课程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或者汉、英双语教学,同时,开设学术英语课程,供学生选修。
学校重视辅修、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学校教务处处长郭福说,全校43个招生的本科专业都面向全校提供双学位课程或者辅修、选修课程。学校规定,学生毕业后两年内修完双学位课程的,均可获得第二学位,目前有200多名毕业生在攻读双学位。
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参加国际、国家级、省部级、学校的各类竞赛,增强学生的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意识。对此,机械工程系学生李清清深有感触。2011年,他与电控、计算机、机电、建规等专业的同学组成7人团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跻身全国4个特等奖,其他3个特等奖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摘取。李清清说,在参赛的过程中,大家必须进行多学科交流、协作。
北京工大推动科技“星火计划”,每年都要评选科技之星。每年有2000多人次踊跃参与各种科技竞赛,从而使得87%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一项竞赛。2011年开始,校长郭广生专门设立校长奖学金,奖励在各种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许多学生说,在学校政策的鼓励、引导下,学校充满浓浓的创新氛围,大家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慢慢投入创新的追求之中。
邓积光在北京工大的毕业论文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今已是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的他,对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心存感激。他说:“由于种种困难,当年我想放弃博士论文,恰巧学校的人文知识讲座中,请来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听了杨叔子院士‘踏平坎坷与成才’的演讲后,我备受鼓舞,终于攻克了博士论文涉及的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难题。”
培养国际化人才
三分之一学生有海外学习经历或者接受国际化教育
(近日,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专家、著名经济学家伍德罗·克拉克博士来到北工大,为师生做了题为“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报告。)
在高教全球化的大势下,北京工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子们通晓相关国际规则,力争毕业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
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国际化师资,把在职教师送到国外集中培训的同时,学校新进的教师要求1/4必须具有海外学习、学术经历。
据学校国际学院院长吴文英介绍,学校1993年开始与境外一些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校际之间学分互认。如今,每年学校派出200名学生长期到境外高校学习,500名学生短期学习。通过合作办学的途径,学校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来学校留学的国外学生每年都有1000人次,他们与中国学生已经融为一体。
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工大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2012年联合组建了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学院是北京工大的正式教学机构,实施本科教育,成为在京高校仅有的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之一。学院现在在读学生232名,来自19个省份,目标是每年招收1100名学生。学院院长刘中良说,目前学院开设金融学、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3个专业,采双方之长,创设国际化学习氛围,课程由双方各开设一半,毕业生获得双方的学位证书。在学学生可以登录都柏林大学的数字图书馆等,共享对方的资源。四年级学生将到都柏林大学学习。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早上在教室占座位,晚自习之后,一些同学在宿舍自己开灯学习。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为北京工大国际化办学带来辐射效应,爱尔兰的大学教师为北京工大全校学生开设“西方文化”课程,课程32个学时,讲授西方的文化、历史、科学等。
学校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青年教师郑昆是留校的博士,他的博士论文曾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回答记者“博士论文成功的关键点”的提问时,郑昆说,得益于读博时所在团队开阔的国际视野,导师及团队经常邀请国外大牌教授来校报告国际上一流的课题进展信息,以及他们对科研的理解和思路。郑昆所在的科研团队入选2007年全国高校十大科技金奖。
培养卓越工程师
三分之一学生进入该计划培养
2010年6月,北京工大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先后两批共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等7个专业入选,学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并补充500万元学生实习经费。
卓越工程师培养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水平的提高,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帮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为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北京工大与著名企业共建教育实践中心,其中3个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陈喆说,学院学制为5年,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生5年里都有企业的工程师参与教学,每个学生都要在企业实习半年,以增强工程师素质。学院还为学生开设文化类和艺术类课程。
谈起去年顺利的就业经历,已在新浪公司工作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胡健,对学院实行的“请进来,走出去”学生实训制度充满感激。他说:“在大四上学期,学院把日立、富士通、IBM等企业资深的工程师‘请进来’,他们的工程思维对我启发很大。在大四下学期‘走出去’实习的时候,我把这些工程思维运用到企业具体的项目中,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实习单位对我印象很好,最后就被留了下来。”
作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北京工大软件学院的2个专业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院党委书记朱青教授说:“我们的师资三分之一是专职的,三分之一是企业的专家,三分之一是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专家。”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均由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三年级时学生分组在导师带领下进入实际项目实践。
学校选派了部分骨干教师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国外高校工程教育的先进经验。参与学习的陈喆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印象》中写道:“美国工程教育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有一些项目和内容的展开可能需要一定的社会积累和经费支撑,但很多理念是完全可以直接应用于今天中国工程教育中的,并会对我国工程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辑:覃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