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季学期,艺术学部充分发挥艺术专业特色优势,深度挖掘国内国外、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安排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艺术学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我校教务处、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校团委及艺术学部等部门组织的夏季学期实践活动。
艺术学部本年度夏季学期共开设99门课程,涵盖了三个年级共1660名本科生,形成了夏季学期“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创作氛围。跨专业实践创作课程是具有艺术学部特色的专业平台实践课程。学部打通资源,面向全学部学生开设了包括“交响音乐录制与制作”、“室内色彩人物写生”、“戏剧舞台创作实践”、“纪录短片创作”、“MV创作”在内的共10门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能够接触到其他艺术门类的实践创作,在综合训练中开拓了专业视野,提升了全方位创作能力。如由艺术学部出品、戏剧影视学院师生原创的音乐舞台剧《周末要毕业》在北京公演,社会反响强烈。“艺英培育计划”是艺术学部在夏季学期启动的实践创作领域又一次大胆尝试,旨在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培养精英艺术创作人才,培育优质艺术作品,打造艺术创作团队,不断扩大艺术学部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影响力。通过向艺术学部全体师生进行征集,“艺英培育计划”共收到剧情短片类、记录短片类、动画短片类、游戏类、交互类、MV类、其他类共7个类别62项选题策划方案。经过专家组评审,最终30项方案通过审核,正式进入创作阶段。
写生与采风活动是艺术学部针对美术类专业开设的夏季学期实践项目。今年全学部的3个专业进行了京郊与京外写生,分别是13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游戏设计专业游戏艺术方向。此外,戏剧影视艺术学院12级照明班前往苏州进行了采风与考察,对苏州博物馆展览展示照明、城市夜景照明等进行了研究;摄影系电影电视剧摄影班学生前往山东烟台进行了摄影创作。与此同时,7月7日,中国传媒大学鸡公山教学科研创作基地在信阳市鸡公山风景名胜区揭牌成立。标志着艺术学部继安徽宏村、甘肃敦煌写生基地后,再次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写生基地资源。
艺术学部各学院组织的大师课程也成为本次夏季学期的亮点,来自国内外的业界大师为同学们带来了新鲜的行业资讯,分享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如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网络多媒体专业的学生参加了移动应用程序快速开发、新媒体动漫设计与制作两门大师课程,来自美国东北大学的罗素(Russell Pensyl)教授、斑马骑士公司创始人兼CEO徐毅斐分别担任了这两门课程的讲师。同学们利用PopApp软件实现产品的快速原型设计,进一步学习和使用Javascript、JQuery Mobile、PHP、Adobe Air、Stage3D等技术尝试开发跨平台移动产品。数媒影视特效专业邀请了青藤文化的创始人之一费旭然将向同学们传授MOTION GRAPHIC的实战经验。动画专业邀请了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Soledad Aguilar老师为师生们带来有关“实验动画”的大师课程等。
艺术学部在夏季学期内坚持国际化的实践创作理念,举办了多样的国际联合创作项目。如音乐系电子音乐制作专业学赴美国俄勒冈大学参加了夏季电子音乐大师班;数字媒体艺术系影视特效专业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与新加坡学生团队一起完成包括短片拍摄、动态图形、数字短片、动画等创作;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专业赴加拿大国家数字媒体中心进行联合项目创作;动画专业赴加拿大Sheridan学院进行联合动画短片创作;动画专业部分优秀学生将在8月份赴日本横滨参加中日韩大学生动画联合创作项目等。通过参加国际联合创作项目,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为他们今后成长为适应国际潮流的创作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专业技能提升领域,艺术学部开设了多种多样的实践课程,包括软件基础训练、短片创作训练、摄影技巧训练、新乐器学习等内容。例如戏剧影视学院13照明班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完成了7部纪录短片的创作与拍摄;录音系音响导演和音响工程学生进一步学习了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的操作方法;数字媒体系13级影视特效专业学生积极学习了后期制作软件NUKE,掌握了遮罩绘制和抠像等方面的制作流程及使用技巧等。
与此同时,艺术学部不断开拓与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进入业界进行社会实习与实践。如2011级音响工程专业、2011级音响导演专业在广州飞达音响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音箱安装和调试的实践;2012级音乐编辑专业学生赴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参加“音乐数字化”的培训与学习实践;2011级照明艺术专业的同学参加了在辽宁大剧院举办的中国传媒大学原创音乐剧《周末要毕业》的灯光设计工作等。
艺术学部夏季学期成果汇报展计划在9月末举行,届时各专业夏季学期作品及实践成果将全方位多度地向全校师生展示。通过丰富的夏季学期实践项目,艺术学部学生在创作中不断成长,在专业领域不断深入,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成为植根传统文化、立足现代影视艺术、驾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艺术创作的复合型创新性精英人才,对接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的精英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成星、陈曦)